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匠铺背后的主家王家大宅离匠铺距离也不算远,两人脚力也都过得去,小半个时辰后,两人到了主家府宅门前。
庆春坊,王家府宅门前,陈策和张铁胜等在侧门处。
王家于整个宁县也称得上高门大户,家主自然不是他们说见就能见的。守门的小厮稍微问了两人事由,得了两人姓名,便去往大宅内里通传。
许是知晓陈策乃自家大少爷日后的伴读,又拿了张铁胜打点的两枚铜钱,这小厮不一会就拿了家主的回复,请二人到正厅见面。
不愧是传承三百年的匠首世家,从侧门入宅院,绕过隔墙,便是一整块青石影壁,在这影壁之上刻画虎豹图案,凶猛神异,自有镇守大宅之意。转过影壁,乃是用条砖通铺的前庭,其间尺寸深浅流水贯穿,点缀绿植映照,一副大家气派。
陈策一路稍作打量,穿过前庭,很快便到了这王家大宅的中庭。
中庭却相对朴素,多有几颗看不出品种的百年老树立在中庭庭院四角,一些落叶正有家仆清扫。在中庭正中,有一朱红色的高檐飞燕的建筑,便是大宅的正堂。
此时,正堂的房门都是大开的,一锦衣中年携一青年一坐一立于正堂之内。
小厮引两人至正堂门前,对着正堂中那位坐于主位的中年躬身道,“家主,人已经带到了。”
“嗯,你先下去吧。铁胜,别客套了,快赶紧进来。”正堂那位锦衣中年和煦说道,话落,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是将目光看向正低头进门的陈策。
“家主,大少爷。”张铁胜进了正堂,隔着主座三步远停下,陈策跟着张铁胜也给堂中的两人见礼,然后便立于堂前任由打量。
“这便是寻到‘袖中’剑的那杂工?是叫陈策?”那主位的中年还未开口,一侧看着比陈策稍微大上两岁的青年朝着张铁胜问道。
“回大少爷话,这孩子就是进献‘袖中’剑的陈策。”张铁胜回道,话中是将陈策作为进献神兵的主角介绍给这青年。
听得张铁胜回话,青年打量陈策一番,见陈策也不过稀松平常的少年模样,似乎是没了什么兴趣,便自顾的把玩起手中的茶杯。
“小小年纪,便懂投献门路,这一份心性不错。铁胜也是匠铺的老人,言你聪慧过人,入匠铺一年些许,不但自身差事做的极好,匠铺内外又多有帮着铁胜处理不少事情。正好,我家王源不日前往长眉观修行,且跟着大少爷可好?”听得主座的中年问话,陈策是赶紧上前半步,向主座中年和一侧的青年抱拳,回道,“全凭家主安排,小子定全心全意做好大少爷的伴读。”
“不错不错,源儿,你定要和陈策彼此多熟悉熟悉。此去长眉观少则三年五载,身边有个能帮扶的自家人,为父也放心一些。”中年又对着身边的青年吩咐一声,青年虽有应承,明眼却也看出这话多半是没听进去的。
又是闲聊一些家中情况,不过片刻,家主王震便让陈策留个住址,先行回去。
“该是五六日左右,县尉寻了车马,几家子弟要一道出发。”临出正厅前,家主王震给了大致前往长眉观的时间。
跟着张铁胜出了王家府宅的大门,两人也便分开。
“听说那长眉观观主长眉道长都是神仙般的人物,策哥儿入了观中若有所成,可别忘了咱。”张铁胜也是听闲杂提起过长眉观,大致知晓那道观有些不凡,于主家确定让陈策作为伴读入观,那此时自然得提前铺垫铺垫。
“这是什么话,不管如何,张头这番恩情至此,小子如何敢忘。”这话,陈策是真心的。
若没有张铁胜运作投献之事,又在主家身前给陈策抬捧,这伴读一事怕也落不到陈策身上。
“行了,抓紧回去吧。这几日抽个时间到匠铺把手里的事情给交接了,往后在大少爷身边好生伺候,若真得了大少爷的认可,以后咱还真得找你提携呢。”
话至此,两人便各自分开。
陈策大致辨认了一番方向,朝着青石坊的回去的。
宁县着实没什么规划,庆春坊和青石坊中还隔着皮市坊,几段土坯修建的城墙挨着庆春坊和中街坊,若不抄近道,陈策得绕上大半个皮市坊才能回青石坊。陈策一路摸索,又是嘴甜找人一阵打听,总算摸出一条走街串巷的近道。
临着晌午回到了自家的住处,正要摸出钥匙开锁进门,陈策就听见身后有人叫了声“哥”。
陈策转身,就见和自己长得有三五分相似的弟弟陈俊抱着包裹快步朝自己走了过来。陈策应了一声,看着走到眼前已经和自己差不多个头的弟弟,脸上挂上笑容。
“什么时候到的?跟着大伯的马车吗?”
“刚到,大伯给我放到巷口,他还要送其他人就没陪我过来。姐姐呢?”
“上工呢,哪能在家候着你。我给你问了啊,天罡武馆后天开测,我一早陪你过去。”
兄弟两说话间进了院子,陈策稍微收拾一番,也没起锅烧火,是准备带着弟弟到外面吃。
眼见自己成为月入二两的伴读,正好弟弟刚进城,哪有不提前消费一下的道理。
宁县到底是不大,几个坊市凑在一起,带着弟弟在青石坊的一酒楼饱餐一顿,然后绕到中街坊找了茶楼点上两壶清茶听了半天说书,临着傍晚到中街坊接上在周氏布坊上工的姐姐陈茹,三人再回到青石坊的菜市称了一些肉食,最终拗不过长姐的威严,回到自家小院生火做饭。
陈茹最是见不得花钱,在她的世界观中,于下馆子吃饭那是天大罪过。
虽知道陈策领了新的差事,成了主家少爷的伴读,每月更有二两银子的月俸,但,不该花的钱,依旧是不能从她手中花半个子出去,“那外面饭菜且贵着哩,你这还没发月俸,该省还是要省一些。”
“行了,知道了。你且明天记得请上半天假,带陈俊去成衣铺量两身衣服去。这人靠衣装,给这小子也收拾的精神些。”陈策给陈茹叮嘱一句,怕陈茹不放心上,赶紧去从身上摸出一块碎银塞给陈茹。
虽说在匠铺做杂工一个月赚不来几个铜板,但跟在张铁胜后面接了十来个私活,陈策自身多少还有点积攒。
陈茹上工的周家就有成衣坊,带着弟弟过去量裁自然能得到实惠。
陈茹也没拒绝,看在陈策如今能够月入二两银子的份上,忍痛将肉食尽皆下锅,三人饱饱的吃了一顿晚饭后,便各自睡去。
次日,陈策一早起来就先去了一趟匠铺,要随主家大少爷伴读的事已经在匠铺中传开了,坐堂的大师傅亲自陪着陈策将手里的差事交接给新补录的杂工,又陪着几位平日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杂工道别,从匠铺出来时,已经午时。
快步前往中街坊,在周氏成衣铺寻到正陪着弟弟陈俊买衣服的陈茹。果不其然,陈俊换一身新衣服,配上还算清秀的面庞,多少还是有点卖相。
由此,大致能够推断出陈策若是肯花时间收拾收拾,应该也不差事。
买完衣服,中午三人在外对付一口,陈茹便急匆匆的回周氏布坊上工。下午自然没什么事情,兄弟两人便跑到天罡武馆,认认门路,免得明日出了岔子。
这天罡武馆是宁县老牌武馆,与雄英武馆、万福武馆并称宁县三大武馆。天罡武馆馆主是一位军伍退下的武道高手,至于这高手到底多高,陈策不清楚,花钱找的‘任打听’也说不出一二三四五。
天罡武馆在皮市坊,距离陈策现今居住的青石坊小院大概有小半个时辰的脚程,整个武馆占地倒不大,但门前两座镇馆的石狮却是气派。
绕着天罡武馆逛了一圈,熟悉了一番四面八方的环境,陈策带着弟弟陈俊回家。明日便是开馆,今天得让这小子早早吃饭,早早休息,养好精神。
又是一天度过,转眼就是武馆开馆的时间。
这一日清晨,陈策起了大早,与姐姐陈茹辛辛苦苦将一块从屠户手中高价买来的牛肉炙烤,约莫是八九成熟,然后叫醒陈俊让其给生生吃进肚子。然后,陈策便领着弟弟陈俊出门,前往天罡武馆。
等着陈策带着陈俊赶到武馆处,此时天罡武馆门前的小广场已经挤了三四十号人。管事的一壮汉堵在武馆大门前,呵斥让一些窜来窜去的少年到他这领测验的号签,顺便是录入姓名、籍贯,此景倒是让陈策想起前世摇号进重点高中时的场面。
甩开这份联想,陈策带着弟弟陈俊也挤进人群。结合当年自己在天罡武馆测过根骨的些许经验,便是天罡武馆测根骨收学徒,那也是有定数的。根骨不错者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当年,陈策测根骨时,便听这武馆学徒名额满了,就是后续根骨测的都还不错,那武馆也都给拒收门外了。
所以,挤到前面,占个靠前的位次,总是保险一些。
很快,武馆大门彻底敞开,壮汉手中的号签也都发完。陈俊拿到的号签不错,十九,算排在前面的。
随着号签发完,壮汉开始对照号签,一个一个叫号。
整个根骨测验的流程很快,单人应该至多五分钟左右。陈策是观察的仔细,但凡出来带着笑的,应该都是根骨还不错,可以习武的好苗子。若是脸苦着,那多半是测验不合格的。
大致数了一下,十个少年,往往也就三四个能脸上带笑。如此说来,这整体根骨合格的比例也并不是很高。随着一个跟着一个少年进入武馆大门,很快就排到了陈俊。
经过一番焦心的等待,也许是陈策近半年时常供给一些肉食给弟弟陈俊补了身体,在天罡武馆根骨测验中,陈俊根骨符合武馆招收学徒的标准。负责测根骨的中年在测完陈俊后,也是喊陈策进入武馆内部,给陈策发了一块木质的令牌,令牌上有‘天罡’二字,让陈策带陈俊后日便至武馆报道。
陈策点头称谢从这中年手中接下令牌,随后便带着一脸激动的陈俊杀去中街坊,找了一家装潢还算不错的酒楼,又是一顿海吃。
“你进了武馆可得好生去练,听说武道练得好,那寻常三五人都不得近身。大哥呢往后是要跟着主家大少爷去长眉观,大姐得靠着你护着些。这几年整个宁县虽没闹什么荒,但终归受各地影响,还是有点不太平的。”陈策给弟弟嘱托一番,于他心中,弟弟能进武馆,在宁县城中也能和姐姐陈茹相互照看。
如此,陈策便去了那长眉观,多少也能放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