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兄长可安好(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联姻这件事,会被裴党的人拒绝,是崔绩不曾想到的。

他相信自己给出的交换条件足够优渥,否则裴文运不会心动。

甚至在提出的时候,他对这门亲事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成功。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小妻子不愿点头,崔绩是想到的。

毕竟经历过那样的事,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愿意重蹈覆辙,不愿再相信自己。

可裴文运为何会拒绝?

崔仁悦熟知崔氏内部的情况,不看好,倒也能理解。

拒绝自己,多半也是因为裴文运的示意。

阮季重……又是因为什么?

他自己就是世家子,应该知道这桩婚事的成功,是会让崔裴两党都获得巨利的。

崔绩枯坐在案桌前发愣。

桌上摆着一盏只发出豆大点光的烛灯,还有一杯早已冷却的清茶。

他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其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寂静的深夜中,任何一点轻微的响动,都会显得分外明显。

崔绩的房门被敲响。

他想说话,张口的时候却发现喉咙干得不行,难以发出声音。

他端起清茶,喝了一口润嗓子。

“何事?”

“家主来了。”

崔绩浑身一震,匆忙起身要去开门。

却在手碰上门的刹那,缩了回来。

此时朝廷派往江南的部队应当已经投入作战当中。

这个时候,父亲不待在江南冷眼旁观,北上入京做什么?

是江南捷报频传,致使父亲心生不安,是以不得不入京寻求帮助?

还是说……父亲已经对战局接下去的发展了如指掌,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继续待在江南?

无论哪一个,都是此时的崔绩所不想看到的局面。

因为任何一个,都会绊住他求娶到裴萧萧。

父亲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惊醒了惊惶不安的崔绩。

“二郎?”

崔绩猛地醒过神,无声地大口喘着粗气。

“父亲,我这就来。”

门从里面被打开,屋外站着的人在下人灯笼的照亮下,显露出身影。

神色淡然的崔鄂,以及他的三弟崔邦站在门前。

“二郎怎得耽搁这般久才来开门?”

崔鄂说着,从垂首作谦恭状的儿子身边走过,进入屋内。

崔邦在进去前,吩咐下人。

“这里无需服侍,你下去歇着吧。”

下人举着灯笼,躬着腰点点头,在轻轻的脚步声中走远。

崔绩等崔邦也进了屋子后,才关上门,走到父亲和三叔面前,弯腰拱手行了大礼。

“父亲,三叔。”

崔鄂“嗯”了一声。

“坐吧。”

崔绩施施然落座。

“父亲和三叔怎么来京城了?”

而且是选在这样微妙的时机。

崔鄂举起茶壶,打开盖子,闻了闻,嫌弃地皱眉。

“二郎,你煮茶的手艺变差了。”

崔邦抚须朗笑。

“兄长,你错怪二郎了。北边的水不如江南,就是再好的茶,再好的手艺,也煮不出好茶。”

崔绩垂眸不语。

他知道三叔的话,是意有所指。

他的小妻子在京城出生长大,纵京城繁华如斯,纵裴文运惊世绝俗,依然不是能配得上崔氏的女子。

他不愿出言辩驳三叔的话,也不愿承认崔氏对裴萧萧所下的定义。

只能不发一言。

崔绩的沉默以对,令崔鄂与崔邦感到奇异。

他二人对视一眼,觉得不能用先前说好的方式来对待了。

崔鄂缓缓开口。

“先前你给家中来信,说欲结亲裴氏,如今心意可曾更改?”

他说话的速度缓慢,声音浑厚,语气中带着对崔绩此举的不满。

崔绩垂眸想着如何回答,抬眼时,已是换了一副模样。

“裴党认为崔氏给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是以婚事暂时毫无进展。”

崔邦冷笑。

“呵,给他们的脸!”

“怎么?裴文运如今身居相位,就真以为能让人忘了他是什么出身吗?”

“不过一介流氓,也配和崔氏谈条件?!”

“若放在前朝,他连进崔氏为奴的资格都不够!”

崔鄂抬起右手,往下压了压,打断了崔邦。

“好了,如今并非前朝。你也别总拿前朝的事来说。”

“仔细隔墙有耳。”

说着,崔鄂的眼睛里迸出精光。

显然这话是说给崔绩听的。

崔绩自然明白。

他在京城的崔宅中,有来自江南的眼线,负责向父亲他们汇报自己的一举一动。

父亲会对自己有所怀疑,再正常不过。

崔绩知道,他如今的言行举止,与二十岁时候的自己大相径庭。

甚至很多旧有的习惯都改了。

照顾自己起居的下人,又如何认不出来?

若非自己日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兴许还会怀疑有人将自己掉包了吧。

崔绩不紧不慢地说道:“父亲说的是。”

“京城不比江南,崔氏可一手遮天。儿在京中位卑,不得常见天颜,又出身崔氏,引人忌惮,隔墙有耳方是寻常。”

崔鄂眯了眯眼睛。

二郎的话,听着过于刺耳。

崔邦是个脾气暴的,当即就拍了桌子。

“一手遮天?”

“二郎!这等话你如何说的出口?!”

“难道你认为裴党做的都是对的吗?还是你以为崔氏倒了,你能独善其身?!”

崔绩双手撑着地上的草席,向后滑了一段距离,伏地大拜。

“儿不曾如此想。”

崔邦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纵你这般想也无用。你是崔氏子这点,即便剜肉剔骨,也更改不了半分!”

他转头对面色不善的崔鄂道:“兄长,这次我们入京是对的。”

“京中鱼龙混杂,非江南那般纯稚清净。二郎身处这染缸之中,已是快要被沾上了那股污浊之气。”

崔鄂看了眼弟弟,对他的话既没有表示肯定,也没有表示否定。

“二郎,说说你如今是什么想法。”

崔绩没有回答父亲的话,而是转而问崔鄂一个问题。

“父亲与三叔在此时入京,可是江南的胶着有了变化?”

崔鄂垂眸,抬手理了理袖子。

“官兵不足为虑。”

他用淡漠的眼神望着崔绩。

“朝廷和民斗不起来。既不能大开杀戒,也不能一味优容。朝廷投鼠忌器。”

“我承认,裴文运是个有魄力的,他有决断,也愿意担的起责任。可他输就输在身份上。”

“曾经是流氓的裴文运,太过在意民生了。”

“他太正直了。”

“如今陛下需要他,他就是陛下手中最好的那把刀。待有朝一日,陛下对他腻烦了,自会亲自折断这把刀。”

“二郎,这个道理你应当明白才是。”

“所以我才苦思不得其解,为何你执意要与裴氏联姻。”

“裴氏不会成为世族。裴文运的性格、出身、经历……注定了他走不了太远的路。”

“明知对方不能为自己提供助力,为何你还如此执迷不悟?”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崔鄂的脸上露出讽刺的笑。

“莫非你也同你兄长一样,知慕少艾不成?”

“我听闻裴文运的女儿天姿绝色,有倾国倾城之貌。二郎,你以貌取人了。”

“红粉骷髅蚀人心。二郎,我以为你懂。”

一直默默听着父亲说话的崔绩,在此时突然出声发问。

“父亲,先前我听闻兄长在吐蕃游学,请问他可有往家中寄信?”

崔鄂沉默了许久,说话时,语气中的不耐烦连他自己都不曾发现。

“自然是有的。他如今在吐蕃过得很好,你不必为他担忧。”

“做好你自己的份内事即可。”

崔绩垂眸,望着自己从袖口露出的十指尖尖。

父亲骗了他。

兄长这时候,根本不在吐蕃,而是在大晋境内的剑南道深山之中。

也就是凉国公李明桥前往的西南一带。

一股无名之火,从崔绩的心底升腾而起,慢慢地侵蚀着他的理智与冷静。

素来自持的克己,在此时荡然无存。

就连崔绩事后回想起来,都对现在的自己感到骇然。

自己原来还有这样的一面。

“父亲,兄长在初春时,应当刚诞育一子。儿想问,儿那侄子身体可还好?”

崔鄂和崔邦的眼神立马变得犀利起来。

崔邦按捺不住地发问:“二郎你是如何得知的?!”

崔绩心中冷笑。

他岂会不知?

他自然知道!

因为几年后,接管崔氏家主之位的他,一直都在给兄长寄钱,好让无能的兄长能养育那个行动不便的孩子。

崔鄂却恼怒弟弟的嘴太快,他本想否认的。

大郎的事,现在还不适合告诉二郎。

这件崔氏的丑闻,根本不能为人所知。

提起来,他都觉得脏了自己的嘴!

“好了二郎,你三叔不过赶路累了,一时没听清你在说什么。”

“你兄长并未成亲,何来的子嗣?”

“你明日还要上值,我和你三叔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说罢,直接起身,带着崔邦离开。

他二人的背影,落在崔绩眼中,只觉得讽刺,看起来像是落荒而逃。

那个孩子是兄长第三子。

前面两个,第一个脏器外露,出生一个时辰就没了气,另一个缺了一半的头,也没活多久。

这个孩子,是兄长活下来的唯一子嗣。

很聪明的孩子。

只是出生时,双腿黏连在一起,成了独腿的他,一生都与轮椅为伴,只能藏在幕后,见不得人。

崔绩倚在门框上的手,骤然收紧,不甘心地盯着父亲离开的方向。

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可以容忍兄长,却对自己这样百般苛待!

因为他是二郎,是兄长无能之后的替代品,是吗?

自他之后,家中再无人选,是以他绝不能出错,是吗?

可凭什么,牺牲的必须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