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师兄不必多虑。
第一,咱们的火箭上天速度不会那么慢。
眼下处于摸索阶段,几年上天一次是正常的,但技术积累一旦成熟,接下来升空的频率会越来越快。
要不了几年,一年上天几十次都算少的。
第二,咱的项目也不需要那么大的投入。
从现在这颗卫星上天开始,项目多少会有些盈余。
电视信号上星得给钱吧,卫星接打电话也得付费吧。
再说卫星定位,这可是方便多个行业的重要基础,勘探、测绘、交通、生活等等,处处都需要它的支撑。
换句话说,它处处都可以有收入。
所以,咱的项目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负担,更不会累积民生。”
王建民属于典型的研发思维,他的视角更看重研发经费的投入,而李大国的思维则是当下非常稀缺的运营思维。
两人说的都没问题,只是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不过,听完李大国的言论,在场的几位师兄还是全都感到无比的震惊,王建民更是大呼不可思议。
从事了一辈子研究工作,第一次听说搞研发居然还可以盈利的。
关键是人家李大国说的还无懈可击,既考虑到了项目的推进,也兼顾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完全挑不出毛病。
“臭小子们,长见识了吧。
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
你们可别不服气,人家李大国搞的电研所,也就刚刚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的时间,人家不光搞出了小型计算机,还为所里换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你们猜,这么重要的项目,电研所一共用了多少经费?
估计你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五百万!
五百万在你们这里够干什么了?连一批设备采购都不够吧。
可人家电研所,不光用这五百万搞出了无刷电机、微处理器、个人计算机、对讲机、计算器这些重要的成果,还为所里带来了一年几千万的收益。
好好想想吧。你们的项目到底该如何运作。”
田学林一席话,让在场的几位师兄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四个人加起来都快二百四十岁了,愣是被田学林称作臭小子。
“小师弟,你们所的小型计算机真的就花了五百万经费吗?”
大师兄曾哲明在老师面前比较得宠,他率先打破僵局,小声的询问了一句李大国。
小型机最近可是出尽了风头。
除夕夜新闻晚七点整整报道了半小时,前两天,新闻晚七点再次给出了半小时,报道长山、陈庄、电研所的典型事迹。
周夫人在镜头里,高度赞扬了电研所全新的运作模式。
就连夏培晓掉了的鞋跟都给了三秒的特写。
现如今,夏培晓的鞋跟,都被当成了典型的科研精神,让各个所争相学习了。
曾哲明侥幸已经从老师那里拿到了一台小型机。
他用过之后,简直惊为神器,其性能完全不输于之前米方进口的8086,甚至在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论总体投入,那肯定就多了去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快过亿了。
不过我们都是边研发,边转化。成果转化的钱,再投入到研发当中,所以看起来就投入的少了。”
李大国没有避讳。
解释了一下电研所的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说起来很简单,但它完全不具备复制性。
抛开李大国这种妖孽般的存在,其他人根本就玩不转。
“大国,运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你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几个师兄也学不来。回头做套运营方案,让他们安排专人照着推进就是了。”
田学林深知航天院不可能照搬电研所的模式,二者在体系上完全不同。
李大国讲的这一套,曾哲明等人也不可能学会。
这事儿要推进,就得靠李大国本人。
“老师,我有电研所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李大国听了不禁脑袋疼。
卫星项目的运营,可不是一句话半句话就能搞定的。
而且他也不太想沾这趟浑水。
毕竟,有电研所的那堆项目,他已经赚的足够多了,如果加上卫星项目,说夸张点,他担心树大招风。
“没见你多忙,整天就是围着俩丫头转来转去。”
听了田学林挖苦般的玩笑,李大国尴尬的都想用脚指头抠出个三室一厅。
怎么这么点小事,闹的帝都尽人皆知似的。
“老师说笑了,我真的是一门心思在搞科研,什么俩丫头,完全没这回事儿。”
李大国小声嘟囔了一句。
当着几位师兄呢,这要是再被发酵,都快成科研界的大笑话了。
“你就装吧,文静和米馨丫头都约好了,周末去家里看你师母。”
田学林没好气的揭着李大国的短处。
边上的几位师兄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自己这小师弟猛一看土里土气的,居然还是花间老手。
看来以后得把自己的孙女看紧点,别被这家伙有机可乘,到时候辈分可就乱套了。
“运营方案我接了还不成,不过,这么大的项目,顶一个学分总可以吧。”
李大国见死活是遮不住了,索性不装了。
但付出还是不能白付出,必须得捞点好处才对。
“少不了你的。”田学林恨铁不成钢般的瞪了李大国一眼,“四件事,帮师兄修改总体计划,制定运营方案,做几场技术培训,外加大型机的升级,什么时候完事儿,什么时候滚回你的南山村。”
按照李大国这两天的讲述,卫星项目的总体计划少不了得大改,这件事肯定需要李大国的参与。
至于运营方案,除了他李大国,别人也不擅长这种偏商业化的运作。
至于技术培训,早上一上班就有不少骨干问了,说李大国什么时候能搞一场专题培训。
田学林也没想到自己的小徒弟居然在航天院里如此受欢迎,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已经赢得了一大批科研骨干的信任。
“那有工资吗?”
李大国一句话,让旁边的几位师兄全都愣住了。
这估计是第一位在田学林面前提工资的家伙,换做普通人,能有幸跟在他老人家身边就已经是荣幸之至的事情了。
“助理研究员的待遇,每月158块。”
田学林也知道李大国不差那点工资,他只是需要一个名分。
“谢谢老师照顾,过两天给师母送点南山村的蔬菜。”
李大国憨憨的笑着答应了老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