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村子中段的斜坡上。
李大叔的电动三轮车都差点开不上来,还是一位奶奶在前面指着方向才开上来。
衣服朴素,笑容慈蔼,身高反长到不足一米五的老奶奶,正是孤寡邻居杨奶奶。
“陈家媳妇,你来啦,这是小东吧?啊?”老人微弓着身,看着他们上来都分辨不了人。
当然,也有陈东太多年没回来的原因。
老妈走下去,停在老人面前:“是,今天我和小东一起回来看你,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我身体很好,小东,快下来让奶奶看看。”老人已经完全把陈东当成自己的孙子。
陈东跳下车子,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去高出半个身子。
“奶奶,我来看你了。”
“好,奶奶好久没有看到你了。”老人发黄的眼睛望着他,拉住他的手,眼里都是慈爱。
说了一下话,陈东又转身和李大叔搬车上的东西。
“诶,又买这么多东西,太浪费了,我吃不了,你们带回去。”
老人看着这么多东西,一个劲的不想要,眼睛变得湿润。
她和陈家,其实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受不得这么多照顾…
“老太太,这些是小东给你买的,你就收着吧。”老妈扶着老人笑着宽慰道。
这下老人开心了,回到屋里就拿出了西瓜,夏天西瓜多,也是村里少有的水果。
陈东跟着走进老人的家里,一间泥土墙壁的老房子。
门口是很高的木格门槛,客厅里还是他小时候见到的样子。
入门正对面的墙壁上,贴着伟大的毛爷爷贴画,旁边也是一些曾经的伟人贴画,军装革履。
老人拿出了最好的东西招待着陈东和老妈,但其实什么也没有。
陈东陪着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回答老人的问题。
比如有没有女朋友,在哪里上班,工作累不累,什么时候再来…
随后他便起身道:“老妈,我和大叔回去一趟,后面还会来。”
“你去做什么?”
“就是买点东西。”
老妈看着陈东出门,嘀咕了一句没再管,继续和老人说着,像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
陈东出门回到外面,回头看了一眼旁边,他们家的废弃老房子。
房子有两栋,一栋是最老的泥砖房,早就不住人了,一栋是后面老爸自己修的空心砖瓦房。
如今都废弃了,只留下曾经在这里的回忆,但也变得很淡了。
他走向在外面车上等着的李大叔,跳上车子,出声问道:
“大叔,你们店里能拿出三十包大米吗?还有一些调料。”
正在抽烟的李大叔一愣,旋即摇头:“怎么会有那么多,我们都是一个星期进一次货。”
他回头看来:“你买这么多米做什么?难道是送给那些老人?”
“对啊。”陈东一笑点头。
李大叔立即扔掉烟头,楞楞看着他,几秒后摇头笑了一声:
“你小子可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行,没几个你这样的人了。”
陈东想做好事,李大叔当然全力支持,于是开始出谋划策,他们店里没这么多米。
想要只能等下一个星期,但可以去别的小卖部和超市买,二三十袋大米很容易买到。
陈东还要的油盐更简单,一个大点的超市里就能一次买齐。
李大叔开车出发了,一路的泥路上也开得风风火火。
大半个小时后又回到小区。
他先是去店里,取完了所有库存的米和油,盐与酱油鸡精等调料直接配齐全了。
价格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陈东本来不需要的。
他即想做这件事,也能从中拿到十倍返还,打折返还的更少。
但拗不过李大叔,一定要给成本价,完全不赚钱。
后面又开着车,去小区周围另外的小卖部。
陈东他们这个安置房社区,拥有三期六个片区,人数并不少,商店当然也很多。
短短半个小时,他需要的三十袋大米、三十袋面粉,三十桶油以及盐酱油鸡精等东西就齐了。
将小三轮都垒了起来。
陈东最后查看付款情况,大概花了五千七百多,不到五千八。
比预计中少了很多,有李大叔的成本价,也有李大叔去别的商店里以调货为借口讲价的原因。
陈东点开微信零钱——
「我的零钱:¥72655.1」
「转入零钱通,能赚又能花」
七万多了!
他笑了,这个钱越花越多。
滴——李大叔按着喇叭,将陈东拉回了心神:“小伙子上车!”
陈东收掉手机,正要上车又转身跑进了超市,李大叔看着疑惑。
很快,他拿着两瓶矿水出来。
陈东递了一瓶过去,李大叔接过,却发现水下面还有一个红包。
“这是做什么?”
“没什么,这一车的米啊面粉啊还需要大叔你帮忙,我一个人可弄不了啊。”
李大叔见他这样,最终也收掉了红包,没有再多说。
嗡嗡…电山轮明显马力没有那么足了,毕竟车上拖了两千多斤。
一路颠簸着又摇摇晃晃的回到了村里,李大叔在村口停车。
旁边众多废弃房屋,就一个人的八旬老人李老爷子,见到陈东两人立即缓缓起身,像迎接亲人归来般。
“诶呀,小东啊,你们这是拿什么来了?不用啊,你们快拿回去自己吃,我够吃啊…”
“这是小东的一点心意,你老爷子就坐着吧,我给你放进屋里了啊,有米有油。”
老爷子身体都打不直,手臂与腿全是骨头,看着陈东两人,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
东西搬进去后,陈东笑着看着老爷子:“老爷子,我有时间了再来看你啊,注意身体。”
“不,我有钱,你跟我来,我去给你拿钱。”老爷子擦擦眼睛转身要去拿钱。
陈东摆手走向三轮车:“老爷子不用,你留着自己用。”
李大叔开车走了,很快又停在一个路边,路边已经聚着三个听闻他们来了而出来的老爷子。
“李家儿子,你们这是做什么呀?要不得,要不得。”
“这不是我送的,是小东,陈家陈建国的儿子,还记得吗?”
三个老爷子都摇头不要东西,李大叔大声解释着,老爷子们当然记得陈东和陈建国。
甚至还记得陈东的爷爷陈祥龙,那是他们的小伙伴,曾经可是村子里的孩子王。
就这样,陈东和李大叔挨家挨户的给孤寡老人送东西,足以吃三个月的口食。
但挨着进去后才知道这些老人过得有多苦与辛酸。
不说老人多病,有的已经看不见或听不见。
有的老人本身是有钱的,有低保或是捡垃圾卖来的钱。
可是他们不用,都皱巴巴的留着给孙子孙女们回来用。
平时的生活让人不忍直视,衣服什么的更是不需多说。
一路下来,就连李大叔这个中年男人都受不了了,双眼朦胧。
送完所有东西,三轮车空了却也没空,又装了不少西瓜、红薯、土豆和一些豆角。
其实也还好,老人们没钱,日子过得苦,至少还有菜吃,农村自己家地里种的。
两人蹲在路边,李大叔发了一支格调烟过来,自己点燃一支,声音满是感叹:
“小东啊,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陈东也有一些压抑,点燃烟缓缓抽着。
李大叔摇头着:“我无法像你这样好心,但今天我也体验了一回好心的感觉。”
“大叔你有家庭。”陈东说不出太多,如果不是系统,他同样无法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