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戴克嵘团队的照料下,半夏的康复非常的顺利。
术后两天,她的各项体征便彻底稳定了下来,术后第三天,她身上各种术后康复的管子便全去掉了。
照此情形,一周出院,转入康复期妥妥的。
手术完后,刘茂成并没有离去,他和两名主治医生留在了大队院的临时医务室,每天不停的冲着戴克嵘问东问西。
他和戴克嵘年龄相仿,虽然国外国内的生活观念不同,但俩人非常投缘,经常探讨一些骨科方面的疑难杂症。
李大国也没能马上离开南山村,返回帝都。
平时他在的时候没什么,但一旦他离开了,众人才明显感觉到李大国的重要性,各个地方,处处需要他过问。
二月初二,距微处理器和小型计算机的消息放出去一个月。
雪片般的订单络绎不绝的飞向了长山半导体厂。
去掉春节假期,不过两周的时间,小型计算机被订出去两千台。
订单总金额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四千万。
简直能叫人惊掉下巴。
排名第二的爆款产品乃是对讲机,预定量达一万台,按照每台两千五的出货价,订单总金额高达2500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万台的订单中,有五千台是被铁老大订购的,这种神器在列车和车站用途甚广,仿佛是为其量身定制的一样。
而且铁老大还发话了,这五千台只是试点,如果效果好,后续还会继续追加更多的订单。
电视遥控器、收音机、计算器的订购量同样非常亮眼,虽然这几款产品单价相对不高,但挡不住量大,合计订单金额也接近一千万。
相比较而言,陈庄工业区的业绩就差了一些,但其产出全都是涉及民生的基础产业,不能单论金钱衡量其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区中业绩最亮眼的乃是文静家居的初级版,秦文静工作室设计的家具、瓷器、玻璃器具、琉璃镜等单单是节后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万,排名第一。
排名第二的乃是制硅厂,节后出货晶圆二十万片,订单总金额将近七百万。
拖拉机厂和机械厂的业绩同样不俗,合计达到了六百万。
除此之外,长山那边还有个隐形的独角兽同样也已经发力,那就是长山电机厂,电机厂除了之前那笔五千万的巨额订单之外,各类马达销量高达五十万个,几乎有垄断整个北方地区的趋势。
随着业务量井喷式的增长,长山、陈庄、电研所的用工荒持续存在。
好在米占军、徐远山非常给力,刘铁对几个园区也是大力度扶持。
现在的陈庄工业区,用工人数已经暴增至五千人,另外还有将近三千多的施工工人驻守在各个工地。
这八千人当中,有两千人属于上五村的老班底,四千人来自饮马河乡的其它村子,另外两千人完全不是饮马河乡的本地人。
长山那边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整个的电机产业园用工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人,这其中单单是电机厂、长山半导体厂、空调厂等几个厂子就有一万两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长山的文静家居下半年也会迎来开业,预计其用工规模不会少于电机产业园。
有此两大业绩,徐远山都快乐疯了。
米占军在电话里不止提了一次,徐远山离高升不远了。
当然,米占军的日子同样也很滋润,他的职位前面的“代”字早就去掉了,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再往上爬上一爬。
不过,这其中受益最大的还得是李大国这个发起人,有了这几个板块的光辉成绩,用不了多久他便能实现李小目标的个人梦想,同时电研所的科研成果也会伴随他一生,成为环绕在他脑袋顶上的七彩光环。
而且有了这些收入之后,李大国短期内不会为资金短缺而发愁了,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该头疼钱太多不知道怎么花了。
“大国,你什么时候回帝都?”
李大国的办公室内,他正在埋头帮杜俊彦设计四缸柴油机的图纸。
夏培晓找了过来。
如今电研所的科研楼之外,工地全都已经复工,窗外一片热火朝天,楼内也同样都在紧张的忙碌。
“汪大严教授他们调研完吧。”
过两天,汪大严将带领沈城光学所访问南山电研所,双方将讨论共建光学研究所分处的事宜。
李大国想接待完汪大严教授再返回帝都。
帝都那边的编程课刚讲了四五天,杨立明电话都催了好几次了。
“这是手机研发和数据库研发的计划,你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夏培晓递上一份手机和数据库的研发计划书,这两块是和燕大的合作项目。
按照夏培晓等人的想法,手机、通信平台以及信号塔的各类芯片还是由电研所负责设计和制造。
但是手机、通信平台的板卡的设计与组装将由燕大的团队负责。
考虑到燕大对新型的板卡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电研所计划调派沈志刚作为总设计师,前往燕大协助他们开展工作。
沈志刚、许海涛、汤定远是最早从冀北半导体厂调过来的核心骨干,他的资历和技术也都非常扎实。
不过电研所由于有汤定远和黄玲怡的存在,沈志刚一直处于副手的位置。
论才华和能力,他丝毫不输于汤定远,担当手机项目的总设计师问题不大。
至于数据库的开发,暂时就只能是李大国带队了。
这块属于纯软件的项目,相对来说难度稍微小一些,但是软件开发人才目前是最为短缺的。
经过多半年的培养,电研所也不过培养出了邱伯军、杨援朝等三十名软件人才,这些人才现在可以说是电研所的香饽饽,夏培晓可舍不得放走一个。
因为接下来,电研所的软件开发工作量会越来越大。
“我没问题,对了电研所的各项计划推进的如何?”
李大国翻了一遍项目计划书,认为没什么问题,他接着询问电研所的工作推进情况。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芯片产能。”
李沛沛和夏培晓已经紧急多方面筹集人手进行芯片研发与制造了,不过受制于3微米制造工艺的高技术性,进展不是很快。
目前,电研所已经临时搭建了五条10微米、三条5微米、两条3微米的芯片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