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
- 没有了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我看来,人生由自身格局决定,身处什么“位置”,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到什么。
“位置”并非是你所担当的社会地位或家庭地位,而是格局的位置。
有些人因为格局终其一生都无法看到除自身以外的事情,不论学历高低。
不知道在看的各位读者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一个画家认为自己的画艺有待提高,于是开始游历四方,但每次遇到画技出众且名声在外的大家时,他又总觉得对方的画还不如自己的。于是他早早打道回府,与一个和尚大吐苦水,说那些画家只是徒有其表,没有真本事,直呼浪费了他游历的几年时光。
和尚听完以后,默不作声的在桌子上面摆了一个杯子,并用茶壶一直往里面倒水。
画家以为和尚是给自己喝的,直呼满了,可和尚却一直没停,就在画家即将爆发之时,和尚开口道:“这杯子一直觉得它还能装的下,可事实证明它不能。”
故事或许与原来的版本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一样的。你若想看到更多的精彩,必然要有与之匹配的胸襟,不然看到的只会是自己想看到的。
眼睛从来不会扭曲事实,但格局会。
前不久,我与朋友在咖啡厅聊天的时候,一个喝醉的中年人冒失闯入。
他嘴里时不时发出怪异的声音,看到我们时,不顾自身形象的凑上前,直言想要与我们辩论一番。
老板想要阻止,却被对方一个眼神瞪了回去,或许是还有点理智,他给自己点了一杯美式。
随后他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尽管他口口声声自由讨论,但却毫不客气的驳斥着在座所有人的说法,按照他的说法,他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五十多岁还在跑外卖,一事无成,可一会儿又脱离话题,说着国外的月亮与空气是多么的好。
是个可怜的人。
但我转念一想,他的“段位”就摆在那里了,又有什么好可怜的呢?
电线杆从来不会在意狗的想法,但同理,狗也从来不会在乎电线杆的感受。
社会中很少有人能对素未谋面的人产生共鸣,也很少有人能看穿本质。
人性本善,或本恶?
我觉得都不对,相反,人性本无暇才对。
只是后天因素形成了我们理解的善恶,环境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善与恶。
我不喜欢曾经的自己,因为我以前总是盲目的随流,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从来不会自己多加思考。
讨厌么?
也不会,毕竟当时的自己一个人站在过去抉择,也实属不易。因此我总是习惯性的将过去当作历史看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很多时候,当你想要买你想要的东西时,只需问自己一句,你真的需要吗?
理性思考在权衡利弊后就会给出最优解,同样,在遇到挫折、困难、争论时,我希望各位读者也能冷静下来,扪心自问一句,我们需要为此生气、懊恼、愤愤不平么?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不是很喜欢钻研古籍,但我却牢牢的记住了这一段有趣的对话。
“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前两句就像朋友之间互相抬杠,可后面的对话却用格局打开了新世界。
“我不是你,自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但同样,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重点在哪里?
“我知之濠上也。”
看似朋友之间的闲聊,却充满着大智慧。
这里的鱼,真的是鱼么?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鱼与水又缺一不可。
从大格局上看,思路是不是瞬间打开了呢?
若是寻常小民,只会觉得这段对话有趣,有道理,但就像是有个关键点总是抓不住,庄子又为什么要说“我知之濠上也”?
有人说是庄子将自己的快乐转嫁到了鱼的身上,可我认为,桥上两字实在有趣。
有些人又何尝不是站在“桥上”看世界呢?
如果我们只去盯着世界的一角,它就不会为你敞开风景,你看到的也只会是冰山一角。
说的再通透一些,就是多数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高傲自满,对身旁的人挑挑拣拣,时不时的对周边“低俗”的人横眉冷对,总是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而当他们的意见被驳斥后,又充满了对世界的负能量。
我会承认,这也是曾经的我,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人都会犯错。
在三年前第一次下乡的时候,我指着玉米地里的事物向父亲问东问西,第一次种地之后才发觉,自己看惯了电视里的田地,却没有亲自动手的能力。
等到劳累了一天后,父亲调侃道:“这城里的娃还没村里的老汉知道的多,丢人不?”
我只能尴尬的笑笑,说不出话来,那时我明白了一件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任何事物,都是要吃大亏的。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会显摆自己,他们永远会保持一个谦虚和善的态度。
格局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否顺畅。
因此我希望在看的读者能够真的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