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仙府(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苏宿与秦依水齐齐一愣。

可怜他俩自昨晚至今日,全部身心皆在救命,抑或求道之上,哪还记得这事。

如今付师姐一句话出来,两人方才发现——

她俩人甚至连身上的婚服,都还未更换。

此刻一人嫣红霞帔,一人锦袍玉带,端是一对好璧人。

而且算算时间,若无昨晚这档子事,正常发展,此时他二人已然登堂成亲,互为伉俪了。

但到了现在,这还算什么事啊!

两人相顾苦笑,一同向付师姐解释起这段婚约的由来。

待讲述完毕,付师姐恍然大悟,许师兄则说道:

“原来如此,原本我和师妹还不知如何开口。如今知道你二人是假意婚约,倒是正好。”

“修行之人寿命悠长,秦师妹既要上山修行,这凡间的姻缘情分便只是徒增因果,更怕日后因此生出心魔,误了道途。”

“现在话说清了,付师妹,你可将功法授予苏师弟了。”

苏宿拜谢。

................

下午时分,许师兄与付师姐便准备带着秦小姐,回归宗门了。

临行前,许师兄莫名拉着苏宿,单独说了一番话——

“苏师弟,是否觉得师兄只看灵根资质,有些过于无情。”

这话是何意?苏宿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认真回道:

“许师兄说哪里话?是师弟资质驽钝,无缘仙门,哪里能怪罪师兄了。”

许师兄摇头道:

“不然,其实似你这般资质,宗门内也并非完全没有,只是多为奴仆杂役,有幸学得一点道法,却因门规束缚,一辈子不得下山,甚是悲惨。”

“故而我才不带苏师弟一共归山,山上是好,却不是所有人都好,苏师弟可明白这个道理?”

苏宿连忙拱手道:“多谢师兄指点。”

许师兄摆摆手,道:

“算不上指点,今日与你说这些,也是看师弟求道之心坚定,与我往年的一位旧友相似罢了。”

“师兄的旧友?”苏宿疑惑。

“我那旧友,也是同你一般资质,昔日我与他皆为散修出身,后有幸拜入道宗,做得杂役道仆。“

“我了,因灵根好一些,便有幸脱离杂役,被宗门收为正式弟子。”

“而我那旧友,虽然修行用功刻苦,但因其资质,一辈子无所成就,最终郁郁而亡。”

言罢,许师兄一声喟叹,接着说道:

“今日见师弟你向道之心弥坚,加上资质仿佛,才让我想起了这位旧友。”

原来如此,睹物思人,苏宿心中了然。

紧接着,但见许师兄大手一挥。

空中出现三块碧玉翠石,内有灵光闪动,不似凡物。

“这是三块灵石,算是修行之人的货币,也可用来修行。”

“付师妹给你的法诀,是有修补灵根之能,但需要消耗大量灵气,这些灵石能顶上部分损耗,你且拿着吧。”

“至于往后,就只能看师弟你的机缘了。”

话语说完,许师兄又掏出一本书卷,塞到苏宿手中。

“这本《初阶术法要旨》,记载了一部分常用的法术,师弟收好了。今后往后,师弟也算是踏入修行之路了,好好修行吧。”

苏宿郑重接过两物,俯身长谢。

许师兄微微一笑,坦然受此一礼,随后转身离开。

同时,还留下一句忠告。

“此处风雨欲来,不是久待之地,师弟若要开始修行,最好另选他处。”

风雨欲来?

那多半是前晚离孤山的变故了。

苏宿暗自将师兄的忠告记在心里,然后抬头,却发现眼前哪还有许、付两位,及秦依水的身影?

只见碧青天际,一道灵云闪烁飞离,片刻间,消失在了半空。

此地,只余孤立的苏宿,眺目远望而已。

......

-----------------

东扶桑洲,以方位划分四境。

不似传闻中的中洲央土,并无皇朝坐镇,而是以城为壑,划界而立。

秦府所在的天星城,就属于东洲南境都余城界的副城。

而南境城池几百余座,加上副城一共九座的都余城界,并不算什么大地方。

而苏宿,此刻正在离开天星城。

他走在山间小路中,自秦府向西一路直行,至此已有三天,如今才堪堪走出天星城边界。

翻过面前这山,就到了南境的另一城界了——清洪城界。

此城界地域宽广,有副城五十六座,算得上南境的豪城,而靠近天星城的,就是清洪城界的副城——清水城。

此地乡野民风彪悍,城池商贸发达,远非处在偏僻都余城界中的天星城能比。

谨记许师兄忠告的苏宿,一路踏入清水城的范围,才松下一口气。

接下来,揣着灵石与法决的苏宿,寻得一处偏僻地方,避过旁人。

闭目冥想,将心神探向冥冥之中一点灵光,随即光影一闪,苏宿的身形就消失在了原地。

.......

等苏宿再次睁目时,眼前又是一片波涛大海。

但这回,却没有上次万丈青龙扑面而来的显赫声势了。

只见脚下深海中,径直一朵莲花升起,托着苏宿升向天空。

待下方大海尽收眼底之时,他看见一条形似泥鳅大小的青龙,在水面下蜿蜒而行。

似乎是注意到了苏宿,小青龙仰出龙头,于水面上吐出一串泡泡,算是与苏宿打了个招呼。

莲花落地,苏宿轻车熟路站稳身形,只见石老人已在石亭等待。

见到苏宿回来,石老人莞尔一笑。

“小友这么快便回来了,想必是已寻得修行之法了吧。”

苏宿淡然一笑,掏出卷轴道:

“不负石翁所托,法诀到手,请石翁一观。”

石老人也不多话,伸手将苏宿手中法诀摄到面前,详细观看起来。

苏宿也来到亭中,面对石翁而立。

不多时,石老人看完了卷轴,抬头对着苏宿便是夸赞。

“妙啊,妙,妙啊!”

“当今之世,虽不知是何年月。”

“但见此功法,想必修行之道已然平铺直叙,境界一目了然,这可比老朽那时顺畅得多啊。”

听着石老人这么夸赞,苏宿想起他先前观看此法,只觉晦涩深奥,多有隐喻,看的头昏脑涨,实在不知妙在何处,顺畅在何处。

至于石老人所言的他那时又是何时?那就更不知晓了。

石老人瞧见苏宿疑惑脸色,开口道:

“小友应看过法诀了,当知你之外界,而今划分修行,有练气、筑基、金丹、元神之分。”

“此四境逐级而上,修行体系可谓通畅,脉络清楚,真不知创建此体系的,是何等惊艳之人啊。”

苏宿茫然,他没成想,石老人能有这么多感叹。

石老人继续讲道:

“老朽那时,人族尚以部落而居,修行之法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不同法门之间更无对应境界可言。”

“因此仙道之下,统统以蜕凡之境相称,过于笼统。”

“而修行之道,侧重也各有不同,算起来大约分为四类。”

“以餐风饮露,食气修行的炼气士;以磨炼气血,引煞入体的煞体修士;以通幽入冥,淬炼神魂的灵体修士;以及走祭拜鬼神,信仰图腾之力的祭灵之类。”

“此四类最为流行,当然,四类之外,也有诸多他法。”

“据说在老朽沉睡前夕,人族之中,渐有一种金丹法门流开始流传,这名称,倒是与你这现法中的金丹境,有些相似。”

听到这里,苏宿醒悟过来,思索着开口:

“如此说来,依石翁所言,如今这世间修行之法,按名称估算,大抵是统合的上古各种修行法门,算是采各家之长?”

“是极,你这法诀上练气的法门,与上古炼气士的修行极为相似,虽仍有差异,但路子上是通的,都是采天地灵气,养自身本性的道理。”

“同理,这法诀上,虽未有筑基法的具体修行,但也提了一嘴对筑基境界的描述——凝煞为罡,以成筑基。”

“想来也有几分上古煞体修士引煞入体,拓筋扩脉的味道。”

“至于金丹与元神两重境界,法决上没有细说,但按我料想,多半也是上古金丹法与灵体修士的延伸。说是采各家所长,倒是名副其实——”

听着石老人讲述这些辛秘,苏宿虽乐意多听一点。

但眼下,他最关注的,仍然还是如何修行。

他灵根残缺,能否修行现法,尚是未知之数。

于是开口与石老人言明此事。

石老人思索道:

“这灵根确实是现法修行的关键,这么看来,现法虽比上古法井然有序,但对资质门槛却也有所限制。”

“不过——”石老人捻须一笑:

“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什么三元灵根也好,残缺灵根也罢,说到底,不过是对天地元气的吸储与应用罢了。

“若论对灵气的亲和,又有什么能比得上原本就是灵气化形的木源青龙了。”

说到这里,石老人收起法诀,翻手取出一条青色灵须。

苏宿有些疑惑,石老人解释道:

“此物乃青龙灵须,是池中的小家伙,为了赔上次小友初来之时,吓唬小友的罪过的。起初想着为小友做件法器,但如今看来,倒是可以用此物,来作为小友的灵根。”

还能这样?

苏宿闻言一喜,如此一来,他这灵根的事,便有了解决。

于是他抬手答谢道:“小子多谢石翁。”

“分内之事,小友请勿多礼。”

收起灵须,石老人脸色正经了起来,对着苏宿说道:

“小友马上就要踏入修行了,有些事,上次未与小友明说,现在,却得讲出来了。”

“石翁请讲,小子洗耳恭听。”苏宿礼敬道。

石老人捻须颔首,随即缓缓道出秘辛。

“洞府自主人于上古时离去后,便再也没返回过。”

“目前看来,依小友外界时光推算,怕是已经过去无尽岁月了!所以洞府现在近乎无主,而小友是主人离去后第一位进来的外人,按主人定下的规矩——”

“小友便是洞府新一任的主人,老奴与青龙,便算是小主人的奴仆。”

说到这里,石老人起身跪地而拜。

莲花池中,小小青龙也传来阵阵长鸣之声,似是一同叩拜这位小主人。

苏宿顿时一惊,赶紧扶住石老人,口中说道:

“石翁快快请起,我一介凡人,就算有幸成为洞府主人,但石翁依旧是小子的前辈。”

“石翁眼界见识长我万倍,我自当行晚辈礼相持,又怎能受此大礼?”

“而小青龙,它赠送的龙鳞,在外界更是屡次救我性命,我又怎能将其当奴仆对待了。”

待扶起了石老人,苏宿接着说道:

“石翁我当以长辈相待,小青龙化形晚,我当以朋友相处。奴仆之言,还请二位休要再提。”

见苏宿态度如此恭敬,石老人心中感怀,欣慰道:

“小主人这番话,当真是良善人!”

莲花池中的小青龙,也咕嘟嘟地吹起了泡泡,兴高采烈。

如此,认主之事,便已完成。

随后,石老人施术将青龙灵须,移到了苏宿的中元绛宫中,以此替代了灵根。

石老人言道:

“小主人那法诀,除去了境界划分提携纲领的那部分,其余的有些粗浅,老朽按照古练气之法,进行了一些修改,小主人可以此修行。”

苏宿接过石老人递出的法诀,稍稍看了一眼,只觉相比原法,玄妙十倍不止,连忙连声道谢。

石老人又说道:

“但此法只有炼气境界,之后的筑基法,便需要小主人再寻一本筑基法诀了。”

苏宿点头牢记。

......

随后,洞府中无法修行,苏宿既然得了修行之法,自然便欲回归外界,准备开始修行。

临走前,石老人嘱咐道:

“小主人,府中还有一条天数所致的限制,你当谨记。”

“此府隐匿天地之外,不在诸道之中,故而小主人身上携带的外界气息,寻常时还无影响,但随着日后修为高深,便会出现变化。”

“换而言之,日后洞府的出入,与小主人的修行有关联,除非到了自成一体的真仙境界,否则蜕凡境界里,修为越高,进来则越不易。”

“按现法境界换算,练气时进出洞府,得间隔三月之期。到了筑基,便是一年,而后的金丹元神,怕是得数年乃至数十年方可再进一次了。”

还有这种规矩?苏宿不免诧异。

但此刻他一介凡俗,可想不到那么远。

于是对石老人点头一礼,表示心中记下后。

苏宿身形一闪,回转外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