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船上,禁军们从刚上船的热闹转为了了宁静,他们大都待在自己的房间内,当持续了数年的战争结束后他们也感觉到了疲惫,因为禁军的特殊性因此他们没办法享受和常备军与军户军一样的轮换制度,其中绝大部分人一直坚守在战争的前线,现在的他们总算可以拖去盔甲好好的休息一番了。

在船队最前方的大船上,霞正在房间内看着地图,这次的航程他们要先顺着大泽河来到河口城市黄州,然后再黄州的码头上更换大船然后再北上到达搞海,全程大概要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虽然因为有部分禁军是南方人所以在当地就放假回去了,但因为河内船支的运力有限他们依然需要八十多条船才能将剩下的近两万名禁军带到黄州,这是相当困难的,毕竟帝国南方并不繁荣,而且能进入大泽河的船支有着尺寸限制,不能太大不然不易在港口停靠,但太小的船会因为数量太多会导致混乱并堵塞航道,不过霞一直好奇明德之前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在半个月前就将大小示意的船支备齐,并分两批将禁军带走,这个笼罩着神秘面纱的东国左特使,经常会另霞疑惑不以;明德为什么要在两年前突然来帮助自己,为什么在协助她时仅仅提出一些在商业上利于两国贸易的要求,霞知道明德有东西在瞒着自己,也好奇这位见多识广几乎去过世界各地的东国外使到底要干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东国的特外使大多和商业有关,而明德自己也是商人出身,在南方的这些日子霞见过很多商人为了一些隐藏着的巨大利益而投身政治甚至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压上,也许明德这人真的只是为了钱而已。

“他最好真的只是为了钱。”霞如此想着;随后她打开了抽屉,抽屉里有两个精致的盒子,盒子上分别写着北王与燕王,这是之前本监司给她的,里面是她那对龙凤胎哥哥和姐姐麟和凰给她的信物;霞除了哥哥姐姐外还有一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被父亲封在东海的群岛上,她的姐姐本来是没有封号的,因为她是嫁到北方黄金三族的鹤兰家,不过她那姐姐也是个有手段的人,在嫁过去后隐忍了四年,最后找到了机会借着北方游牧的入侵和父亲的军队成功的将鹤兰家的大权拿在了自己手里,并在第二年把入侵的游牧部落首领的首级送给了父亲当做他的生日礼物,因此被父亲破格封了个燕王,相对于姐姐,大哥的路就好走很多,大哥娶的黄金三家族明家的次女,在进入明家后便同样借着游牧部落的入侵和父亲的背后支持成功夺下了明家的控制权,不过因为刚开始父亲就很支持大哥,所以大哥在明家的几年日子要潇洒很多;她们兄弟姐妹四人小时候关系很好,但随着母亲的早逝和自己在十三岁那年被赶出宫去,她们四的联系就逐渐减少,最近一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弟弟鹞辰给她送物资,至于大哥和大姐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过了,因此对于他们两人的信物霞不用看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本监司的嘴一般不会张开一张那么就是大事;

“父亲得了风寒?要是真是风寒的话估计本监司也就不会说了。”

在甲板上,船夫们正在调整的风帆的方向,在不同的风向下保持船只的正常航行是一个技术活;在船尾的尾楼甲板上明德趴在栏杆上看着下方船夫,风从他的右后方吹过,此时天上的云虽然多但不厚这也让今天的天气变得格外舒服,而在水下巨大的泽龙在水中游动,虽然大泽河十多米的水深看上去很深但在同样十几米长的泽龙眼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澡堂罢了,往下扑棱几下就触底了,而且到黄州的距离不远以及泽龙较高的智慧,因此霞也放心的让泽龙在水中跟随船队,不过等到了海上就必须坐在特制船上,不然忙忙大海泽龙是可能走丢的。

就在明德趴在栏杆上闭着眼享受着这一切并思考着晚上吃什么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国皇宫内东国的皇帝正在和太子下着围棋;外面已经是夕阳,即将落下的太阳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而金红相间的宫殿仿佛融化在其中,在皇帝的房间内,五十八岁的皇帝和二十岁的太子正在进行着棋盘上的博弈。

皇帝:“李兰啊,你这些日子在翰林院干的很不错啊翰林院首辅都向我上书表彰你了。”

太子:“父皇过了,不过是尽了些力所能及之事,算不上优秀。”

皇帝:“李兰啊,你下的这步棋好啊,有进步啊。”

太子:“谢谢父亲夸奖,孩儿这些日子一直在主动琢磨棋艺,所以略懂了一些皮毛。”

皇帝:“那好,儿阿,你也二十了有些事情你应该像琢磨这棋术一样,主动去了解一下。”

太子愣了一会说道:“父皇指的是那些事?孩儿不太明白。”

皇帝:“当然是国家大事了,你是太子,是未来皇位的继承者,你不去主动琢磨这些,难不成让那些平民百姓去吗?”

太子……:“谢谢父皇指点,不过孩儿绝对就以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可能不能明白吗这天下之事,孩儿可能还有在多多学习一会。”

皇帝:“别这么谦虚吗,你已经二十了,这些事你应该去了解了解了,而且我听太师说过,你对朝堂之上的事可是有着极大兴趣的。”

太子:“孩儿不敢议论,只是偶有关注而已。”

皇帝:“没事,对了李兰啊,你读了这么多书你觉对读书是干什么的呀?”

太子:“孩儿绝对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读了书而不去解决问题那么这书不如不读。”

皇帝捋捋胡子欣慰的说道:“那正好,父皇我啊现在就有一个大问题,看看你能不能帮我解决。”

太子:“父皇请讲,孩儿必将竭尽全力。”

皇帝:“你知道加玛国吧。”

太子:“孩儿知道,就是在西边大陆的那个国家,据说是一个国力强悍的大国。”

皇帝:“很好,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强吗?”

太子:“因为他们的历代君主励精图治,并且他们和大食国一起控制着海上的要道,通过这个他们每年可以用大量的海商税。”

听到这里皇帝按耐不住心里的喜悦,太子的表现比他想象的要好的很多,不是单纯了解于书本上的几个字,随后便说道:“那好,看来你知道的很多吗。”

太子:“父皇过誉了,只不过是略懂些皮毛罢了。”

皇帝:“那我在问问你,这加玛国的国君是怎么出来的,你知道吗?”

太子:“回父皇,这加玛国的国君,是在上一任皇帝去世后从先王的子嗣中选出来了的,大概在先王去世半年左右,各地的贵族与朝中的大臣们将会聚集在皇都稿海一起商讨王位的继承。”

皇帝:“好啊,想不到你懂的这么多,那你也应该明白,是什么事困扰着你父皇我了吧。”

太子沉默了片刻,迟疑的说道:“孩儿愚笨,孩儿-不明白父皇因什么事而感到困扰。”

皇帝:“没事你还年轻,不知道明白,正常,那么就让我来讲吧。”

太子:“孩儿,听从教诲。”

皇帝:“你知道的,我们大汉一直以来都有两条商路,一条陆路一条海路,陆路呢要离开中原途径西域然后到达大食然后再到西山以西的诸国,另一条海路从我们的港口出发,途径蛙爪刺毒然后到达大食,当然也可以在往西穿过海峡直接到大秦,总得来说海上这条路更好走一些。”

太子:“那父皇是说大食和加玛他们阻碍了我们的海上商路?”

听到这个皇帝喜笑颜开,笑着说道:“我儿果然聪慧,这么快就明白了,真是大幸啊!”

太子:“父皇言过了,孩儿这是碰巧猜到了而已,不过大食和加玛都是强国,国跨千里,住民千万,我大汉虽然更加强大但是这么远的距离恐怕难以获胜,更何况去年何将军带领的大军在西域被大食击败,面对两个恐怕难以获胜。”

皇帝:“谁说一定要武力征讨的啊?孩儿啊!你要清楚坚固的城墙很难从外面被打破,但当他内部出现裂痕的时候就是他分崩离析的时刻。”

太子思考了片刻后说道:“父皇的意思是我们要利用好两国内部的矛盾分而治之?”

皇帝:“是的。”

太子:“可现在两国内部都相当平稳,孩儿看不到分而治之的机会,请父皇指点。”

皇帝随后从边上拿出一份奏折放到了太子面前,说道:“这是历年来大汉的税收,在后面是我们在加玛和大食的外使收集的信息;

然后皇帝喝了口茶后说道:“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农乃立国之本,历代明君无一不以体恤农而闻名,但天下之地有限,天下能收之钱财有限,诺遇上小灾小战那还能勉强支持倘若遇上大灾或大战,国家数十年之积蓄恐怕会在朝夕间损耗一空,而天下之事什么来钱最快?唯有行商。

太子:“可如今大食和加玛一海一路对我们商贸加以重税,另外贸之利润大不如前。”

皇帝:“是的,但如今加玛国君气衰,命不久矣,四子夺嫡,此乃天降良机,而大食内部也派系林立,哈里发是活不久了。”

太子:“孩儿明白了,请父皇安排,孩儿必将全力以赴。”说完便把奏折递给了皇帝,而皇帝看到太子这么有热情心里甚是欣慰接过奏折然后说道:“我儿果然有为国之心,此事我也一直在纠结让谁去负责好,既然你抱有如此热忱,那么就让你全权负责吧。”

听后慌了一下然后说道:“不可,孩儿并无从事之经历,恐怕难以胜任如此大责,望父皇另行安排。”

皇帝:“人吗,总会有第一次,的你是太子就应该从大事开始,况且之前你在翰林院干的不错,内政的事搞好了应该去搞搞对外的事了,而且你放心我会安排人辅佐你的,王毅那几个人可都是干这事十几年了。”

太子:“孩儿明白,但孩儿还是怕经验不足,在这方面还是显着幼稚,还请父皇指点迷津。”

皇帝思考了一下喝了口茶后说道:“李兰啊,如果你要把手伸入墨水中而不让手染上墨水,应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太子如同醍醐灌顶,然后说道:“皮手套,孩儿明白了,谢谢父皇!”

皇帝欣慰的点点头说道:“你明白就好,马上就要到永膳的时间了,这棋我们晚上在下吧。”

说罢便起身和太子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