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崇祯十七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北上,势不可挡。三月十五日,居庸关不战而破。三月十六日过昌平,抵达沙河。三月十七日抵达北京城下。一时人心惶惶,朝局动荡不安。此刻的北京城内,崇祯帝在皇宫内焦急地踱步,此时大殿之内已然一片狼藉。可是面对这已然绝杀之局,这位兢兢业业十七年的天子也是毫无破局之法。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心中不忍,对崇祯道“已然危局,不如打开成祖飞升之前留下的那个锦囊。”崇祯慌忙跑到奉天殿内,昔日百官朝拜天子的奉天殿今日却是异常冷清。崇祯跑到龙椅的伏案之下,摸出了一张纸条,纸条虽历经百年十五帝,却是崭新如初。崇祯小心地打开锦囊,上面只有寥寥几字,那是一个地点,而且就在这大内皇宫之中。崇祯根据上面的地点急忙赶到南宫,这座已然荒芜的宫殿之内,虽说是宫殿,还不如说是几间破茅草屋。可是就是这茅草屋,却是曾见证过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崇祯推开老旧的宫门“如今社稷不安,乱贼四起,内忧而外患,已然天倾之局,还望高人可指点迷津,教授破局之法。”
宫内走了一个太监装扮之人,可身上所穿却是白袍,相貌年轻俊美。崇祯看都亦是心中一惊,可随后此人所说之话却是让崇祯的心凉了下来。“死局,无解也。”
“还望先生指点破局之法。”崇祯仍是不死心,不甘地再次问道。
白衣太监却是一声长叹“昔日成祖有言,大明后世君王,吾之子孙后代。当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受教”崇祯仿佛已然知道前方乃是绝路,决绝地说道,随后崇祯问道“敢问先生名讳。”
白衣太监却是不答“百年已逝,我的姓名也不重要了”随后便送崇祯离开了。
浣衣房,“娘,承平叔叔他们怎么都走了啊?听那些宫女姐姐说这里好像要有新的人住进来了,我们会不会被赶走啊。”一道本该不属于此地的童声响起。
“没事的,离开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建一个属于我们的小家了。”女子容貌如诗如画,清丽脱俗。黛眉轻扫,眼波流转,唇色若丹。一身素雅长裙,更显身姿婀娜,仿佛从画中走出佳人。
男孩一听,颜色亮晶晶的,蕴含着万千星辰,男孩也是继承了女子的容貌,粉雕玉琢,仿若瓷娃娃一般,虽然身形略有显瘦,衣衫简陋,但身上出尘的气息与女子仿佛同出一辙。“娘,离开这里我们去哪里啊?去长安吗?长安还去娘口中的长安看看。娘做梦的时候都在想着长安,我问过张虎叔叔,他说长安在以前可是不夜城,一定比我们这里大很多对吗?”听到男孩的话,姜曦却是沉默不言,心中酸涩。这孩子长这么大,竟然还未走出过这沧海一粟的浣衣房。本该遨游天地之间的男儿,却被困在这人间最富贵却又最悲催之地,女子鼻尖酸楚,仿佛下一秒便会梨花带雨。
男孩却是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伤了母亲的心,抱着姜曦的大腿急忙道“娘,咱不去长安了,不去长安了。娘去哪,长安便去哪。长安不会离开娘亲的,娘亲也不会抛弃长安的对吧。”随后男孩对女子做了一个鬼脸,试图哄娘亲开心。
姜曦紧紧抱住男孩“长安想去哪,娘亲就陪你去哪。不管多远,娘亲绝对不会抛弃你的,娘亲一定会陪着你的。”
“真的吗?娘亲”男孩眼眸闪亮“不去长安的话,咱们去南京吧,有一个白袍叔叔和我说,那南京到处都是稻米,非常非常大,大到有无数间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去了那里的话我们就不会挨饿了,而且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后,娘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了。我们把给我叔叔姨姨一起带过去过好日子。”男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透露出内心的满足与期待。
一道浑亮的声音响彻整座皇宫之内,大明天子有令:皇宫内所有太监,皆需前往前线,上得城墙之上。不从者,斩!胆敢退缩者斩!一时间皇宫内更为慌乱,众人议论纷纷。
“当初劝他南下迁都不去,非要我们捐晌死守。这下可完蛋了,李自成兵临城下,想走都走不掉了。”
“守城必然死路一条,不如我们投诚李自成如何。”
“如今整座北京城水泄不通,如何投降,如何出去。”
“不如我们守城之时打开城门如何。”话音未落,此人头颅便已经被斩落了。持刀之人乃是当代定国公徐允祯,他高声说到“再敢妄言投降者,杀!胆敢蛊惑人心者,杀!胆敢后退者,杀!”徐允祯少年之时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担起了这诺大公爵府的重担,虽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一路兢兢业业,极为沉稳。如今兵临城下,由他统领这羽林禁军,守护这京都最后一道屏障。
三月十八日,此已是围城的第二日,城墙上的战士们皆是疲惫不堪,彻夜未眠,更有战士,直接撑着战矛闭眼入睡了。崇祯的走上城墙,看着战士们极为不忍。随着第一缕清辉亮起,城外也已再起兵戈,那位百姓敬仰的闯王高坐在大马之上,李自成面貌虽是丑陋,可却是胜负勇者之气,身材魁梧,勇猛善战。他在城外叫嚣道“顺我者,可得富贵;逆我者,十死无生。此时投降,可得不死。”人群中有人眼神闪烁,其实无数人都动心了,可是却无一人胆敢妄动,僵持片刻,李自成见没什么动静,便命令军队开始攻城。城外的农民军眼中满是贪婪与凶狠,因为他们知道,越过这座山,攻下这座城,他们便可荣华富贵,封侯拜相。城墙之上仍在奋力抵抗,但却已经有人开始怠慢了。
这场攻城战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一个消息直接令崇祯心灰意冷了。“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城门,引李自成进京。”此刻李自成近乎昏厥了过去,徐允祯对崇祯说“即使只剩下这三千残卒,臣也会奋力护送陛下突破出去,南郊五里外还有三百徐家私卫接应陛下,待到突围之后,臣便托住敌军,陛下一路向南而去。待到南京,在招兵买马,召集旧部,重新夺回天下,此后还望陛下保重。”听到徐允祯的话,崇祯却是摆摆手,眼中尽是无奈“朕登基以来,已经十七年了,十七年来,朕从未有敢懈怠,精于朝政,不敢忘怀于留恋之乡,所有奏章,无不亲自过目。除宦官,防外戚,安边军,衡文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守住这份祖宗基业。可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没能守住大明啊。罢了罢了,朕天资愚钝,未有扶大厦将倾之才,活着也难有什么作为,还望我死后,我朱氏之孙,能再出一个如太祖一般的人,平内攘外,让大明浴火重生,让这株根部已然坏死的大树焕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