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次日,吴矩和范友全早早地出门去了,他们打算再去拜会一趟江桓林。
因为昨天的事情,吴矩现在的声望极高,一路上都有人向他行礼问候,吴矩都笑着一一回应,这让饭友全更为担忧了。
当他们来到县衙,却是吃了个闭门羹,据说江桓林外出巡查去了,得等到深夜才能回来,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马延却在这里,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儿,笑呵呵地谈起了昨天的事,但又只是一笔带过,根本看不出他是什么态度。
既然见不到江县令,吴矩便打算去县学拜会一下那位夫子。
马延无事,便领着他们去了县学。
从他的口中,吴矩得知这位骆夫子名为骆荃,现年五十四岁,曾拜关洛大儒程炳文为师,苦学二十余年,已颇有名望,被尊称为骆夫子,朝廷曾多次征兆他入仕,但都被一一拒绝了。
骆荃自称志在教化万民,最初是在广成郡教授州学,但前年不知为何辞了职务主动回到了东田县。
当马延带着他们进入县学的时候,骆荃正在教课,他们便在学堂外等候了一会儿。
吴矩四处观察着,这县学环境十分清幽,更有奇花异石,十分雅致。
来这里上学的弟子约有三四十人,年龄都在十八九岁往上,现在能有机会读书进入县学的,多半都是富贵人家子弟。
而那些百姓家的孩子,为了一日三餐就忙个不停,更别说花钱去读书了。
这也是吴矩相信自己如果免费开办书院,肯定会有许多孩子来报名的原因。
骆荃在堂上侃侃而谈,说的什么之乎者也,吴矩勉强听个大概,但听得出来都是讲的一些大道理,有用但不务实。
授课结束之后,在马延的引荐下,骆荃和吴矩正式见了面。
“前日就听说少宗主准备开办书院,免费招收学生,此举实在大善,老夫本有意亲自造访,但昨日听闻少宗主又做了一件大事,想来无暇顾及,所以没有来打扰,没想到今日少宗主竟然亲自来了。”
骆荃对于吴矩十分热情,他立下教化万民的宏愿,可事实就是没钱,县衙也拨不出这么多钱来,他也是有心无力,现在吴矩愿意免费出钱,他自然十分欢喜。
骆荃将他们迎入客厅,以好茶相待,虽然从言语中,他听得出来吴矩的文学素养并不高,但也是笑容和煦,与吴矩探讨起该如何办学。
对此吴矩并没有多少意见,这方面他没有经验,也想不到那么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更多的还得是骆荃做主,骆荃听了更为高兴,当即便是自己愿分文不取,免费去南玄书院教书。
这过程谈的十分顺利,不过最后吴矩还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少宗主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作何解啊?”
骆荃也是好奇,自己授课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教学理念。
“‘德智体美劳’,分别是指德育,即培养学生拥有正常的人生观、价值...也就是说良好的品德;智育,则是丰富文化知识;体育,是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力;美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令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和素质;劳育,则是说学生应该热爱劳动、勤劳。”
吴矩说完之后,众人都是沉默。
骆荃在品味吴矩话中的意思,这五个字倒是和他的教学理念吻合,只是这是他这数十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吴矩如此年轻,是从哪里领会的这些道理?
“少宗主所言‘德智体美劳’,说的极是,老夫为师数十载,也有此感悟,只是不知这是少宗主自己所想?还是他人之言?”
“额...这都是以前听一个书生说的,只是今天忽然想了起来。”
骆荃追问道:“不知道这书生姓甚名谁,可有什么名号?”
“那就不清楚,当时我们也只是偶遇,那书生说完这些之后就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骆荃闻言有些失望,在他想来,这位书生应该有些才学,至少深谙育人之道。
范友全听得直皱眉头,以吴矩的性格,可不太喜欢读书,老宗主请了五六位先生可都被他赶走了,他会主动和一个书生聊这些?这些话多半是在撒谎,但还有外人在,他便没有直接戳破。
谈话基本都是骆荃在说,都是那些经学上的道理,除了马延,吴矩和范友全都答不上来,只能笑着点头称是,最后,事情算是谈妥了,骆荃还准备将自己的藏书捐一半给书院,马延听了很是惊讶,这骆夫子可是把书看得比命重要,现在主动捐书,足以见得对南玄书院的重视。
初次见面,吴矩觉得骆荃十分不错,就凭他的所作所为,确实配得上大儒的名号。
骆荃的弟子将三人送出来之后,马延便打算带他们去吃饭,只是话才说完,便看见有一名仆从迎了上来。
他自报家门,原来是成家的仆从,奉成家老太公之命来请南玄门少宗主到府上一叙。
成老太公名为成运安,曾任奕阳、景城太守,如今虽然已经告老还乡十多年,但他的话语权在东田县比江桓林这个流水县令更重。
这次主动来找吴矩,多半也是为了学校的事,吴矩看向旁边的马延,想听听他的意见。
谁知马延竟然装作什么都没听见,托辞忘了与人有约定,先行离开了。
看样子马延是不想掺和这些事,只是成家都亲自来邀请了,吴矩也不好拒绝,便和范友全跟着那名仆从往成家走去。
吴矩曾经见过这位成老太公,不过只是在宴席上见过两面,打过招呼而已,对他并不了解。
成家位于城东,与其他大家族不同,成运安这里只是一间两进的院子,和他的身份相比,显得很小了。
据仆从所说,这里只有老太公居住,成家其余亲族都居住在城外。
跟着来到客厅,桌上的饭菜早已准备妥当,菜品很是丰盛,只是十分清淡,这是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成老太公。
客随主便,吴矩也没多说什么,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
没多久,便有一名年轻男子搀扶着一名老者走了过来,老者自然是成运安,但这年轻男子吴矩就不认识了,看年纪多半是他的孙子辈。
“让少宗主久等了。”成运安笑道。
“哪里哪里,老太公客气了。”吴矩他们起身问候道。
落座之后,几人便相互介绍,吴矩这才知道这名男子是成运安的孙子成宗汉。
宴席间并没有仆从陪侍左右,成宗汉照顾成运安饮食,聊着家常,完全像是家宴一般。
说到老宗主,成运安不免又是一番伤感,吴矩也算有经验了,又是一番劝慰。
成宗汉在旁替他擦拭着眼泪,等他情绪恢复了之后,谈话才步入了正题。
“昨日听闻少宗主带着百姓围了县城?”
“并非围城,只是希望为百姓向林家讨回公道。”吴矩淡然地答道。
“少宗主好气魄,年少有为啊,相比之下,我这老头子却是老了,这些事在眼皮子下发生却什么不知道,更别说为民请命了。”
“老太公哪里的话,我也只是能帮帮一两个人而已,与曾为万民主事的您相比,还是不值一提。”
成运安笑得十分灿烂,在以前,都是他恭维南玄门的份,吴矩的这番吹捧,令他十分受用。
“对了,听说少宗主有意开办一所书院,教所有孩子免费读书?”成运安又问道。
“是。”
“如此甚好,万法以学为先,教化百姓也一直是我的夙愿,当初任太守之时,便打算开教兴学,只是苦于无钱,有心无力,少宗主若是不嫌弃,我愿出银八十两,以及书籍千册,来资助书院,少宗主可不要推辞。”
“那我便谢过老太公的好意了。”吴矩也没有推辞。
江桓林捐钱此举说好也不好,他捐了一百两,那其他人捐的钱自然就不能超过他,要是二百两的话这钱还可以翻一倍,不过他作为县令,一年俸银也才八十两,要是捐多了,也容易落人口实。
“少宗主为民请命,又办书院教化百姓,应该是我谢过你才是。”
吴矩本以为成运安此次宴请的目的便是捐钱捐书,但眼看着宴席要结束了,成运安又提出让成宗汉来书院教书。
虽然有些不明白成运安的意思,但吴矩来者不拒,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很快,宴席结束,由成宗汉将吴矩他们送出了门。
等他回来之后,成运安便问道:“你觉得这少宗主如何?”
成宗汉疑惑道:“感觉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那你说他为何要办这书院?”
“这...或许是他自知无力维持南玄门,想要开办书院,博得一些名望,想要退出修仙界,让其他势力不再觊觎他?”成宗汉猜测道。
成运安点了点头,但面色依旧凝重:“在此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但如今见了他,我却有种奇怪的感觉,或许他真能有所成就。”
“所以爷爷才让孙儿去书院教书?”
“嗯,你去那边看看,一来查查他的目的是什么,二来有了这名声,明年我也要给你向郡里争个秀才的名额。”
“孙儿明白。”成宗汉躬身应道。
成运安喝了一碗汤,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我记得南玄门和范家还有个婚约吧?”
“对,是范家的二女儿,小这位少宗主一岁,颇有天赋,已是凝元境后期。”
“南玄门的事都过去半个月了,范家应该也快有消息了,你派人去打探打探,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态度?”
“孙儿明白了。”
安排完之后,成运安起身回到后院,看着院外的天空,若有所思,他的预感向来很准,他觉得吴矩这么做绝对不是为了安度余生,肯定还有其他目的,可南玄门想要东山再起,除非是靖玄司和绍霖山出手帮忙,不然的话他还真想不到有别的什么可能。
嗯,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