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石达开想了想,说道:“最近我会在天京待一阵子,天王也要我回来帮助他处理一些事情。唉,其实,这个天京城的空气,比以前沉闷多了。我也是不得已呀。”
陆弘举突然发问:“咸丰帝和天王,哪个更勤政?”
他想用这种突然发问的方式,揣摩石达开的真实想法。
石达开着实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个问题。
谁勤政,这不很明显嘛!看看天王选了多少王娘,宫内女官有多少。
可是,这能说吗?
石达开绕开这个发问,淡淡说道:“天父天兄为真皇帝。”
陆弘举是何等样人,这句顾左右而言他的回答,暴露了石达开的真实想法。
陆弘举补上一刀:“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这一句话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无奈的呐喊。
石达开是个有些文化的人,这一句他读过,知道其中的意味。
他惊讶地看着陆弘举。这句话,正是天国自定鼎天京以来,他石达开内心深处,一日强似一日的心态。
心潮起伏起来,也惆怅起来。这个年轻人呀,非常人也。
半晌没说话,然后石达开说:“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
陆弘举,知道石达开这句话的份量。
天官正丞相陈承镕,最近越来越春风得意了。
侄子陈玉成,当上统兵大将,俨然是个方面大员。
对于韦昌辉介绍来的这个干儿子,他并不看得上眼。
一来就想当自己的副手,自己拼了好几年才有现在这个权势。
为什么韦昌辉有求于自己,为什么各王对他另眼看待?不就是,他会办事,深得天王和东王宠信嘛。
试想,这天国上下,谁能同时获得天王和东王的信任。除了他,还有谁。
“你负责天京内城提刑司吧。”陈承镕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
作为一个检点,干这个特务型工作有点大才小用。可是,向陈承镕指定要这个工作的韦昌辉,却另有深意。
把内府的刑事抓捕权捏在自己人的手上,以后自己干什么事就好办了,至少人家不知道是他韦昌辉干的......
赖汉英对科举考试一窍不通,但对人情世故却颇有体会。
他经常把陆弘举请到府上相会,一来是探听东殿的消息,二也是拉拢对方,毕竟这个江山实际上是东王在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天京城的科举殿试,吸引了正在江西作战的石达开。
趁着战事暂时缓和,他返回了天京,正好赶上“天试”。
陆弘举主动把主考之位让给石达开,以表示对翼王的尊重。洪宣娇也参与了主考。
大殿之上,天王发布了考试命题。题有两道,一是《天父天兄为真皇帝制策》,二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陆弘举读过野史,知道有这个出题。所以昨天对傅善祥的话,也是帮她做好了心理准备。饶是这样,自己心中也在想,什么玩意儿。
洪宣娇来的时候,陆弘举见到了陈露露。
觑个空,他溜出大殿,找到在偏殿等候的她。
陈露露故意冷着脸问:“有什么跟我说的?”
陆弘举望着对方只是笑。
陈露露说道:“多少天也不来找我,还好意思笑。”
“你那里全是女的,她们看我的眼神,实在不好意思。”
“她们看她们的,让她们嫉妒去。”陈露露俏脸一扬。
这时,徐萱怡也过来找他们。
“何永忠回来了。”徐萱怡说
“回来就回来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他已经远离我们的团队了。”陈露露不屑于提到他。
徐萱怡对陆弘举说:“何永忠现在跟韦昌辉走得很近,现在被提拔提拔为检点了。”
陆弘举挺高兴地说:“这小子出息了,是好事嘛。”
他环顾四周没人,悄声说:“北王不是好人,东王又怎么样,历史你们不是没学过。大家先混着,时机成熟我们另寻生路。”
陈露露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手足相残的事情太多了,何况只是同学。他跟我们就不是一路的。小心点!”
陆弘举点头,拉住陈露露的手,说道:“这个月十五,文德桥赏月去。”
徐萱怡不高兴了,嘟着嘴说:“过分了,有人在,还拼命撒狗粮。”
陈露露开玩笑说:“你要不嫌尴尬,我们带你一起。”
徐萱怡红着脸跑开了。
中午,殿试结束。石达开特邀陆弘举到王府小酌,顺便叙叙旧。
望着这个比自己略小的兄弟,石达开感觉到了天国的希望。
“你以前虽然误入清妖的阵营,但这次在援救北伐军的过程中,拼死效力,足见忠肝义胆。”石达开夸赞。
“感谢翼王的赏识,下官只是本着驱除鞑虏的一腔热血。”陆弘举说道。
“对,驱除鞑虏,恢复汉家天下,才是天父天兄的本怀。”石达开同意对方的观点。
“您此次回来,什么时候重返前线。”陆弘举问。
石达开想了想,说道:“最近我会在天京待一阵子,天王也要我回来帮助他处理一些事情。唉,其实,这个天京城的空气,比以前沉闷多了。我也是不得已呀。”
陆弘举突然发问:“咸丰帝和天王,哪个更勤政?”
他想用这种突然发问的方式,揣摩石达开的真实想法。
石达开着实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个问题。
谁勤政,这不很明显嘛!看看天王选了多少王娘,宫内女官有多少。
可是,这能说吗?
石达开绕开这个发问,淡淡说道:“天父天兄为真皇帝。”
陆弘举是何等样人,这句顾左右而言他的回答,暴露了石达开的真实想法。
陆弘举补上一刀:“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这一句话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无奈的呐喊。
石达开是个有些文化的人,这一句他读过,知道其中的意味。
他惊讶地看着陆弘举。这句话,正是天国自定鼎天京以来,他石达开内心深处,一日强似一日的心态。
心潮起伏起来,也惆怅起来。这个年轻人呀,非常人也。
半晌没说话,然后石达开说:“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
陆弘举,知道石达开这句话的份量。
天官正丞相陈承镕,最近越来越春风得意了。
侄子陈玉成,当上统兵大将,俨然是个方面大员。
对于韦昌辉介绍来的这个干儿子,他并不看得上眼。
一来就想当自己的副手,自己拼了好几年才有现在这个权势。
为什么韦昌辉有求于自己,为什么各王对他另眼看待?不就是,他会办事,深得天王和东王宠信嘛。
试想,这天国上下,谁能同时获得天王和东王的信任。除了他,还有谁。
“你负责天京内城提刑司吧。”陈承镕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
作为一个检点,干这个特务型工作有点大才小用。可是,向陈承镕指定要这个工作的韦昌辉,却另有深意。
把内府的刑事抓捕权捏在自己人的手上,以后自己干什么事就好办了,至少人家不知道是他韦昌辉干的......
赖汉英对科举考试一窍不通,但对人情世故却颇有体会。
他经常把陆弘举请到府上相会,一来是探听东殿的消息,二也是拉拢对方,毕竟这个江山实际上是东王在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