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明换了新主,成化皇帝朱见深继了大统,感念于谦,又给于谦平反了来。
世事变幻,皇恩浩荡,人心难测。
忽忽数十年,大明成化皇帝去世,新皇继位,改元弘治。
朝中竟有大臣要求废了先皇贵妃万贞儿的谥号。
这事倒是怪了,大臣非但要管了后宫,还管起先皇妃嫔的事来,坊间纷纷传了,却引出先帝成化皇帝朱见深与万贞儿的故事来。
据说万贞儿四岁被父亲送入宫中,做了孙皇后宫女,待孙皇后成了太后,她也长大,成了孙太后的宫女。她年轻貌美,为人也聪慧机警。
朱见深两岁便封了皇太子,又正发生土木堡之变,孙太后特意派了万贞儿去看护他。
却在五岁时朱见深被景泰皇帝废为沂王。还派人看管了,当真不如庶人一般,连生母都见不得。便为了讨好景泰皇帝,众人对他哪有半分好脸色?
五岁孩子从圣宠到圣弃,岂是以难易说得?他身边众人或是离开,或一个个的被打残弄死,可怜他年龄又小,惊吓过度,落了口吃毛病来。
贞儿非但不离不弃,还不自量力地要一心护了他来。
日夜守护五年,其中艰难艰辛艰险,更与何人说!
所谓天意难违,皇命天授。他在十岁时父亲英宗复辟,他又当上了太子。万贞儿已是二十七岁的老姑娘,大龄宫女没被弄死的,便早都离开。只这贞儿却从未嫌弃过他这个口吃的男孩,还日夜守在了他身边,要一心侍他终老。
待他承得大统,贞儿已是三十五岁年纪,仍只呆在了他的身边。便是天生丽质,只怕也徐娘半老。
未料成化皇帝刚即了位,第一件大事,便是要封了万贞儿为皇后!
这可真惊了两宫太后,也着实吓了众人:且不论出身,不论样貌,便是这岁数,也不合当得皇后。
两宫太后好说歹劝,动情晓理,以死相逼,这皇帝之尊终也遂不得心意,两相让步:娶了年轻吴氏封为皇后,封半老万贞儿为贵妃。
这吴皇后出身权贵,可谓年轻貌美正当时,又值新婚,皇上却只夜夜宠了万贞儿,看她都似乎懒得去看一眼。
这吴皇后怎可甘心?你一个徐老半娘还要独占了圣宠,与我这皇后争宠不是作死?先打你个半死再说。
找个理由,以对她这皇后不敬为名,吴皇后对这万贞儿动了杖刑:打你个皮开肉绽,打你个屁股开花,且看你如何再向我的夫君撅腚勾引了去?
这祸却惹得大了。
成化皇帝闻得那宫人来报贞儿受了皇后杖刑躺倒,只惊立了当场,满眼俱是不信,仓惶地亲自去看。
贞儿倒自觉理亏,也不想事闹大了去,不想让皇帝责罚皇后,加深了她与皇后的矛盾。也担心以后让她腚上再挨了板子,弄不好还丢了性命,只一味说自己的不是。
可皇帝见了她身上伤情,杖痕宛然,只疼彻心肺,恨不得立时去杖毙了皇后。只是对皇后哪能如此处罚?便一刻也不等,跳脚大喊:传秉笔太监!废后!联要废后!
他这是要立时下了圣旨,废了吴氏的皇后名号来。
这吴皇后也不想想,她这皇后本就是逆了皇上心意,是两宫太后给争来的。皇上是要立万贞儿为皇后的,她怎会不知,这她也敢打?她只觉有理打了贞儿屁股,便是皇上也要问了理由。
却是打到皇帝心尖上去,皇上怎可容她,怎会容她?
还好只是打了屁股,若是把握不住把贞儿打伤打残,只怕被灭门了不止,只闹得腥风血雨。
这皇后才当了不到一个月,只因打了个妃子,并无甚过错便要废了,众人闻得,这也未免太孩子气了,又都来劝。
两宫太后来劝也还罢了,那些大臣却不知圣心,此时还不和皇上一个心意。他对付不了太后,只气得立时下旨处罚了那些阻他废后的大臣,赌气不吃不喝,也不再上朝。
还说什么圣意难违,却是圣上连废后都不可?
皇上绝食以对,连两宫太后都不见了。
皇上绝食自古未闻,逼得两宫太后只好顺了他心意,废了吴氏皇后之位,但要他允了不立万氏为后,另立了皇后来。
众人都议论纷纷,不知这皇上中了哪门子邪,对这万氏宠幸如斯,当真有了孽缘?
便是连他生身母亲周太后都怀疑了来。
这回是谁人也不敢得罪了贞儿,更莫说要欺负了她来。
只另选了那王氏封了皇后。
王皇后早被家族千叮万嘱,绝不可与万贞儿争了宠去。她见了万贞儿只敢称了姐姐,一切由了姐姐作主,但怕得罪了万贵妃,违了圣意,害了王家。
却哪有人真懂了圣上心思?
这皇帝朱见深少时连母亲都不在身边,只有万贞儿随身伺候了。当他被废之时,不过是个幼童,怎知祸端何来,怎不六神无主,他一个止五六岁的小童,又何错之有?原先何等高高在上,转腚之间尽是笑脸。此时却眼见身边人被他人定了命运,被杀被罚被逐,只剩一人伴了,除此一人哪再有笑脸对了他来?怒从何来,笑向何去,他一个幼小孩童如何能理解?当此剧变,可信者只一人,这一人却非父母,于他来说,怎不是神赐相伴之人?他这废太子能否得活都是不知,还有什么未来?他一个幼童受如此压力,见人不敢言语,患上口吃,与别人交流不得,可这贞儿何曾嫌弃过他,又何曾顾了她自己的未来?只与他日夜相依,拼了自己担惊受怕,也要护得他来。什么母爱情爱,除了拼得性命也要共患难的真爱之人,何人可如此做得?
这贞儿误了青春,舍了未来,却是为了何人?
两人只日夜相拥,苦命相伴。
有情人,天不负。
贞儿一心付出,误了青春,伴了个废太子,何望回报?却不料这口吃男孩苦尽甘来,登得大宝,她也终得圣宠。
这朱见深对她心意,怎是恩情亲情爱情说得?
待他登了圣位,对了半老的贞儿,只恨不得捧了贞儿脸,对了她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纵是皇上,自心中悲苦。一众愚臣,哪个知得他心思?!
难道他就不知这妇人大他十七岁,真如众人所想,只是受了她魅惑才一味要封了她作皇后来?
不成圣上是瞎的,你一众凡人识得美丑,只圣上不知?
这成化皇帝才是真正的男人:我年幼无力时你舍了自己护我周全,他日我若乘风起时,即便负了天下,也要护你一生如意,何止平安!
众人都谈了婚配,何曾懂得真爱:爱是不舍的心,是不离不弃的坚守,是不计后果的牺牲,是不可言喻的疼爱,生死相随。纵使你白发苍苍,我依然为你疯狂,为你守候。
真爱岂止容颜年纪?
真爱何止于性?
成化皇帝与万贞儿的真爱,有几人可知,几人能知?
这成化皇帝可谓明主:上位便是给于谦平反了来,任用贤明大臣,又对景泰皇帝以德报怨,恢复了他的代宗帝号。
他平定叛乱,宽免赋税,减省刑罚,宽待众臣。
这等帝王,重情重义,知理明性,千古有几?
奈何君心有日月,臣心无大明。
臣子多是为争了权来。谈的都是为了大明,做的多是为了自己,何曾要真心顾了大明天下?
朝中不让他立了贞儿为皇后也便罢了,还笑话了他来。
这皇帝做太子时落下了口吃毛病,他也甚惧与臣下对话,外界却多传了什么万岁阁老与两字尚书的笑话来。
说阁老知道皇上口吃,多只回答了是,有何奏章就等他一说是便呼了万岁,皇上只能由阁老行事。那礼部尚书却是见皇帝说是要卷了舌头,甚是费力,便让他用“依例”来替,果是不再口吃,便连升他三级,从侍郎做了尚书。
都是笑他这个皇帝口吃。
小童听得,却为皇帝悲哀。他虽贵为天子,统领天下,定人生死,掌握他人命运,却何得掌握了自己命运,他这心里却是受了何等煎熬?本已口吃,却要面对了群臣,当众来取了羞辱,不是更难过?做臣子的不为皇帝分忧,反来取笑,心中如何不苦?天下美女多少不尽了皇帝,他却只宠了宫女万贞儿一人,未得夸赞,还尽上书来谏,如何不心凉?莫说万贞儿一个宫女,哪个女人不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奈何到得她身上就不可专宠了?她有何错?
事事错在了皇上。
终是这皇帝受不了众臣当面羞辱折磨,停了上朝,不再与大臣当面争执。设了西厂,只看了奏章,由太监传了圣旨来。太监得了势,那争权的诸臣,失了权势,不怨了自己,更不敢怨了皇上,也只敢怪了太监去。
贞儿如此受宠,父兄得佑,门庭显贵,固是令人羡慕嫉妒恨,却又如何,何错之有?
贞儿在三十七岁时竟怀了孩子,生下皇长子。喜的成化皇帝立马封了贞儿为皇贵妃,又派使者祷告山川诸神,宣称立了这孩子为太子。
可惜天不假年,只一年便夭折。贞儿却是再也怀不上孩子了。
成化皇帝更是郁郁了来。
小童更为这圣上心中凄苦,也为自己悲凉。想自己有宝物在手,得了长生,却是子女也无。时时想起从前,念了父母童梅云婷,只心中悲苦。这圣上虽有了天下,又怎能忘了往事,忘了旧情?便要宠了自己心爱之人,有个孩子都是不可,便是做了天子,又何尝心中不尽受苦楚?
都想忘了过去,活在当下。可若无了过去与未来,何来当下?便是贵为天子又如何放得下?
万贞儿五十八岁,这成化皇帝也四十一岁,却从未变了宠爱贞儿的心思。
这岁数若不是真爱,难道也是靠了魅惑?
贞儿在五十八岁时突然痰涌去世,成化皇帝闻得嚎啕大哭,全无形象。
哭完垂头丧气地对了身边人道:贞儿不在人世,联命亦不久矣。
果在同年便驾崩了。
便是皇权美色又如何?再也不恋。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不求生同时,但愿死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