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成名的陷阱(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下一个,就轮到审判郑博了。

同样,如果他也被执行死刑的话,也就没人可以站出来指认陈橙了,死无对证。

尽管队长想努力拖一下流程,但由于现在只有聊天记录,没有其他书证,所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名,拒绝连带起诉陈橙。

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不能作缺席判决。

所以按现在的剧本走下去,等郑博抛子案宣判、执行后,陈橙也就安全了。

那时候,陈桂彬再掏钱走动走动,等风头一过,陈橙就能回到槟城,过上以前一模一样的贵妇生活了!

这两个案子的苍白和无力,像写字楼里低矮的天花板一样,积压在周正的头上。

内心里,他有了深深的负罪感。

周正加大了药量,开始锻炼身体,他想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被这些事情困扰。

他也听从了父母的唠叨,开始了一段接一段的相亲。

不过每次在约会现场,他的心不在焉总能被对方给敏锐地捕捉到。

周正就差把“我有心事”四个字写在脑门上了,这种态度当然无法为他换来一段感情。

周正拿出攒下的钱,又贷了点款,在槟城买了套房子。

他一个人,在这个城市,开始了独居的日子。

新年的案子比较少,时间仿佛也开始变多,周正经常一个人在小区散步,也开始学会打游戏消磨时间。

他的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几个月后,坠楼案从知情的邻居那开始发酵,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

狠心爸爸的人设,加上伪造意外的剧情,让这个故事大有噱头,案子的所有细节在网络上被广泛曝光。

队长最担心的舆情,还是发生了。

在这种时候,危机公关就非常关键了,处理得不好,就是爆炸案的结果。

局里马上为此召开了会议,宣传科第一时间介入进来。

在李局的安排下,市警察局需要主动引导舆论。

一天,苟队罕见地走到了周正办公桌前。

“周正,李局找你,马上去他办公室一趟。”

周正感觉很奇怪,因为以前有什么事情,他从来都是找人来通知自己。

最顶楼,局长办公室。

李局长坐在一张高大的办公桌后面,办公室外边,排着队要汇报工作和找他签字的人,络绎不绝。

“小周,快进来坐。”

李局正在看材料,见周正到了门口,招呼他进来。

“李局,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局长把材料放到一边,取下了老花镜:“是这样,去年的3·13爆炸案、高空抛子案两个大案告破,我们局被市上点名表扬。

这两个案子你都深度参与,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市长还专门提到你的名字。

现在是信息时代,警察队伍需要在这些案子中保持一个阳光、正面的形象。”

领导说话,总是似是而非,从来不会直击重点,需要你去猜他的意图。

“谢谢领导,主要是领导工作指导得好。”

“小周啊,你到我们局几年了?”

“马上就5年了。”

“嗯,也算老刑警了。入党了吗?”

“入了。”

“嗯,政治倒是过关。是这样的,局里刚刚开了会,我们决定让市里宣传口的同事,跟踪报导一下这两个案子,体现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效。”

“明白,李局,那我需要做一些什么呢?”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需要比较多出现在媒体上。

你的工作重心也需要调整,我跟你们队长说了,业务上的事情,让别人给你分担分担。”

“李局,您的意思是,我要离开一线吗?”

“暂时的,我们打算树你当个典型。”

“好,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是好事,宣传战线的工作,也是我们局里的工作重点,同样不好做,你需要注意维护人民警察的形象!”

周正站了起来,敬了个标准的礼。

在新媒体时代,公安系统的管理思路也在转变。

周正扮演的新角色,在这个时代里其实也不是第一个。

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谭谈交通》,就是把交警谭谈,做成了一个幽默风趣的个人IP。

周正,成为了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

第一站,槟城电视台。

这家电视台曾经是国有,可近年来改制以后,也开始渐渐市场化运作。

他要参加的是一档法治节目,作为嘉宾,周正被邀请对经历的案子进行分析。

这天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个子不高,但长相很精致,她叫做安琪。

“周警官,作为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刑警,也是第一个发现案子的疑点的警察,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当时下派到信访科,接待了受害孩子的外婆,在外婆的坚持下,我决定调查这个案子。”

“我们刚刚在节目里看倒你们破案的过程,推理和分析都非常精彩,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都是集体的功劳。”周正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套路,从容应对着。

“如果这个案子,外婆不坚持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凶手也很有可能逍遥法外了。”

“所以,孩子的外婆也是英雄。”周正点头附和道。

“那么周警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侦查员前期完全被凶手蒙蔽,那是否可以说我们查案的流程存在巨大的漏洞呢?”

这个问题,没有出现在事先给周正的准备的台本上。

周正心头一惊,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主持人的陷阱中。

更要命的是,节目是现场直播,他没有办法现场翻脸,拍桌子起身离去。

现在这种情况下,冷静最重要,他必须慢慢跟主持人周旋,所以先客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案子我们从开始勘查,到现场证据采集,再到讯问,最后到结案,完全符合程序要求。”

“既然程序正确的话,那是否可以认为,人为执行的时候跑偏了?因为案件的侦破方向,出现了巨大的失误?”

“我不认为这是失误。”

“你们都差点按照意外结案了,这不是失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