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见过小敏之后,小红思考了很多。但是不论思考多少,都没有她想念小明多。
当然有很多愤怒和不满。小红想起他们之间就这么结束了,想起自己曾经奋不顾身的热情和不顾一切的付出,就会如烈火灼心。愤怒的一刻,可怕的念头会闪过脑海。比如对他的亲朋好友曝光他的始乱终弃,他的冷酷无情,他的残忍和狭隘,让他丢掉最爱的工作!让他被周围人唾弃!!放火烧了他家!!!让爱名声好面子的处女座他生不如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想到这里就会觉得心里放松了一点。随着恨意融化,思念又涌上心头。
当她想起他的时候,心底都会发生满满的温柔和快乐,甚至会在眼底溢出单纯的笑容。(这确实很矛盾,我当然理解不了。但是心理学家叫它因爱生恨,也有人叫爱之深恨之切。两种完全相悖的感情来回交织,就,挺变态的。)
天蝎座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性格,也是黑白分明的性格。她没有办法留着疑问过任何一个晚上。于是我开始不眠不休帮她全网搜答案。
问题一:他说他太累了,我总是要他回复信息,给他很大压力,是谁的问题?怎么可能是我的问题?
问题二:难道真的有人2个小时都不回复女朋友信息的吗?工作真的有那么忙吗?难道他都不上厕所吗?
问题三:难道粘人错了吗?我只是爱他而已,不爱的人我才不会不停的发消息啊。
。。。。。。
小红看着自己所有问题的答案,很容易总结出,原来自己是典型的焦虑依恋型人格。同时也参照得出小明大概率是回避依恋型人格(avoident)。心理学家说焦虑依恋型人格会反复爱上回避依恋型人格,因为他们的特点刚好相互致命吸引。(确实挺致命的)。
这是小红第一次对心理学这么感兴趣,也第一次从别的角度了解自己。接触到回避依恋型人格这个主题,打开了她研究小明的新世界的大门。很多以前觉得不太对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的事情突然有了眉目。她开始饶有兴致的研究起来。
她主要参考的都是全球顶级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对回避依恋型人格的研究结果和案例分享,并逐条和小明平时的表现做交叉对比。
以前她问小明,我们以后定居哪里?小明会看着他,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啊,让我想想咯。
她还问过,在我,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孩子,里面排序,我会排第几?小明依然看着她,深情地说,让我想想。
还有,在见父母这件事情上,小明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小红的问题。
这是回避实锤了啊。不解决问题,只解决人。因为在回避的眼里,只有远离人,才会远离问题。并且在他们的眼里,越是亲密关系,越是直接带来情感上的压力和负担,这些压力因为不可推卸不可反抗,因此回避多发异地工作和两地分居式婚姻生活,名正言顺的逃避掉亲密关系里的压迫感。“原来,这可能是我以后要面临的生活啊,丧偶式婚姻和育儿。”小红叹息着想。
回避型依恋人格都很会伪装,在前期交往的时候,情绪价值给够,表现力拉满,性感、智商、情商、悟性、三观,你会发现你这么这么幸运,碰到了这样一个宝贝啊。直到正式在一起之后,你们的共同空间变多,他的个人空间变少,他就会开始回避。对回避来说,朋友比亲密关系重要。
小红想起他们交往之初,小明常常说“宝贝,我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我先离开一下哈。”她虽然觉得不太合理,一个成年人有什么事情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做的呢不能在女朋友周围?但是转念又一想,都是成年人,或许他就是有需要自己一个人单独待着处理的事情吧。
有一次小红下班没事就去逛街,小明说有点工作要做,要晚点下班。小红自己一个人在商场逛了很久,一边逛一边等小明,她心里是想小明下班来找她,一起顺便吃饭,然后回家。等她从七楼逛到负一楼的时候,她给小明打了个电话。
“哈喽,下班了吗?”
“下班啦,我等下陪小东和他女朋友去吃饭。”
听到这句,小红眼睛酸了。原来他的计划里就没有她。
听到她没有说话,小明补充道:“之前就越好的,我也没办法推辞啊。等下吃完饭我去找你怎么样?”
小红并不开心,她还沉浸在他的计划里并没有关注她要做什么这件事情。她没应声就挂了电话。在这个情境里越想越伤心,她在精品店的门口哭了起来。我还保存有这一幕的影像,当时她一个人在商场的负一楼哭,非常凄惨,就好像分手了一样。她哭了十来分钟,去洗手间整了一下,出来上楼,点了一杯热茶开始发呆。
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过了半小时多,她打电话给小明。
“你还来吗?”
“宝贝,我感觉好累,我想睡一下了。”
“哦。”小红挂了电话,眼泪像泄洪一样冲出来。
现在重新回想起这些,小红还是觉得心酸,但是在辛酸之外,她有了新发现。小明没有提前告诉她和小东的约会是怕她不同意自己一个人去;他本来说要来但是又不来,是因为他感觉到小红不开心了,他怕见面以后她发火搞事情,所以选择了回避逃避矛盾的压力。
据说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都是从小靠回避来保命、来趋利避害、来享受难得的宁静和安稳。可以猜想他们的童年有多么动荡不安和暴力。
小明以前常常描述他和发小的欢乐童年时光。那可能是他为数不多开心和放松的时刻了吧。他1米80,他发小1米70,绝配。他会和朋友、同事出门聚会,不回信息,不接电话,就好像人间蒸发了。
原来,他只是需要没有压力、也没有因为爱而需要承担的责任的感觉。所谓放松。
小红在视频记事本上录入:“男人可能对朋友的依赖大于另一半,仅仅是因为没人要求他们对朋友负责,并且朋友还会保持清晰的边界,你不用考虑太多。也不会有矛盾,不会有分歧,大家的交往仅仅建立在相同的爱好或者聊得来上。既不需要早请示晚汇报我在哪里我在干嘛我和谁在一起,更不用这个节那个日忐忑不安准备礼物。朋友,就是他们无聊、压力大的时候不用思考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吹牛放屁消磨时间的工具。这样,就很开心了。”
所有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情感咨询师都说,爱回避之前要先爱自己。要有完整的自己不受回避的影响。你来,我在。你不来,我还在。回避需要的是确定性和不负责任。你负你自己的责任,不要让我负责。我会在我想负责的时候负我想负的责。(听起来很像渣男语录啊。)
小红反复回忆,他们的初见,就像所有男追女的版本一样老套。小明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帮助她,甚至有点厚脸皮的缠着她。最初小红察觉到他目的有异常的时候,他也大方承认了,他的原话是:“想想又不犯罪。”他的坦诚是打动小红的第一个要素。
后来他总是借口多多约她出去喝咖啡,吃饭,逛街,几乎每个周末都或多或少有他的安排。为了保持一定距离,小红坚持所有开销都AA。小明也开心接受了。这是小明打动小红的第二个要素。
他们认识的第一个冬天,小红的生活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像是一下子掉进了冰窟,寒冷,恐惧,悲痛。小明的热量在这个冬天被放大了。他安静的接住了小红的所有糟心倾诉,这是他打动小红的第三个要素。
在萧瑟的寒风里,小红接受了他裹过来的大衣。
然后是极致热恋的十几个月。当然中间有过各种争吵。没人翻开事实看本质,最后都因为太爱了不能离开而和好了。直到今天,看到的事实这么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