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了
- 下一章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2125年7月6日,在国内西部的一所大学正在举办一场关于多维时空的交流会。会场上人山人海,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媒体学生,甚至一些海外人士,纷纷齐聚一堂。因为这场交流会上,有一位享誉全球的维度理论科学家古瑞民教授将亲临现场演讲。
古教授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平头短发,因为常年的操劳,50岁出头就应该头发半白。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浅蓝色的POLO衫,戴了一副豹纹无框眼镜,而且特意修了面,以便让自己显得年轻些。因为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原本白发的因素已经让他相比同龄人更显老,为了不过分产生距离感,他可不想再在其他方面显得更加老态龙钟。
毋庸置疑,古教授的研究代表着最前沿的维度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场交流会的焦点,与会嘉宾纷纷想要跟他进一步交流。
当古教授精彩的演讲结束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到了现场交流环节时,各界与会人士更是积极踊跃,恨不得将自己钻研或者疑惑的所有问题,全部拿出来交流。
一位年轻的学者有幸成为第一个提问的人。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微颤抖,激动地问:“您好古教授!您是我国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望的专家,请问您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多维宇宙吗?”
古教授扶了扶眼睛,露出一个平易近人的微笑,并解释道:“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多维的。但严格地讲,我认为不应该叫多维宇宙,而是多维时空。因为我们所见到的宇宙很可能只是我们所处维度的冰山一角。”
这位学者开了个好头,现场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一位来自国外的专家通过翻译人员也提出了问题:“有人认为,根据不同的理论,多维时空的维度可以达到十维、十一维、甚至二十六维。还有人认为不存在最高维度,随着科技进步,维度可以无限大。古教授,在您的研究中,您认为最高维度是多少维呢?”
这个问题让古教授来了兴致,因为他最近的研究正好与此有关。他双手手指交叉放在桌上,思考了片刻,以便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在研究中发现,一定存在一个最高维度。而且在最高维度和最低维度之间,存在着非常微妙的联系,或许它们还可以互相转化。关于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进展,等我进一步完善之后,会把我所研究的全部内容和成果向业界公布。这些研究成果或许会颠覆整个世界的认知。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说到这些时,古教授略显激动,因为这些研究是他历经二十余载废寝忘食的心血结晶。
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一位打扮性感的女士提出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古教授,既然您是多维时空方面的顶级专家,那么想必您应该能解答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对于我们女性来说,不,应该是对于所有人类来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几千年。人类历经数千年的追求仍然没有结果,那就是永生不老。古教授,请注意,我说的是永生,不是长生!有理论认为,要实现永生,只能将人类文明进化到更高的维度,例如我们是三维生物,进化为四维生物后,就能实现永生。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又该如何实现维度进化呢?”
这位女士的问题是现场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热门话题,会场内一片寂静,等待着古教授的回答。
古教授拿起一只手托着下巴,感到有些为难。但不是因为他回答不了而为难,反而是因为能够回答而为难。因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正是在他尚未打算正式公布的研究成果中。他思来想去,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来回答:“人们往往只追求永生,却忽略了永生的代价。维度进化并非没有代价,而且文明进化之后也未必真能达到永生。要实现维度进化,或许不应该只留意看得见的地方,而应该从看不见的地方着手。我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人认为是在故弄玄虚。但真相往往就是比我们知道的更加残酷,也更加难以让人坦然接受。希望大家可以耐心一些,等我的研究成果正式公布,你们将发现一个更加真实,却更加捉摸不透的神秘世界。”
古教授的这个回答似乎并不能让大家满意,场内开始议论纷纷。
之后,现场又进行了几个重要问题的交流,虽然大家意犹未尽,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古教授的演讲和交流不得不结束了。
当天晚些时候,古教授独自回到自己的研究室内,准备结合今日交流会上的一些启发和想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他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幅全新的多维时空蓝图。而这幅蓝图跟他今日在交流会上提到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在此之前,他从未对外公开过这项研究的任何具体信息。
古瑞民教授描绘的蓝图,是一个层层嵌套首尾相连的由多个不同维度宇宙组成的多维时空。每向外一层,宇宙的维度就会提升一维。多维时空始于零维,但是却没有明确最高维度是多少维。不过不论最高有多少维度,在那之后一定会跟零维相接,形成一个闭环。整个多维度时空,就如同一个层层嵌套递进的多维莫比乌斯环,低维度宇宙的生物可以通过维度进化,逐层迈入高维度宇宙,最高维度继续进化后回归零维,正好符合物极必反能量守恒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零维不仅是多维时空的起源,更是一切的终极。
在古教授的多维时空中,还描绘了一种介于各个维度之间的薄膜状物质,被称为“时空穹宇”。时空穹宇表面上看只是不同维度的空间界限,但古教授却认为时空穹宇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于是他在时空穹宇处标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并写下了“危?机?”二字。
此时,古教授正在这幅多维时空蓝图中补充一项他最新研究的重大发现,可是他才刚刚在蓝图核心处写下了“法则”、“能量”、“机制”几个词语,正要继续详细记录更多内容的时候,忽然从他的身下缓缓飘散出无数宛如夜空星光的发光物质,将他团团笼罩。随后,在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声响、甚至连一丝微风都没有的情况下,古教授竟然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办公室里的其它事物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那日之后,古瑞民教授离奇失踪的消息沸沸扬扬地传遍了全球,而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只留下了他的那幅还没有完成的多维时空蓝图,以及一个个无人能解的谜团。
起初,因为这幅多维度时空蓝图的内容神秘新奇,加上古瑞民教授的失踪离奇诡异,使得这件事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科学家们将这幅多维度时空蓝图命名为“维度之环”,并掀起了一波多维时空的研究热潮。但是,即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却始终没有人真正参透古教授最终想要用维度之环表达的真实内容,更不明白维度之环剩下的未完成的那部分内容到底要讲述什么。于是,有关维度之环的研究热度随着时间渐渐冷却,隐藏于它背后的种种谜团也暂时被尘封在时间的尘埃中。
与此同时,在22世纪跟多维时空有所关联,但更具现实意义,也更加火热的另一项研究便是量子科学。在古瑞民教授失踪十余年后,人们通过量子科技和量子计算,虽然仍然没有找到方法突破三维限制提升为四维,但是却偶然间在另一个方向获得了一定突破,那就是时空穿越。
这个阶段的时空穿越虽然仍是三维时空的科技,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获得了掌控时间的能力,为永生带来了契机,也为未来真正迈向四维时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学术界将22世纪40年代作为起点,称之为“3.5维时代”。
许多国家以及各界资本纷纷在时空穿越研究上投入巨大资源,并积极合作,以图率先掌握这项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超时空科技,在未来的时空竞争中才能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不过,时空穿越方面的研究也受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组织机构的强烈质疑甚至谴责,尤其是某些科研机构和宗教组织。那些科研机构认为,这种未经严格论证的理论研究如同一场豪赌,是把整个世界置于危险边缘,一旦发生意外,将是无可挽回的毁灭性时空灾难。宗教组织也谴责,时空穿越是对神明的亵渎,是妄图玩弄神意的伪科学,将会受到神的严厉惩罚。
为了不至于激化跟各界人士的矛盾,但又不愿放弃吸引力如此巨大的研究项目,同时也为了防止科研成果被窃取,各国政府都将正在进行的相关科研项目设定为最高机密,所有研究进展和数据均不对外界公开。
到了22世纪50年代,时空穿越理论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在地处世界东方,也是古教授的母国C国,一家名为“盘古之眼”的秘密研究机构,利用量子科技和量子计算,借助历史文物与其在历史时间线索中偶然形成的量子纠缠,成功打通了量子时空隧道,并首次真正实现了时空穿越。
虽然这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能耗条件苛刻,稳定性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而且能够穿越回到过去的时间节点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制约,但它却是3.5维时代真正的实质性成果,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时空穿越从理论研究进入到了实践研究阶段。
当人们正在为了时空穿越科技明争暗斗之时,却无意间与另一股跨越千年的神秘势力短兵相接,并进而接触到了那个让全世界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的维度之环。那些隐藏在维度之环深处的隐秘,对于人类来说到底会迎来解脱苦难的永生还是遭遇暗如深渊的灾难呢?
事实上,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当今人类并非第一批智慧生物。曾经的智慧生物达到的科技文明程度甚至可能远超当下的我们,但他们却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是成功完成了维度进化,进阶到了维度之环的更高层次,还是早已在这个过程中化为了点点尘埃呢?
我们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暗潮翻涌的“3.5维时代”。当人们安然入眠平静度日的时候,没有人能想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难以察觉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某一天一觉醒来才发现,天空中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日月星辰。
当时空穿越将牵连多个时代乃至多个维度的猩红幕帘缓缓掀开,那些隐秘在幕帘背后的诡谲真相终于摆在人类眼前,人类还敢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