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怎么会,他的想法我是支持的,不过眼下南山村的根基还不太稳,而且深市的诸多政策也没个定论,最好是再等到下半年。
到时候南山村的底蕴差不多了,咱带着钱、技术、资源过去,深市的大佬们还不得求着咱们落地。
还有,徐远山的老爹可是粤东一把手,有老爷子的支持,咱们在那边发展也不用担心其它问题。”
李大国心里早就盘算过这些事情。
如今全夏国政策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深市,而且那里距离湘江也比较近,到时候拓展出口业务也会非常便利。
“那我回头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
秦文静没想到李大国如此有远见,她打心底里对自己的如意郎君表示佩服。
安排好电研所和南山诊所的各项事务,李大国再次回归到自己的设计工作中。
眼下,各项具体工作需要他参与的几乎没有,只需将四缸柴油机的设计图完成,便可以再次动身前往帝都。
四缸柴油机相比现有的两缸来说,别看只是增加了两个气缸,但其机械复杂度比之前要复杂了至少十倍,单单是零部件就得近千个。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而且,由于气缸的增加,动力输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应的变速箱也需要做升级和改进。
不过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了四缸柴油机,就能制造马力更强劲,运力更高的拖拉机,对应的柴油汽车也可以有相应的升级。
相信用不了多久,李大国就能开上南山村自主研发的陈庄6号。
预计其输出马力至少得有两百匹,无限接近于后世的柴油汽车。
“大国,一会儿好好准备一下,汪大严教授一行下午就到南山村了,这次可是周夫人亲自带队,可不能大意了。”
夏培晓对上次周夫人百忙之中探望自己心存感激,提到周夫人也是满脸的期待之色。
汪大严是夏国著名的光学专家。
与田学林、夏培晓、李沛沛等人一样,属于建国前后归国的第一批海归留学生。
他曾经也参与过多个田学林主导的项目,为其提供各种精密光学仪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夏国的光学之父。
之前听田学林说,他的弟子想和自己主导的光学所合作几个项目,起初汪大严是有些疑惑的。
老田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不满20的年轻弟子,而且听那老家伙得意的样子,仿佛是对这个弟子非常的满意。
这让汪大严多少有些好奇,到底老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过完元宵,光学所有好多事务需要他处理。
好不容易有了时间,他第一时间便联系了田学林要赶往南山村。
不曾想,临时得到消息,周夫人也要亲自前往南山村,这让汪大严的心里更加的疑惑。
到底是什么样的妖孽,居然能得到周夫人的青睐和关注。
今天的行程是由梁正泽带队的,长长的车队第一站没有先去南山村,而是先开到了长山电机产业园。
一行人在省一号刘铁的陪同下,逐个参观了产业园中一个个巨无霸般的工厂,人群中大部分人,包括周夫人在内,对长山能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发展到如此规模,全都倍感吃惊。
尤其是长山的半导体厂,更是其中最核心的存在。
计算机、遥控器、对讲机、收音机等一条条高新技术的生产线,让随行的考产团全都震惊到无以伦比。
不过汪大严却对此不怎么感冒。
他是奔着光学合作来的,转了一大圈,看了一堆厂子,在他眼里这都是些商业化的东西,除了一个小小的红外线技术,完全看不到光学的影子。
这让他不禁有些后悔,白白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你们的电研所呢?田学林的弟子李大国呢?”
汪大严不耐烦的小声询问梁正泽。
“电机产业园相当于电研所的成果转化基地,电研所在柏岭县的南山村,上午考察完这里,咱们下午再到南山村那边。”
梁正泽尴尬的给这个急脾气的老爷子介绍了一下行程。
其实这么高规格的活动,行程单早就发给了每个人的手中,可惜汪大严向来对这些制式化的东西不太感冒,根本就没关注到这些细节。
“那还等什么,快去南山村吧。”
汪大严一分钟都不想浪费,相比较在外边兜兜转转,做一些无聊的应酬,他更喜欢安心的呆在实验室里专注搞自己的研究。
“这不是周夫人在呢,咱还是稍安勿躁,等她老人家发话吧。”
梁正泽安抚道。
他也没想到汪教授的性子如此的火爆。
“那好吧。”
有周夫人在,汪大严不好发作,只好强耐着性子,继续一间间工厂全都走了一遍。
“周夫人,眼看就中午了,小徐在县招待所给大家安排了午饭,您看咱要不要赶往招待所?”
梁正泽今天可是忙前忙后的一顿忙碌,别看他级别不低,但在这个考察团里,能让他轻松拿捏的也就是刘铁和徐远山,剩下的大佬,没一个是他惹得起的存在。
“去什么招待所,就在你们电机厂的食堂吃就可以。”
周夫人向来就不是铺张浪费的性子,更不喜欢搞特殊。
“这……不太好吧,小徐都安排好了,他是徐亚功家的老二,说是您好不容易来一趟,想孝敬你一下。”梁正泽从旁提醒。
“是小山子吧,他在长山,我倒是给忘了,怎么来他的县上考察,他自己都不露个面?”
周夫人显然认识徐远山,说话的语气也亲切了许多。
“额,今天我们有分工,我负责电机产业园,他负责后勤,李大国负责南山那边。”
梁正泽简单说了一下此行的接待安排。
“叫他过来,中午就在食堂吃了。”
周夫人固执的坚持要在食堂就餐,梁正泽不好推脱,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用对讲机给徐远山发指令。
一群人熙熙攘攘,来到了电机厂的食堂。
此刻正是中午用餐时分,食堂里坐的满满当当,全都是吃饭的工人。
周夫人带队,开始巡视食堂的饭菜。
“你们这食堂搞的可以啊。”
别说是周夫人,在场的所有考察团的成员看到食堂里的饭菜全都眼前一亮。
电机厂的食堂不光是布局和设施让人觉得很是新颖,而且菜肴也尤其的丰盛。
眼下虽然已经立春,但已经天气寒冷,属于蔬菜最匮乏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