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龙虎山(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娜其格闻得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的凄美爱情,却来问了小童:你也能如成化皇帝宠万贞儿般,宠我一生吗?

小童也学她斜了眼来看:第一,我不是皇上,没那么大权力来宠你。第二,我也没那么多妃子,没人和你争宠。宠不宠你就你一个来缠了我。所以真要我宠你,先得我有几个小妾来和你争了宠才行。

娜其格就怒得大睁了眼来:你就是不如那成化皇帝,心中只有一个万贞儿。

小童陪了笑来:我根本眼里就你一个娜其格。看都看不到别人,心中哪还有得别人?

这才平定了她胸前的激荡起伏来。

小童夫妇住了四合院,常常去了密室,小童认真教了娜其格些刀法身形,她那出刀实在看不得,只是力大手快,多是信手去劈,并无多大掌控。

小童得了闲瑕,正好认得京中一柴姓大家,家中藏书颇是丰富,要付了银子才可看得的。小童哪差了银子,自是常去读书去了,又学了字画来,甚至学起了音律来,吹拉弹唱也是学了,竟是当起了学子。

那柴家藏书甚是齐全,小童买了不少。也常去钻研了各种医术毒药,反正有时间,便要做了全才,样样都懂些了。

这医学毒术甚是深奥,小童也学得辛苦,待要教了娜其格,她却哪肯用了心去学?

小童只得随她。

小童久居京城,天天听些小道消息,看了书来,做得闲人,有些烦了,便要暂离了京城,外出数月去散了心来。

娜其格自是高兴地要跟了他去,京城四合院也不管了,只上了门锁,值钱的搬了去密室。

小童在京闻得道教有个龙虎山,据说那天师甚为厉害,早有了心意去看,也不知自己这法阵与天师是否有关,须得亲自去探寻一番,万一有缘源呢。

两人便打听了向那龙虎山而行。

据说这龙虎山本名云锦山。东汉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年轻时入了太学,那太学里藏书何等丰富?他深研了河图、洛书、谶纬等,能制得符水丹药治病,便辞了官,去寻炼丹之地。这日乘舟到得云锦山,便在山上修炼丹法,三年有成,炼得大丹,丹成时山上现龙虎之形,这山便更名龙虎山。他奉了老子为教主,尊称了太上老君,创了正一盟威道,便是后世的天师道了。

这天师道自第四代天师便世居了龙虎山,专心道法,炼丹制符作水,治病救人,甚得朝廷赏识,历受皇封。

小童定了心意来寻,夫妇俩一路赶了马车走走停停,近得半年才到了那龙虎山附近,又乘了小舟上得山来。

小童便要去拜见张天师,娜其格也要跟了去。

小童哪能由她?拽她入了密室,对她道:我要化装了道士进入,你如何跟得?

娜其格道:你自可变了模样。可道士那行头你可有?

小童取了道士服来,娜其格恨道:原来你早有了打算,就是不想带我去看。

小童对她道:你自在山上闲逛了,或在望门里来看,不是更为悠闲,你要选哪样?

娜其格想了半晌,才恨恨道:还是待在望门里吧,看看那天师如何整治了你。

小童将妻子领进了望门,去变了中年道士模样,再出了密室来。

小童便去拜山,自称了高道士,求见张天师。

少有道士来拜了山的,张天师不知何意,便应了他来见,在一处天师房见了小童。

张天师见小童年纪与自己相仿,敬了茶便问他道:高道友所为何来?

小童拱了手道:贫道闻得天师道法高深,学究天人,特来求了赐教。

张天师一惊,来人也不是拜师的样子,要来踩了山门?

沉吟半晌,才道:道友在何处静修?

此话一出,便有了两个意思,一要探得小童山门,二是说你不静修跑出来作甚?

小童早想好了答词,便道:贫道是闲云野鹤,只作了散修,并无静修之地。

张天师便问:道友可是有意在敝处落了脚来?

小童回道:只是有些道法未解,来请教了天师。

张天师心道还是来踩山门,盯他看了半晌,才道:不知道友有何未解道法,但说来听听,只怕不令了道友满意。

小童便问:素闻天师道法不凡,可有阵法之解?

张天师道:本山门只修了丹药符水,并不修得什么阵法。

小童直接来问:不知天师符水的修炼之处,可得赏了眼来,让贫道亲往观摩一番?

张天师脸色立时沉了下来。这符水之地便是皇上也未曾看得,这个道士怎不识得这个道理。

小童一心想知道自己的密室与他有无关系,却是过了。

小童见天师脸色变了,也不答话,自忖想是不让自己来看了。他寻思半晌,突然合了印记,回了密室。

来望门里看天师反应,这时画面已转,娜其格只来怨他:你怎在这等高人面前露了行藏?

那望门景象刚变,娜其格见得天师转了头在四下找寻小童,小童此时入了密室,她并不知为何,也未听得两人此前所言,只纳闷了小童为何在他面前回了密室。

小童却一心要寻了仙源,只道这龙虎山与仙门有关。便不怕稍露行藏,试了他来。

小童道:你且仔细看了,莫要错过分毫。我再回去。

娜其格道:先去变了模样,你这一回模样可就变了。

小童去变门再变了模样,突然又现身了天师房,倒把张天师吓了一跳。

小童也不言语,只立了身等天师来问。待这天师一张口,便应有了答案。

张天师盯了小童细看,只道他来踢山门,起了身道:道友习得易容之术,又会这隐身来去之法,确是道中高人,贫道自叹弗如。但来我山门现如此法术,究为何意?

一个转身,大袍一张,小童只觉房内风雷隐隐,张天师身上仿佛也有光彩透出。

小童一惊,不等他发作,忙拱了手道:贫道久仰天师大名,只以为这等雕虫小技,天师定也知得。贫道多有不解之处,此番展露,只想求了天师指点。

天师再一挥袖,收了功,转身落了座来:道法不同,缘法不接。你我道法并不同门,何谈指点?道友若只为此而来,恕贫道不能尽了道友心意。

小童听得明白,这天师明显不修炼了阵法,与自己道法并无相似。只得又拱了手来:天师还请宽宥了贫道,就此别过,多有得罪。

双方又挽留谦让几回,小童坚持了下山。

和娜其格出了密室,俩人不用商讨,也知小童这密室与龙虎山并无关系。这天师法力高强,连风雷都是呼之即来,听他言语却分明不懂阵法,定与自己无关。

这世间自是有高人在,只不知自己这阵法到底得自何处,小童心中更是惘然。

小童与妻子恹恹了来行。

又闻得青城山道观大名远播,便欲前往。却有人说那青城山也源自张天师一脉,小童不信,待打听几个道士,不得不信,只得改了主意,另寻道观来行。

闻得齐云山乃天下道观名山,也正不远,又欲前往,只打听几日,这齐云山也源自张天师一脉。

小童未料张天师一脉如此强盛,他且不识得阵法,几个分支如何能识得?这却要到何处寻了自己的传承来?

再四处寻了道士来问,且有武当山道观,称了玄教,小童心中一喜,便要动身前往。

却再打听下去,又是龙虎山一脉。据说那张留孙在龙虎山修行,得了大道,向元世祖忽必烈奏报了武当山。元成宗时封了武当福地,张留孙得了圣宠,才自立了门户,称为玄教,却是龙虎山支脉玄教派。

看来这南方一脉,都是源了龙虎山天师派来。

北方道教一脉,却是全真教。小童早知那昆嵛山是全真教发祥修炼之地,自己离开时并无此教。后来自己也与妻子呆过数年,只不知可有高人在那里隐居了?

这龙虎山一脉,与自己并无瓜葛,全真昆嵛山一脉,倒与自己有些瓜葛,时间却是不对,不成自己的密室并非是道教所设,当真是神仙府第?

越发脑乱了来。

再去遇了道士打听,多与龙虎山有了关系。

这龙虎山的符水,救人治病,当地百姓都交口称赞了来。

这符水的神力,看来倒似了那灵水,只不知这符箓到底从何处得了神力,小童便要去探,也浑无头绪。

小童去买了些符箓,日日来看,却只添了脑乱。

那些符箓并无奇特之处,小童也画得许多,又入灵室用水试了,哪有相关相似之处?

这天下之大,玄教也有了来,自己这阵法究属何支却哪里弄得明白?

只道万法归宗,这宗法却源自何处?

问君能有几多烦?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夫妻二人只得边四处打探了,边打了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