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太历十四年
川城迎来了几位贵客。
说是几位,其实只不过是以那个十四岁的神女以及一位五境的老妪为贵。
说是贵客,只不过是他们来自皇城,来头大了点。
但川城就是川城,八百里城池横亘西北,第二天关榆关屹立诡渊四百年不倒,四相四明,八臂盖荒,酉时三刻,夕阳放行。
川城的人有自己的底气,四百年前这里是刀剑钉满尸体的战场,四百年后这里是欢声笑语的八百里古川。
底气二字,是川城人饱蘸一代代前人的血挥毫而就的。
若无那危坐太先殿金銮宝座上的六境皇,若无那恪守天门关,手握百万禁军的李秉南,若无九大天关死守诡渊,那皇城,何以称之为皇城,那皇城,又何来尊贵二字。
川城以古为尊,自以古为姓,许应人杰地灵之势,古家英杰世代不息。上有古家六龙,人人五境,下有数位知天命者,呈冲波逆折回川之势。
神女本名李寻安,皇城二李,其一是李秉南所掌权的“上李”,其二便是李寻安所在的“下李”。
皇城势力错综复杂,虽云“下李”,却可挤进前十。
事实上,“上李”之称乃是世人对那位恪守天门关的将军的尊敬,而“下李”族人也是甘愿让李秉南李将军三分薄面。
因为倘若真比较起来,“下李”所执掌的商队,结交的势力,以及其家族武道实力都是远超“上李”的。
但武道一途本就是天高的说的算,那个早就走到了五境尽头,并且极有可能是继那位皇帝第二个登临六境的人,怎么说这家族的名声也不应该太低。
俗世公认修行方式不过武、书、灵三道。
武道五境,经历诡渊爆发后四百年时间的洗礼,体系最为完善,也是此间乱世最多人修行的方式。
书道九品,分诗、艺、史、经、工。
灵道三意,少有人以此为道,大多以辅助武书二道修行。
都说少不入川,少不入川,作为曾经死伤无数的战争遗地,血煞之气本就不适合孩子们启明心智,修行武道。
而习武之人一旦心智受损,那么人便会失控,即所谓「恶贯满盈」,恶气充斥身体,剑走偏锋,成为诡渊里的不死亡灵。
三百年的时间,这样的惨案层出不穷,更不仅仅出现在川城。
因此,七十年前文圣苏悯景于武道一境后开辟明戾境,分启神,明浊,养戾三小境。
至此,武道大盛,世人不再因煞气冲身而烦恼。
或许也正因如此,方有了世间第一位六境。
但险峰自有奇绝处,人们发现身处血煞之地修行这第二境,虽然困难了许多,但却能开启隐藏的第四境:知天命!
而那六境的皇帝,便是一位知天命者。
最初的人们发现这个境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声响,但随着时间的发酵,人们发现知天命者在四境突破五境时更加容易。
而当那位大帝突破五境,达到举世无一人的六境时,并也被曝出为知天命者时,九大天关成了香饽饽。
身处九座天关的家族也变得愈发强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皇城里的大老爷们自然坐不住了,不断派自家的子嗣前往九座天关修行。
自然有代价,武器,丹药,奇珍……天关里的家族自然乐意,能从那些富得流油的大老爷们上薅羊毛,谁不乐意?于是以皇城——天关为中心的二境产业链就此诞生,但纵使这般,知天命者也是寥寥无几。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便是那些孩子成人后,若天关有危,还需在所在天关服役四年。
看似不合理的代价却让九大天关的死亡比例下降了许多,也得以让一些家族减轻了生存压力。
但川城是个例外,川城对皇城一直心存芥蒂。
十年前,榆关所驻守的诡渊发生暴动,无数渊鬼倾巢出动,更有传言那次暴动中也有一位渊主的影子。
这样的危机情况下,本应援助的皇城各族天骄,却是无一人至。
那年的榆关,很多人只看到了朝霞,而晚霞只能由那些盼夫的妻子,满头白发的老妪,天真烂漫的儿童————苦苦地远望。
古族修行者死去接近三分之一,才换回了一场惨胜。
自此以后,古族彻底与皇城翻脸,并宣布退出了这场闹剧一般的契约。
古族太祖古尧更是直接杀向皇城,直捣黄龙,斩了那几个不守信用的天骄,一人独挡七个五境而不败,最后事情闹到皇帝亲自下场。
那位帝王自然不可能与古族翻脸,榆关四百年的安稳让这座王朝有了积累有生力量的时间。
榆关被攻破,那么四百年所有人类的血都将是白流。
而榆关作为七十年来知天命者诞生最多的天关,那位帝王也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无一人入川的局面,所以古尧要求退出契约的事自然不可能答应。
这既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强者,抵御诡渊的侵蚀,
也是钉子,防止古族的异心,
更是暗示天下八大天关:入了局,便没有退出的可能。
其实古尧杀了那几个天骄之后,那位皇帝入场,他就明白这件事做的并不妥当,也明白这趟远行是求不到最完美的答案了。
不过古家本就有理在先,谈判的天平自然向着古家倾斜,筹码也不过是几个家族的覆灭。
只不过经此一役,那位帝王也做出了些许让步,只有携带皇权特许的令件的人方可入川,古尧也只得应了下来。
这令件获取的难度无从知晓,不过入川的人还是那么多。
但皇令是一回事,古家奈何不了那位六境的皇帝,但那些入川的天骄,入了川城的地界,天高皇帝远,纵你护道如云,我自一手蔽之。
毕竟习武之人都认可一句话,那就是五境追寻六境的路上,还有一个境界————天关的五境。
那从诡渊无数死气中拖出来的利刃,也许一刀便可以斩了一位寻常五境。
因此,纵使护道中身有五境,也不敢太过放肆。但古族之所以强大,自然并非只有孩子气,送来的天骄也是倾力培养。
以古为尊的品行,自然遵循着先祖希望人类共同对抗诡渊的嘱咐。
但不待见依然是不待见的。
作为李家最惊才绝艳的一人,十四岁的李寻安早早便跨过了武道一境的最后一关:锻骨。
寻常之人二十岁撑过第二关沥血便已称得上天骄,如此看来神女一名似乎的确名至实归。
但真正让李寻安被尊奉为神女的,还是入了河西郡,独自斩了一尊相当武道二境的渊鬼,以及之后力战“上李”三杰而不败。
远在天关的李秉南得知此事之后,只说了一句话————
“此女当为神女也!”
这样的天骄,心中所求便与寻常天骄并不一样,知天命或许只是第一关,但纵使这般,也得求一个臻入化境。
所以入了那太先殿,承了那份令件,来到这不待见皇城之人的川城,寻求那份足以通向六境的钥匙。
李寻安自然明白此行并不容易,但李寻安怎么也没想到,这刚入川城的第一天,便吃了闭门羹。
此刻,李寻安与那位五境老妪,以及家族的其他天骄,在城门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
那守城的将士很快去禀报了,只不过许久未归。
另一将士打趣道:“兴许你们来的不是时候,族长啊可能公事繁忙,要不隔天再来?”
那神态戏谑的样子,李寻安握住剑的手紧了紧。
但身旁的老妪显然没这么能忍,一个明显刚入三境点灯的小子,再怎么也不能折煞一位五境之人。
只是她刚要放出威势,她便突然感觉被一束目光盯上了,就像猛虎等待着出巢的猎物一般。
那城头不知早已伫立着一个人,黑衣猎猎,像城头刮来的风,无影又无踪。
古家二龙,古二爷,五境尽头。
那老妪不禁冷汗直流,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一定没错的,那是只有“下李”家主身上才会有的极尽之气。
“南楼天字号,三日整顿,自有人引导。”
还未等李寻安等人作揖,那人便撂下这句话消失了。
众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感觉心中有一口闷气。
“入了川城,不要捣乱,不要入了那后山。”那刚刚戏谑的将士,此刻也收敛了许多,走到李寻安身前低声警告道。
李寻安微微作揖。
“吉时已到,放行!”那将士忽的大喊。
那沉重的城门缓缓揭开了川城的面纱。
三日后,南楼前,一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