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是日,萧皓瑾下朝回府,来探望叶清。
这段日子朝会上奏议讨论的事情念叨给叶清听,叶清点点头,朝政方略涉及不同党派、门阀氏族、商贾巨富的利益,“他”虽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教育知识,但毕竟不知宁朝的具体执政要略,继续听萧皓瑾的朝堂知识输入。
听着萧皓瑾感叹,淮水水灾严重,三地布政使上书求援,朝会上关于如何赈灾仍然悬而未决,争论不止。
凤阳府、应天府、扬州府三地庄稼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朝官推诿避责,只可怜灾区百姓。
叶清陷入思考,淮水应当是现在地理课本中的淮河,淮河流域受到气候、地形、地势、入海口等多种因素,每年7-9月多雨季节因降水密集,降水量大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积极修建水利枢纽,开挖多条干流水系,修建多处入海口,加速降水入海。
现代社会实施蓄洪区改造和低洼地区移民建房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受灾民众和淹没田地,降低经济损失。现代社会防洪救助尚且如此,更何况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听天由命。
叶清静静地想得,萧皓瑾轻声唤她,她没有回应,
“清儿,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萧皓瑾轻轻晃了一下,叶清回神,应了一句,
“王爷”。
“清儿,你想到什么,一下子失神了。”
“淮水流经流经豫、皖、苏、鲁等省,大致夏秋之际多水灾,究其成因,主要有三:
其一,气候触发,淮水流域处在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两种差异明显的气候交接部位,多种气候交汇促使降雨频发。
其二,地形地势,淮水流程绵延千里,从源头,干流到中下游,流域宽广,流经地区的落差低,大概几十米,下游聚水盆洪泽湖湖底比中游干流流经的郡县还要高出几米,容易出现局部积水,排水不畅,形成洪灾。
前朝的洪灾使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加剧了淮水下泄不畅。
其三,入海口少,淮水没有直接入海的出海口,降水骤增无法快速排入大海,积水成患致灾。”
萧皓瑾听完,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一个十四五岁的闺阁女子竟然如此明晰水灾成因,跟工部官员的说辞完全一致。他知叶清未出府门,否则一定以为她也上朝议政了。
叶清看了萧皓瑾的惊讶表情,虽然面容冷静,心里却极其得意的,前世的五三测试题地理卷没有白做,背诵的知识在这用上了。
哈哈,淮河水患标准答案的要点是,一是,以淮河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温带半湿润区,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区。
影响本流域的天气系统众多,既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又有热带的台风和东风波,还有本地产生的江淮切变线气旋波。东南亚季风是主要因素。
由于是多种气候交汇区,多变是一大特色。不同地区、季节、年份,降水量极不均匀。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丰水年和贫水年交替,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于是形成特殊的降水年份。
二是,水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质地形,淮河是中国最年轻的大河,干流中下游约八百公里长程,落差仅二十多米。
历史上的洪灾使黄河多次“夺淮入海”,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加剧了淮河下泄不畅的地理特征,使内涝成为淮河水灾的重要形态。
外加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流域内洪涝旱灾频发,甚至一年之内会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的现象,下游地区还极易遭遇江淮并涨、淮沂并发、洪水与风暴潮并袭的局面
三是,淮河还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自己出海口的大江大河。
“清儿居于王府中,如何知悉水患发生的缘由?”
“师父年轻时外出游历遍访名山大河,山中岁月间偶作故事说与我听。”
叶清说完,目光望向窗外,一股思念上涌。心里默想着,就等着你问我怎么知道。提醒你,我师父的冤案还没有头绪,萧皓瑾你答应我要找凶手。
“师父果真学识渊博,见识匪浅。”
“可惜为了救我们,死于非命,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叶清哀伤小声絮叨。
“本王一再追查凶手,自从我们回京后,凶徒再无出现,很难追寻其踪迹。”萧皓瑾害怕叶清又沉入师父被害的悲哀情绪中,赶紧找话岔开。
“清儿,你觉得应当如何治灾?”
“清儿,但说无妨,本王就想听听清儿的想法。”萧皓瑾怕叶清说,治理水灾,赈济灾民,事关社稷,非百姓可妄议。
叶清想了想,直接说道,“先救命,再救济。”
“先救命,再救济。”萧皓瑾低声地重复一遍。
叶清缓了一会儿,毕竟这是古代,知识背景不同,她的说辞不能太另类,被戳破,还要耗损脑细胞找理由编谎话。组织好语言,继续说道,
“水患之后需防疫病。大雨之后积水不泄,滋生病菌,蛇鼠虫蚁遍地爬,病菌会被扩散。
水灾使得粮食紧缺,灾民饥饿体质羸弱,身体抵抗力低下,染上病菌生病,病菌会随着人流传播,形成瘟疫。
疫情中没有药草即时治疗,陆续出现死亡,不能及时处理尸体,疫病传播更快。是人都有求生欲,染病之后必定四处奔走求药治病,患病的百姓各个变成移动的瘟疫种子,一乡,一郡,一县,一城之民皆困于瘟疫,封城民死,城灭。”
叶清说着就想到历史课本上讲过,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整个欧洲的黑死病,源起鼠疫,染上病毒的人,几无生机。
这场瘟疫造成了上亿人死亡,当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最严重的瘟疫,瘟疫爆发期间,米兰、威尼斯、博洛尼亚、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城市死亡人数超过半数以上,薄伽丘在《十日谈》更是描写了十室九空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