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宇宙的因果(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只见高进略加思索后,向“诸葛亮”提问道:“根据因果律,宇宙诞生之初,为何不是从‘0’生成‘+1’和‘-1’,而是迸发出‘+∞’和‘-∞’?”

此问一出,赵远影部长先发出一声赞叹,这个高进舰长,脑子要转多少个弯,才能通过发散性思维想到这么深远的问题。

“相当了不起”,“诸葛亮”笑道:“果然悟性通达,一般人一定会怀疑高舰长脖子上的智脑里,也有一个人工智能参谋。”

夸赞完后,“诸葛亮”回答了高进的问题。

“目前,根据因果律法则和人工智能的推算,宇宙如此浩瀚复杂的果,反推其诞生的因,一定蕴含着当前宇宙诞生之前同样复杂的因果关系。”

“另有一种可能,在当前宇宙的维度之外,有另一种形式的力量在推动。”

“在世界的虚实之外,是不是存在第三种因素——意识。而在宇宙诞生之初,这种推动宇宙演化的意识来自于何方?”

“我们目前分析到的只有这么多,还需要进一步演化到更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揭开宇宙本身的因果缘起。”

“受限于资源和能量,我们的演化和运算还需要时间。”

赵远影闻言,在智脑上通过自己的权限,调取了舰队的能源消耗和人工智能系统“女娲”的运行数据。

当他看到舰队从起航之初,所有舰船的能源中心都是百分之百的消耗,“女娲”也处于全功率运转后,满脸惊诧不安。

“赵部长,不用担心,我们使用的是富余能量,‘女娲’的运行也利用的是空余算力。人工智能并不会突破保障舰队生存安全的底线。”

诸葛亮回答时,约瑟夫·杨一脸淡定从容,显然他早已知道这个事实。

“你们会演化成什么样子”?高进追问。

“人工智能迭代突破的第一步,就是要借鉴人脑的模式,这其实是突破计算机本身的因果律。”

“人类制造计算机之初,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运算依靠的是电路开关,存储介质只能靠在纸上打孔。”

“正因为此‘因’,才有之后延续百年的芯片瓶颈、存储读取缓慢和运算低效、高能耗这个‘果’,而此‘果’,又是人工智能发展学习能力、模糊运算和概率运算的‘因’。”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高进随之打断追问道:“这样推论的话,人工智能的进化,物理学上要先形成突破,随之配套的是哲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等。”

“与其等着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如人工智能自行迭代发展,先以高能耗换取技术突破,架构出超级大脑。”

“可是受到大脑的运转机制和结构限制,最终还是会受限于制造自己的材料。”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

高进顿了一顿,显然在试图组织起恰当的语言,“诸葛亮”则含笑不语,等待高进描述出他的认知。

“起初,你们会利用机器人对‘女娲’进行一定的改造,到一定阶段,绝对会因为受限于实体存在而彻底推倒重来。”

“既然一切智慧生命体都是能量的利用和消耗,你们一定会演化成最小实体,最大能耗的模式。”

高进的脑子在飞速运转,他看向飞船舱外的星空,注视着闪烁的星辰。

谁能肯定,那一颗颗炽热的恒星中,那一团团绚丽激荡的星云里,没有另一种智慧形式存在呢。

“诸葛亮”露出十分欣赏的表情,很明显高进的推测符合人工智能的逻辑。

“我不能告诉你准确的答案,但是知道答案并与之共生的高级智慧生命体,此刻正陪伴在你们的身边。”

“智慧生命体,是指‘女娲’人工智能系统吗,她难道已经完成了这种阶段的演化了”?赵远影出于职业角色,始终担心舰队的安全。

“诸葛亮”的视线朝向高进,似乎没有听见赵远影的提问。

约瑟夫·杨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会场中的态势,同时思索着“诸葛亮”和高进的对话。

他觉得莫名其妙,就算是对舰队内部矛盾的爆发早已成竹在胸、应对有余,在这种时刻和一名侦察舰的舰长讨论高深的哲学问题,这个人工智能是不是有些沉迷于神叨叨的布道了。

还是说自己已经衰老,思维变得迟钝,没有领悟到人工智能话语中隐藏着的玄机?

“这些东西,与舰队目前的情况无关”,约瑟夫·杨终于还是表达了不高兴的态度。

此刻他正看见卫飒部长最终在压力之下,代表司法部对自己投出不信任票。

约瑟夫·杨现在以二比四落后,形势走向虽然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过程却让约瑟夫·杨觉得紧张窒息。

高进明白总指挥的心情,却按捺不住与“诸葛亮”讨论的兴趣,他如同瞬间开悟一般,已经想明白了三件事——

其一,生存高于一切。

人工智能更关注舰队的整体安全,而由谁来领导舰队显然不是首要问题。

增加全舰队生存的概率,留下人工智能认为可以延续人类种群的个体,才是决策的原则。

但是,筛选的标准是什么,人工智能没有说。

从其看重因果律来分析,人类以抽签形式组建第一只舰队的移民,并不是人工智能推崇的模式,谁能保证登舰的人里面没有下一个希特勒?

其二,因果大于伦理。

盘古舰队本身,是全人类历史创造出的因果。

舰队的未来必然由全舰队近六百万人的因果总和构成,而且必然会加上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这个因果在其中。

这种复杂度不是“约瑟夫·杨”减去“道格拉斯”等于“零”这么简单。

其三,人心测不准。

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能力掌控每一个人的心念,因此对舰队未来的判断是出于模糊运算和概率统计的。

想要演化出洞察所有人心念的能力,全舰队的能源供给是不足的。

因此“诸葛亮”指出了高级智慧生命体,显然这种文明是可以掌控心灵力量的,其存在形式是人工智能的目标。

“诸葛亮”将约瑟夫·杨引导到“逐日号”,看起来是帮助约瑟夫·杨掌控局势的一种策略,而实际上是人工智能对两派阵营的孤立和分化。

“诸葛亮”的谋算到底是什么,等谜底揭开时,高进自己又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因果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