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三司会救济(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叶清回想这些知识,脊背发凉,面色颓败灰白,感到丝丝寒意从脚底上涌,端起茶杯想啜一口茶压压惊,端茶的手在轻颤。

以前看书的时候只觉文字是一种记录,讲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死亡人数只是一句总结性的结果,无法感知每个鲜活生命死前的艰难挣扎。

知道黑死病的病毒已经被解开,医院能治愈,不会再有人因此丧命。不幸的当下,一旦疫病形成,我能治好吗?有谁能治好?这是天问。

萧皓瑾看到叶清的害怕,是不是想起师父的死和山里的尸体,赶忙伸手托住茶杯,另一只手附在叶清的手上,

“不怕,不怕,一切有我在。”

叶清赶紧把手扯了出来,端好茶杯,喝了一口茶,掩饰尴尬。

“府中膳食不合胃口?几日不见,你又清瘦单薄了,吩咐厨娘按照你的喜好来做,这里是你的家。”

“叶清谢过王爷的关心,府中一切都好。”叶清起身福了一礼,有尊卑,不失礼。

还没等萧皓瑾回应,叶清继续说道,

“王爷是皇子,更是社稷重臣,当心系百姓,更关心灾民。”

“水灾定是会冲塌屋舍,冲毁田地,房屋田园俱毁,百姓居无定所,无法生活,流落他乡,无田亩耕作谋生,沦为流民,流民成势,揭竿而起,天下不安,倾覆之时亦不远已。”

“王爷会觉得叶清危言耸听,浅薄之见,妄议国祚,还请王爷恕罪。叶清只是想到黎庶生存不易,受灾百姓更无依靠,能救尽救,先让百姓活着。”

萧皓瑾点点头,默默不说话,他听懂了叶清的请求,但却不知如何应答。

“叶清居于府中,闭目塞听,不知朝中风云,朝政方略策论非民所识。

府中长史和幕僚是饱学之士,朝政大事王爷多与他们商议探讨,叶清的话,王爷听听罢了。”

叶清猜到了,三地布政使都上书请求赈灾,陛下迟迟没有下旨,定是朝官各有立场和位置,各有奏议,互相拉扯。

叶清说完,看了眼萧皓瑾,看得出他的落寞和无奈,随着他的眼神,也一同看向窗外,静悄悄的一片。

“客坐舟中,舟行江心,客争泊口,风浪在途,津渡已没。”

叶清本来在等萧皓瑾起身离开,没成想等到这么一句话。

“怎么办,在线等。变装知心姐姐,一顿理想心灵鸡汤?装傻听不懂,白痴二愣子人设?”叶清心里苦,算了,官二代也有人,是人就会有不开心、忧愁、悲伤。

伟大领袖的成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那就先行动起来。

“王爷,过忧伤神,徒增烦恼。水患已成定局,开始救灾才是破局之道。”

叶清安慰道,心里想说,孩子,不要再思虑了,行动起来,赶紧去救灾才是正事。

“一殿国之栋梁的重臣,不及山间童子的爱民之心。”萧皓瑾低哑的自言自语。

叶清一听,这顶大帽子送下来,她可当不起,赶紧让这尊大佛移步。

“王爷,朝议大事,多与同僚、朝官商议,叶清皆是片面之语,并非良策,姑妄听之。”

“叶清今日一时口快,多言多语,浪费王爷的时间,还请王爷早些回去歇息,不宜过劳忧思。”起身行礼致歉,叶清心想,送客之意已经这么明显了,王爷你该走了吧。

萧皓瑾清晰感受到叶清的送客之意,而且今日叶清确实说了太多话,远超这个年龄和阅历所见所闻,想来她确实应答地累了,也该好好休息。

萧皓瑾回到书房,先把管家叫来,念叨了叶清吃饭太少,人清减单薄了,让管家叮嘱厨娘多做些叶清喜欢的吃食送过去。

管家点头应是。

萧皓瑾在书房静思,愤懑情绪渐渐缓和,叶清的话语萦绕脑海,言之有理却有些发毛后怕,这种言论从未听其他人说过,新奇。

他让小厮去请吴长史和梅先生。

吴长史,姓吴,名春雪,字冰存,融雪成冰存。据说他出生时正赶上早春的一场雪,随春雪降生,取名春雪,兴许是随雪而生,命里带着股寒气,为人无悲无喜,待人清寒。入仕后更是从不结交同僚,更不攀附上官,因与杨家有旧,三皇子出宫建府,成为王府的左长史。

梅先生,名梅钊,传言家族曾是显赫一方的豪绅,后来没落了,又屡试不第,只能做幕僚谋生,自号秋水公子,喜好庄子外篇秋水,故以此自号。

吴春雪和梅钊进门行礼,礼毕,梅钊先问道,

“王爷,今晚何事忧心,双眉紧蹙?”说完,低头伸手抻起长衫的前头帘,抖抖平整。

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今晚会被王爷召见,梅钊临时套上一件长衫,走得太急,没有理好服饰,所以问完,就开始抖衣服,在王爷面前,一向洒脱,不刻板守礼,旁边的吴春雪侧目瞅了一眼,对上梅钊含笑的眼神,只能板过脸去看王爷。

萧皓瑾把叶清说过的话,以“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方式复述了一遍,简言之,一场水患,滋生一场瘟疫,瘟疫杀死百姓,一城灭;没有瘟疫杀死的百姓成为流民,流民起义,改朝换代,一国亡。

萧皓瑾以满心忧民的语气讲完后,书房安静了片刻,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萧皓瑾看了眼梅钊,带着冰冷质疑的眼神似是在问,“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梅钊对视了,收起哈哈大笑,怯怯地点点头,似是回复听了听了。

“王爷,这位朋友关心百姓,心系天下,晚生受教了。”

嘴上虽说是赞美,语气和行为完全看不到一丝丝的钦佩之意。

“只是他未免太过危言耸听,是要刻意彰显自己想兼济天下,想成为古今圣贤,功利心太明显。救济百姓,赈济灾民,本就是朝廷的责任,更是职责所在。

三府出现水灾,转运司主管一地的财赋之权,转运司官员定是参与救灾赈济,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一并协同救济,常平司负责平衡物价,需要开仓放粮救济,定是会上报朝廷恳请开仓赈济。

刑狱司会负责司法刑狱和治安巡查,控制社会治安,不会让灾民疯抢,流民闹事。”

“这次水灾预想应是受灾的百姓、冲毁的田地和屋舍过多,很多村镇、郡县都有灾情,而且降雨量不减不停,各地水患蔓延范围持续扩大,所以三地布政使上书请求朝廷的支援,希望陛下能早些颁布赈灾诏令。”

“王爷,莫要过于心忧,布政使大人仅上奏有灾情,并没有上报有瘟疫的征兆,也没有明晰的受灾情况厘定,也未请求派遣安抚使前往灾区。

朝会持续再议救灾事宜,陛下并未下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