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医院筹备(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半夏姐,恢复的怎样?”

    李大国此刻对半夏是由衷的佩服。

    他深知此人非常之不简单,短短的多半个月就能将半山村和陈庄工业区的事务整理的七七八八,并且还能找到关键的突破点。

    这种策略和能力甚至比自己都能强不弱。

    “已经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康复了。”

    半夏嘴上没说任何感谢的话,但心里对李大国也是充满了感激。

    她很明白如果没有李大国这段时间的努力,自己的腿大概率就保不住了。

    那可不仅仅是扔几百万米刀的事情。

    张罗专家,引进医疗物资,搭建临时手术室,紧急赶制设备,这些事情,换做是一般人根本就干不出来。

    幸亏遇到了李大国,听戴克嵘的意思,她的腿不光是保住了,而且一年后基本会和常人无异。

    如果侥幸恢复的好,再像之前一样执行高难度任务也问题不大。

    所有的这一切,全都多亏了眼前这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年轻人。

    “半夏姐的住所安排好了吗?”

    李大国又转身询问麦冬。

    “当然,住你家。”

    麦冬依旧是整理着房间里的物品,头都没抬一下。

    “咱家已经没房间了吧。”

    李大国一脸的诧异,自己家六间房,一个小院一改再改,已经完全挤不出多余的房间了。

“先住米馨的房间,已经和广顺大伯说过了,他只好会把北面的院墙拆了,再起三间客房,也不耽误米馨住。”

    半夏一直和李大国家是各论各的,她管李大国当弟弟,但是管李广顺却叫大伯,那是因为,李广顺的年龄和她父亲没差几岁。

    “那就委屈半夏姐了。”

    现在的南山村,别墅、楼房全都有,其实安置半夏根本就不叫什么问题,李大国知道,麦冬单纯的就是想照顾半夏方便,不想和自己的战友分开。

    几人说着话,手底下全都干着活,片刻之间便帮半夏把物品都收集好了。

    恰巧这个时候,戴克嵘也忙完手术走出了手术室。

    “大国,你来得正好,我正说要找你呢。”

    看到李大国,戴克嵘疲惫的脸上马上又泛起一丝丝的兴奋。

    “走,去医务室说。”

    “大国,我对咱的手术和治疗费用有意见。”

    俩人一边走着,戴克嵘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他之前在国外,每场手术的主刀费用不下三千米刀,一个病患治疗下来至少得一万多米刀。

    可如今他已经做了三十几台手术,省二院那边却只同意按照最高标准支付五万夏币的费用,这其中还还包括给他个人的一万五千块。

    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他戴克嵘就得在南山村干成穷光蛋。

    “戴教授大可不必担心,能不能冒昧的问一下,单纯的坐诊方面,您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李大国现在完全不担心钱的问题,他建医院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真心的想改善南山村的医疗条件,为南山村初步建立一套医疗保障体系。

    他也知道,戴克嵘除了坐诊费用之外,还有讲课、论文、科研成果的收入,这些暂时不用考虑在内。

“差不多得有一百万米刀吧。”

    一百万,哪怕是放在米国的医学界也都算高的,但作为全球顶级专家,戴克嵘值这个收入。

    “那南山村每年给您付两百万米刀的保底年薪,奖励部分再视情况给,至于医疗的费用,暂时就按夏国当前的行情来吧。”

    李大国觉得是时候和戴克嵘提一下待遇的事儿了。

    二百万米刀对于现在的李大国根本也不是什么难事,算不上九牛一毛。

    “大国,这样安排,夏教授她们会不会有意见?”

    旁边的秦文静从旁提醒。

    她知道,夏培晓、李沛沛等人的工资不过几百块,一年下来也到不了一万块。

    要是论贡献,这些泰斗级的顶级国士可不是他戴克嵘能比的。

    “文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

    李大国对薪酬待遇一直看的很开,他本人也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按照当前的形势,国内这些专家的工资肯定是高不了的,这不是他李大国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事情。

    但是,电研所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之前定好的项目激励。

    电研所的每项成果的落地可全都是有提成跟着的,就拿微处理器、计算机,甚至是电视遥控器等等,这些新型的产品后面,少不了会有科研小组以及科研人员的提成。

    春节前,电研所已经分配过一次了。

    以夏培晓为例,她本人去年的科研成果奖励差不多有二十万夏币,那还是因为电研所的成果都是在最后几个月才有产出的情况下。

    相信今年有了计算机、微处理器这些硬产品,夏培晓等核心骨干的收入比戴克嵘能多不少。

    甚至差出好几倍都有可能。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夏培晓和李沛沛等人对个人收入一直都不太看中。

    据梁正泽透露,夏培晓和李沛沛将自己的年底奖励全都捐给了各自的母校。

    黄玲怡貌似也捐了不少。

    在这些顶级专家的心目中,钱财貌似真的不太重要,这一点李大国就远远做不到,他的收入是整个电研所中最高的。

    但是他的钱,除了为南山村做了一些贡献之外,其它的全都拿去和杜俊彦等人成立投资基金了。

    “二百万米刀是不是太多了?”

    戴克嵘对李大国,乃至上五村的赚钱能力其实不太了解,他知道李大国或许比一般人有些钱,但以夏国的行情,再有钱又能有多少呢,能拿出十万来就算非常不错的了。

    李大国张口就是二百万米刀的年薪,而且还只是保底,这让他非常的吃惊。

    当然他知道,人家居然敢开口承诺,想必是有着自己的底气。

    “戴教授只管放心便是,如果有多余的资金,倒是可以考虑给我们上五村投资,我们现在好多产业,也需要多方人员支持。”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