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刘茂成内疚的说出了当前的现状,并将缺少的八种器具一一勾画了出来。

“这两种可以不需要,但是其余六种器具是本次手术需要的,如果再在国外采购,恐怕又得耽误很久。”

    珍妮的清单是照着构建一所日常可以接诊的手术室来的,有些物资并不是单为此次的手术而准备。

    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夏方居然连这几种在国外常见的器具都没有,现在再从国外紧急进口肯定是来不及了。

    “能不能将这六种器具画个草图,我看看能不能安排人临时打制一套。”

    李大国向来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

    只要有草图在手,打制几套手术器具还不是分分钟可以搞定的。

    别是缺少什么稀少的药品让他临时制造就行,那玩意儿打死他都不会。

    “这位小同志,你可能不知道,手术需要的器具用的是马氏体不锈钢材质,这种钢材目前咱夏国根本生产不出来,需要从倭方进口,而且进口量特别稀少。”

    刘茂成还以为李大国想用破铜烂铁制作手术专用的器具呢,连忙为他普及医疗器械的材料。

    “马氏体钢?”

    这种钢材李大国确实只是听说过几次,对其了解不够,要是够的话,他就不用着急筹建材料研发组了。

    “珍妮小姐,还是请你先将集中器具的外形画个草图吧,手术钢材我会想办法。”

    李大国说完,便用对讲机和电研所的李沛沛联系了一下,让她帮忙询问一下材料组那边有没有马氏体钢的配方工艺啥的。

    材料组那边很快就有了反馈。

    马氏体钢的配方不难,只是在钢材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碳和铬即可。

    但是当前国内的铬产量特别少,只有辽省有,而且辽省的不锈钢目前全都只是军用,完全不对民用。

    只要国内有就可以。

    李大国才不担心这玩意儿是供应给谁呢。

他当场给梁正泽打了电话,询问能不能协调一百公斤马氏体不锈钢,梁正泽询问过辽省之后给的反馈是:辽省只能生产普通的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并没有制造经验。

    不过这也难不住李大国,他再次向梁正泽提出,可以直接运过来一吨铬。

    电研所有配方工艺,陈庄有钢铁厂,如果再有了铬,还怕造不出马氏体不锈钢吗。

    李大国当场便作出了安排。

    唐秋红配合刘茂成负责筹集珍妮清单上的物资,

    秦文静负责手术室的二次改造,

    珍妮绘制草图,李大国自己细化之后,负责六套手术器械以及其它不锈钢设备的打制。

    众人七手八脚的开始忙碌。

    刘茂成怎么说也是二院的骨科主任,他一声令下,两名主治医生开始四处筹集物资。

    他则是配合珍妮做起了临时的协调工作。

    一吨铬梁正泽没搞定,但是二百公斤还是有的,不到五个小时的工夫,一架大型武装直升机便降落在了南山村。

    这之后,陈庄钢铁厂便开始紧张的炼制马氏体不锈钢。

    而李大国也将图纸交给了机械厂。

    第二天下午,六套设备便送到了大队院的临时手术室。

    看着做工精良,完全符合要求的手术器具,珍妮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早知道你们能生产,好多设备都不需要临时进口了。”

    她和戴克嵘显然都低估了南山村的制造水平。

    任他们再敢想,也想不到南山村居然能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能制造出高标准的手术器械。

一直在珍妮身旁的刘茂成也是被李大国的神操作给震惊的外焦里嫩。

    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其貌不扬的小同志,居然有着如此强悍的实力。

    五小时紧急调配铬金属,十二小时炼制马氏体不锈钢,二十小时完成设备的打制,太特么玄乎了,简直跟变戏法没什么区别。

    “其实也没关系,以后你们需要什么器具都可以画出来,咱们可以成立的医疗设备加工厂,专门供应这些器具。”

    李大国虽然不懂医疗,但要是论机械加工实力,估计以当下的夏国,还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专业的。

    而且通过这次的手术室筹建他也发现了一块市场空白,那就是医疗设备和器械。

    这块市场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件医疗器械。

    随着电研所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这块可以延伸出一系列庞大的电子设备市场。

    有了各方大力支持,南山村的临时手术室终于在农历的正月二十五建成了。

    第二天,戴克嵘便带了另一名助理医师赶来为半夏进行手术。

    手术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只不过半夏由于耽搁了将近一个月的治疗时间,戴克嵘不得不将已经有所愈合的伤处重新离断之后再进行纠正。

    这就相当于,好端端的一个姑娘,整整受了两遍罪。

    不过好在手术很成功,半夏也保住了自己的腿。

    术后一周,她就可以进入修养阶段,要不了六个月,走路便可正常,之后再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恢复,就可以与常人无异。

    “戴医生,这次真是辛苦你了。”

    李大国对戴克嵘的仗义相助由衷的感激,说到底他是欠了人家一个大大的人情。

    “以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了,感激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戴克嵘已经迅速的了清了他在国外的所有事务,家人也会在近期搬迁至南山村,接下来,南山村就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了。

相对于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更想全力再拼搏一次,博对了后面就是毕生的荣耀,就算赌输了,其实也不会损失太多。

    “戴医生只管放心,明天咱可以好好交流一下之前探讨过的技术,三个月内,我会专门成立一支百人团队,全力攻关3D技术。”

    眼下图形界面都还只是雏形,挑战3D技术,甚至是超前时代三四十年的3D打印技术,对于李大国来说无疑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但是他并不担心。

    再怎么说,这比微处理器和小型计算机的难度还是低了很多。

    微处理器属于0到1,3D技术只是1到100,后者只是工作量和时间的问题。

    “能不能参观一下你们的研究所?”

    戴克嵘丝毫不怀疑李大国的能力。

    之前李大国虽然给他看的只是一篇概述性方案,但其中好多技术难题的公关已经做过说明,这些不是随便能吹出来的。

    “这恐怕不太方便,不过以后有机会可以参观一下我们的计算机组装工厂。”

    戴克嵘说到底已经不是夏国人,而且以他的影响力,之后少不了还得全球到处飞。

    他这样的身份,如果当初李大国不是因为半夏的伤势,断不会请到南山村里来。

    而且,即便老先生人是可靠的,保不齐他在国外就会遇到不法之徒,知道多了,反而不利于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