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谁人门前总留灯(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很久以前,余姑娘的娘亲曾跟她说过,不要在人后说坏话,不然会嚼到舌头根。

余姑娘一直按着她娘亲的说法这么做,直到她第一次感受到所谓不由自主的感觉。

院子中,姜白窝在柴房,架起锅炉,升着小火,听着竹笋在水中滋滋作响。

炊烟袅袅,贴着春风四散,到处都是人间烟火。

“哟,这是哪家的小媳妇啊?”

魏老头是很记仇的,虽说平日总爱标榜自己为燕地侠士,行为举止却没个样子。

“魏爷爷。”余姑娘娇嗔一声。

“哦,这是姜家的小媳妇呀!”魏老头的黄牙笑的都要咧出来了。

余姑娘羞红了脸,把整个脑袋埋在双腿间,只是胳膊肘一颤一颤的。

这笑声挡不住呀,魏老头笑着摇了摇头,只是学着方才杂货铺汉子的神情,叨叨着“不中留咯,不中留咯。”

余姑娘的声音更大了些。

只是,很快她便笑不出来了。

只见得魏老头自个倒了杯茶饮尽,撇了眼内房,悠悠道:“那姑娘可长得真标致,可比某个泥娃娃好看多了。”

余姑娘猛地抬了抬头,看了看内房,又看了看裤脚上擦不干净的泥印,脸色变化不定。

某个旁门左道的江湖老头见着抿了抿嘴的小姑娘,想着再添一把火,便揶揄道:“那姑娘还是个武道奇才咧,家境说不得多好哩,这得有多少嫁妆呀,余丫头,你说呢?”

魏老头笑着看向余姑娘,这模样要多贱便有多贱。

哪曾想就只是想逗逗小姑娘玩,却惹得小姑娘大眼睛汪汪的,看得魏老头都有些内疚了。

“啧,真以为人家会看上姜小子那酸性格呀,按着那姑娘的相貌和命数,追求者莫不是从这排到庆京都装不下,至于插在那酸小子身上么?”

魏老头生硬地扯到某个无辜的可怜蛋身上,见着那泪眼算是止住了,才呼呼两口气。

虽说感觉似乎被冒犯了,但余姑娘还是将泪水强忍了回去,内心暗暗和那压根没见过的姑娘比较了起来。

哎,傻丫头。

魏老头见着咬着牙似乎做了什么决定的余姑娘,捂着额头哭笑不得。

懵懂的小姑娘总喜欢将自己的情绪带入他人,总觉得自己欢喜的东西会被人抢走一般,却不料想自己视若珍宝的东西在他人眼里,也就那样。

“要不你自己去瞧瞧。”

话音刚落,魏老头便后悔了,倒是自己离开江湖太久,倒是忘了些江湖规矩了。

“不要。”

魏老头刚想说些什么堵上方才的话题,思绪却被余姑娘给打断了,见着余姑娘斩钉截铁的模样,他忍不住学着那群山上活得游孤野鬼似的道士,吐出一字。

“善。”

可谁又曾想,小姑娘只是为了不落得下风境地才拒绝的罢了。

就当魏老头犹豫着要不要将杂货铺那汉子的交代给余姑娘说说,就看着姜白捧着笋丝鱼汤走了出来,闻着那味,便决定好好吃着堵上嘴巴。

毕竟,他不过是个寻常老人,偶尔记不清事情还是正常的。

见着姜白捧出鱼汤,余姑娘屁颠屁颠地抓着碗筷,好好地盛着米饭,这让魏老头有一种分不清主客的感觉。

但也理不清太多,拌着鱼汤,三人就这么吃了起来,吃得不久,但余姑娘只是一直待着,直到夜雨声响起。

瓦沥晰晰,雨水顺着屋檐成行落下,雨帘似的。

“哦,入夜了。”

余姑娘睁着大眼睛巴望着发愣的姜白,手上抓着这人递过的伞,扭扭捏捏。

“路有些望不清,小心些。”

姜白笑着点了点头。

余姑娘嘟了下嘴巴,也没说什么,转身便离开。

还没走出几步,便听着魏老头高声叨叨了几句,然后将少年赶了出来,塞过一个吊笼,将门拢上。

“哈哈,不如我送你吧。”

少年摸了摸头,明亮的烛光映照着少女的笑容,很美。

······

泥街的尾角,一颗大榕树抱着路中央而起,树跟旁堆了不少香灰,供着一个神牌。

不大的杂货铺门檐挂着明灯,在雨中摇曳,打湿了还不舍得扯下的损了角的对联。

门前是一位中年汉子,身形削薄,手中拿着一盏吊笼,昏黄的烛光在风中忽明忽暗。

看着又是一场夜雨,汉子探出手来,接着屋檐下的雨帘,一阵冰凉。

镇子不小,横纵二十八条街,但门前挂灯的只有两户,一户是泥街的徐寡妇,一户是余家的杂货铺。

传闻人死后入玄冥,待清明可有接引日,却不知何处为家,需引灯指向,才可团聚。

只是片刻,汉子便听得不远处自家丫头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抬眼探去,只见一对少年少女并肩撑着伞,烛火映着少女的脸庞,满面笑容。

汉子急不可耐地提着吊笼快步走前,脚下踩起的水花四处飞溅。

“爹?”

少女惊愕地看着汉子,小手摆在身后揣着。

汉子没有说话,将少女一把扯过,又走前一步,挡在少年前面,面无表情。

忽然,汉子冷吸一口气,腰间被掐的一痛。

“那么,我先回去了。”

姜白实在摸不清头脑,只好向着神色不定的两人告别。

少女从汉子的身躯旁探出个头,笑着挥手:“路滑,慢走。”

“嗯。”

少年笑着点了点头,便走向雨幕中,只是汉子不满地咂吧下嘴。

“吃饭了没?”

汉子揉了揉少女有些湿润的额间,轻声说着。

“吃了,那鱼汤很好喝。”

说罢,少女便不理会汉子,一蹦一跳地便跑回了杂货铺里,独留着汉子独自伤神。

“哎,浪费了一壶酒。”

汉子在心里狠狠骂了魏老头一遭,便收起手上的东西跟着回到铺子里。

雨更大了,打在路上的声音更重,落了不知多少叶子,杂货铺门檐上的烛光燃着,在雨夜中熠熠生辉。

雨声重,少女的声音也昂亮清脆。

“爹,我的嫁妆准备好没?”

“早埋好一壶女儿红啦。”

汉子的声音未免有些幽怨。

“这么抠,不怕你家闺女嫁不出去啊?”

“嫁不出去才好。”

“你才嫁不出去哩!”

这一夜,汉子愁,有人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