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伤心者(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两天后,周三。

这天也是顾晓盛新书发布的时间。

南风图书的APP早就给足了资源给顾晓盛的新书《命途》做宣发,加上他自己的一些手段和操作,有关于这本书的热度空前的高涨。

顾晓盛的文笔细腻是公认的,三十多万字的作品也让不少人饱含期待。

与此同时,在顾晓盛的新书正式上架发售的时候,栖霞书库这边才刚刚收到苏曜发过去的稿件。

“这次的推理小说会有精妙的反转吗?”

徐升平在社交软件里打字询问,他收到了稿件,但是还没看。

苏曜仅凭一本《嫌疑人X的献身》就足以证明他在推理小说界的地位,这一点无须质疑。

“谁说这是推理小说的?”

徐升平看到苏曜的回应,眼皮子抖了抖。

不是推理小说?!

难道还是科幻?

他连忙打字询问。

“是一篇软科幻文。”

徐升平顿时两眼一黑,心想大哥你是上头了么?明显推理小说才是你的主场啊,你去跟着顾晓盛写科幻干什么?而且你这还是短篇,那更加难翻身了!

大哥你虎啊!

徐升平正准备发送,想了想,又默默地按下了退格键。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决定先看完再说。

开篇入眼是一段楔子:

他曾经以为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一时间感到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地破碎掉,碎成渣子,碎成灰尘。但他的脸上依然如水一样平静。“可我必须完成它,这是我的宿命。”

徐升平感觉这里充满着悬疑的味道。

但从某些角度来讲,科幻也会带有悬念,比如开篇的那个描述者“我”就让人很奇怪。

然后他就发现这个“我”无处不在。

一个小时后,徐升平默默地盯着屏幕一言不发。

这篇小说科幻是真科幻,但是言情也真言情啊。真就从各方面针对顾晓盛呗!

但小说里的言情却不是言说爱情,而是那无私且沉重的亲情。

——

顾晓盛的新书乘着热度,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新书的销售量就达到了好几万,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

他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受。

但第二天他就看到了自己的作品的数据出现了一点问题,虽然仍旧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是却宛如龟爬。

第一天的评论里,尚且有不少支持他的人,更多的还是被吸引进来的路人,表示如果作品质量好,一切都好说。

然而到了第二天,评论区里的声音就开始五花八门了,原本攀升的作品评分也一路下滑,落到了7分出头。

“阿盛,累了没?累了就好好休息吧。”

“这边建议顾晓盛雇佣一位写手,看到一般就感觉到这剧情就像便秘出来的一样。”

“不愧是知名作家顾晓盛,果然什么题材都要加上那自以为是的烂俗的爱情故事!”

“我觉得评分不太够标准,准确来说,10分制的话,前半部分起码8分,后半部只能是4分,其中文笔占3分。”

“我们可以支持你,但你似乎是想骗我们的钱……”

……

顾晓盛有些后悔打开书评区,额角青筋直跳,他一通电话打给了他的责编,质问为什么书评区有这么多的黑子?

他自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的,最起码能够提名妙笔文学奖。

南风图书的编辑给他的回复是,他们都是买了书的读者,然后用“还在忙”的借口挂断了他的电话。

顾晓盛重重地将手机拍在桌上,随后就看到了另一则趁着热度宣发的作品。

《伤心者》?作者是……江阔?!

顾晓盛难以置信,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布作品?

一股出离的愤怒在他的心头爆开,桌子被他砸得“砰砰”直响。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算冷静下来,点进了栖霞书库的网页。

下方的书评区早已经熙熙攘攘。

一眼看去,夸赞的居多,有人表示看完之后莫名的心酸。也有人表示这和科幻的主题其实没有多大的关联,到也给了不少的包容力度。

而《伤心者》的评分一直稳定在了8分的水平,显示已有四万多人参与评分,这意味着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至少就有四万份销量!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成分!”顾晓盛咬咬牙,准备购买。

当支付页面跳出全书购买仅需3元的时候,他愣住了。

这是在玩价格战?不,并不是,他很快就发现,这特么是短篇小说!

难怪这么快就有新作品发布了。

如果一本书三十多块,读者在买书之前定然要衡量一番,但是面对一篇被流量热度加持,且仅需3块钱的小说,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不带犹豫的。

而且这份热度还是他顾晓盛打造出来的。

顾晓盛点开阅读。

看到小说开篇在描述一个毫无亮点的妇女,嗤之以鼻,不知道这样的玩意能有什么亮点。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时候毫无存在感,有时候又能占据读者所有的注意力。

他看到了主角何夕与女朋友江雪携手而行。原来是言情?但是显示的题材不是科幻么?

然后他看到了何夕为了数学的坚持,看到了江雪的左右逢源与移情别恋,看到了何夕为了自己的十年的心血走上不归路,也看到了其母亲无限度的支持。最后,何夕看到横插一脚抢走其女朋友江雪的那个男人,当着他的面,拿他送给江雪的手帕擤鼻涕的时候,何夕疯了。

“这时不远处的老康突然打了个喷嚏,国内空气太糟,他大笑着说,然后掏出手帕来擦拭鼻子,手帕上是一条清澈的江河,天空中飘着洁白的雪花。”

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在小说的结局“我”的身份也终于揭晓,那竟是一位来自一百五十年后的观察者,何夕坚持一生的心血,让后世诞生了大统一理论方程式。那是何夕这个年代的人完全不能理解的高度。

“在接下来长达十分钟的时间里整个大厅里没有一丝声音,世界沉默了,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寂寞的时光。”

这时候小说中的“我”拿出了一个光盘,那是何夕临死前医院录制作为医案用的,当时距离他的母亲去世仅仅两天。光盘里清晰记录了二十年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何夕,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声音。

“‘妈——妈——’他又喊了一声,无比清晰。”

即便有人说这完全是一篇套着科幻的言情小说,却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有人甚至直接说,比顾晓盛的好太多。

顾晓盛此时紧紧拽着拳头,眼角不停地抖动。

他这时候反应过来刚才被江阔写的这篇小说牵引了心神,不甘和愤怒又在心底燃烧起来。

“砰!”

房间里又是一声巨响。

这一次,顾晓盛直接砸穿了笔记本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