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急切(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苏沐开写了:

“桂省南部山区,稻田簇拥小路,通向烟雨蒙蒙的村落。儿子高考落榜回归大山,接班父亲出任大山邮递员。

天还很暗,山、屋舍、河、田野都还蒙在雾里。鸟儿没醒,鸡儿没叫。早啊,还很早呢。屋舍内却已然炊烟冉冉。

桌上摆着两只整整齐齐的邮包。邮包半旧却被父亲洗得干干净净。父亲摊开邮包,现场教学教儿子给信件分门别类,教他如何包好油布。山里雾大,邮件容易沾水。

.....”

苏沐的行文并不是按照原著来写的,他也记不得原著,毕竟一万字的小说,他怎么可能完全背下来。但他能记得个大概,且他脑海中还有完整的电影画面。

确切地说,苏沐的行文就是参考电影画面写的。与其说他写的是小说,不如说他写的是电影剧本,且这个电影剧本还有着完整的电影画面作支撑。

别人都是先写剧本再拍电影,苏沐倒过来了,给拍好的电影写剧本,将电影画面以文字的形式具现出来。

让苏沐惊喜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者的福利,他脑海中的电影画面居然异常清晰。

原以为是穿越前多次观看过这部电影的缘故,不曾想,苏沐回忆起另外几部只看过一两次的影视剧,画面竟然也非常清晰完整。

这些影视画面,好像变成了一堆数据,储存到了苏沐的脑海之中,只要苏沐需要,随时可以读取。

苏沐大喜。

这下子他的选择就多了。因为无论是编剧还是资深影评人,亦或者资深影视解说,首先要做的就是阅片无数啊。

也意味着,苏沐以后完全不缺故事写,也不用愁卡文。能成为资深影视解说,资深影评人,苏沐的文字功底哪怕放在同类中都称得上出类拔萃,将影视画面文字化太简单了。

苏沐继续写:

进山在即,父亲抓紧时间耳提面命:“来回一趟240里,要三天,中间歇两个晚上。”

走了20多年的路早已烂熟于心,父亲拿出地图给儿子提点:“翻过望月岭到天峰坑,万象古住下,这是80里。明天一早起身要赶到寒潭坳,再过平山、婆婆山,然后到大岳岭住下。这又是80里。第三天起早一口气下山还是80里。”

未曾历过艰辛,儿子轻轻松松,毫无思想负担,他这样说:“第一天我要是能多走点儿,没准两天就能赶回来。”

父亲却说:“干上了就不是一天两天,三趟五趟。”

提到这儿,老父亲对儿子的3分钟热度不甚放心,继续提点道:“这是个苦差事,说不定你过不了多久就得后悔。”

旁边的母亲灶台忙碌,可满心都是儿子的将来:“现在不愁吃穿了,当农民有什么不好?你爸又回来了,你要想当工人就到城里去当呗。”

可儿子心中自有一番抱负。

满满当当的邮包收装妥当,父亲熟练地系好邮包。于是,在父亲肩上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邮包,带着父亲的体温,移到了一个厚实的、富有弹性的双肩上。这双肩很有些力量,像父亲的当年。父亲满意这样的肩膀。

父亲的手有些发抖,特别是手脱离儿子肩膀的那一刻。眼睛有些模糊,屋里的摆设忽然间都模糊了,把儿子高大的身影也融到了墙的那边。心里梗得厉害,如释重担又怅然若失。他赶紧催促儿子:“上路吧,到时候了。”

要出发了,像往常一样。远处,有等待,有期望。在脚下,有无尽伸延的路。那枯燥、遥远、铺满劳累、艰辛而又充满情谊的路啊……

顶着满天的雾气,儿子叫上随行老狗:“老二,咱们走。”颇为豪迈的准备出发。

可老二最是认主,听到儿子的话根本无动于衷。

父亲有些苦涩的哄劝老伙计:“他们让我退休,我退你可不能退啊,你得给他带路啊,得招呼人,得给他作伴。”

父亲好赖话说了一箩筐,老二只是远远的站在少年对面,满身拒绝之意。

儿子略有赌气地说:“不去算了,没你我还省心呢。”沿着石板路走得一去不回头。

母亲忙在身后殷殷呼唤:“儿子,等一下,你爸要跟你走一趟。”

因为老二认主,父亲放不下,只能穿戴整齐,默不作声地跟上儿子的脚步。

“路上小心,别喝脏水。”母亲在后面嘱咐。

儿子素来跟妈妈亲近,此时更是声声回应慈母的心忧:“妈,你回去吧。”

父亲听在耳里,就是一份饱含醋意的笑骂声:“妈妈的叫得亲。”

吹熄灯,轻轻地带拢家门——轻轻的,莫要惊醒了大地的沉睡,莫要吵乱了乡邻们的好梦。黄狗在前面引路,父亲和儿子相跟着。

两顶斗笠,两道单薄的身影,一条矫健狼狗,笼着一身烟雨上路。小巷幽深,青石板湿,步履匆匆。再向前,满目青山浸于水雾,绿色浓郁美不胜收....

......

在电影画面的参考下,苏沐文思泉涌,下笔有神,连续不停的写了6个小时,直到晚饭时间才停了下来。效果也是显著的。这6个小时,苏沐居然写了7000字。

平均每个小时1200字左右,在需要转化文字、需要保持字迹工整的情况下,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再这样下去,不出意外,顶多大后天苏沐就能将这篇小说写完。

就是有些废手!

揉了揉手腕,苏沐有些佩服旧时代的作家了。他写个7000字手腕都酸得不行,可旧时代的作家,居然有人手写百万字的长篇,简直是牲口。

当然,苏沐也知道,这些人写百万长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跨越数年之久。他就是单纯佩服这些人的毅力而已。百万长篇,如果加上废稿改稿这些,手写的字数起码得翻个四五倍啊。

放下笔,苏沐将写到一半的稿子小心翼翼地放到抽屉里。走出房间之后,发现苏彤和苏晴两个小丫头正在堂屋玩翻花绳,而苏晴已经在生火做饭了。

真懂事。

说是做饭,其实不过是在热菜。中午的两个青菜都没吃完。这个时代的人还没那么挑剔,别说隔餐菜了,就连隔夜菜都不会挑剔。

苏沐洗了个手,上前帮忙,让苏晴烧火,他热菜。他们这顿晚餐就这样简单对付了。

晚饭后,苏晴继续忙前忙后,主要帮两个妹妹烧水洗澡。苏沐不需要,他直接洗冷水澡就行。作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夏天的时候,苏沐从来都是洗冷水澡的。

该说不说,幸好还有苏晴。不然帮妹妹洗澡、扎头发的事情可都要落在苏沐头上,苏沐肯定得头大。但有苏晴,这些事情苏晴都做了。

只是看着苏晴忙前忙后,自己却当甩手掌柜,苏沐还是有点过意不去的。

那就尽快赚到钱吧。

只要赚到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苏晴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比如买个洗衣机,就不用纠结谁来洗衣服了。买个煤炉,苏晴就不用生火烧热水了....

苏沐洗完澡,顶着泛黄的灯光,继续写作。也庆幸他出生在县城,还是在南珠县最繁华的西华路上,供电还是有保障的。若是农村或者城镇偏一点的地方,晚上是经常停电的,因为电压不够。那时,苏沐就只能顶着煤油灯写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