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殿之后连廊曲径通幽,连廊之中壁画颜色斑驳,壁画之上故事久远神秘。
相传,朗月师太的授业恩师、明月庵的前代住持心月师太从小就是慧根天成、佛缘深厚,在沙弥尼时期便能通达佛性、了悟佛法。
大概就在几百年以前,在一次独自出门云游历练时,她来到一处荒山野岭中、一泓山涧溪流旁,以博大的禅者胸怀、精神的佛法修行感化了一株千年银杏树妖。
双方作了个为期千年的约定,银杏树妖移株至明月庵内殿后禅院,在此护法卫道,心月师太定期来莲花池畔讲经说法,助它修行问道。
这便是连廊中,前一幅壁画——《花前月下》之中描绘的故事。
只是那幅壁画早已破败,银杏树梢开的花、宁静夜空挂的月,都已褪去了颜色、不见了痕迹。
在那之后,银杏树妖因此修行进境飞快,心月师太亦是由此成为庵中住持,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心月师太在一次明月庵与普济寺的联合除魔行动中意外重伤、修为重挫,不仅身体迅速衰败,而且寿数大为折损,再也无法按照约定给那银杏树妖讲说佛门经义。
正是因为这样,银杏树妖随即萌生出脱离庵堂、独自修行的念头。
可是那些年间,明月庵跟着普济寺四处扫荡妖魔,那可着实沾染了不少的因果、结下了不少的仇怨。加之此时明月庵中,心月师太已是伤势垂危、朗月师太却又修为尚浅,竟无一人能够守护山门清净。若是银杏树妖再要出走,说不得就将被邪魔外道觊觎窥伺。
于是心月师太便致信普济寺住持方丈,期望委派高僧前来劝和一二,使得银杏树妖能够感念着相识多年、留下来庇护几年,只需等到朗月师太修行有成、堪当大任,也算不负前番因缘。
很快,普济寺便遣了释悔大师前来帮忙。
释悔大师不愧为普济寺高僧,修行着宏大的佛法、涵养着精湛的佛理,就在银杏树下、莲花池畔开坛讲经,这一场讲经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那几日里,方圆十里都能望见明月庵中有一股生机勃发的金黄灵光与漫天普照的恢弘佛光相互纠缠、相互辉映,都能听到明月庵内佛殿钟声响彻云霄、经幡响动不息,这期间高僧的佛号与树妖的呼号更是相为应和、此起彼伏。
三日过后,银杏树妖周身光芒终于收敛、浑身妖气终于褪去,熠熠辉光闪耀之下,终于再次在释悔大师的感化之下,化身成为一株佛门圣树,还给取了一个佛家名号——净尘。
随后几日,释悔大师又以圣树净尘作为基石,帮助明月庵精心设计布置了一套护山阵法。
自然,这套阵法虽是能够结成屏障、守护庵堂清净,却也同样是消耗巨大、压制着圣树修为。由此可知,当日释悔大师点化圣树之时,亦是手段严厉、软硬兼施了的。
而那圣树净尘心中究竟是有几分的心甘情愿?又有几分的忍气吞声?现在众人更是不得而知。
那连廊中后一幅壁画——《圣树受戒》上面描绘的,正是释悔大师讲经之后给圣树净尘施洒甘露、赐下法号的场景。
画面之中,释悔大师悬立于空,神情肃穆、佛光罩体,心月师太侧立在旁,眉慈目善、言辞恳切,圣树净尘垂枝恭立,光华内敛、体态谦逊,一切似乎都很祥和美好。
此时莲花池畔,幻灵狐符已然悄悄激发,清凉水雾亦是渐渐弥漫。
徐少卿一边带着众人聆听朗月师太叙述往事,一边暗中示意林心诚施展道法,帮助朗月师太孱弱的灵体遮蔽烈日的灼烧。只希望朗月师太能够多坚持一会时间、多揭示一些秘密,若是万一将来需要直面圣树净尘,此时便先收集几分信息、也好平添几分把握。
而随着朗月师太的叙述,壁画的意象被逐渐解析,众人的猜测也逐一印证。
“只是这株圣树净尘既然已被普济寺高僧降服感化,成为此间护山阵法中的一处阵眼,贵宝地又怎么沦落到现在这幅境地呢?”步晓铎在旁边轻捻着胡须,不由得轻声地问道。
“唉~”朗月师太灵体微微颤动,叹了口气说道,“虽说释悔大师当年强行度化了圣树,然而净尘心中毕竟留下了嫌隙……”
众人心中暗想,可是释悔大师此番不仅布阵压制了它的修行,同样施法拘束了它的自由,即便它还感念着心月师太从前开蒙智慧、指点修行的情分,想来圣树净尘心里面也必定不会痛快。
朗月师太接着说道:“心月师太圆寂之时,圣树净尘伤感之余,便已寻着贫尼作了约定。圣树净尘念及心月师太讲经之情,既然在此间听法三百年,那便再守护此间三百载。到时贫尼便去请普济寺高僧前来解除阵法……”
说到此处,朗月师太神情悲苦、目光黯淡,哽咽着说道:“却不曾想,分明期限将至,已然不足十年,怎么竟会酿成如此大祸?”
徐少卿从怀中取出一只玉匣,问道:“师太,这是刚才贫道在阵眼处偶然找到,不知是为何物?”
众人抬眼看去,却见徐少卿手托着一只晶莹白皙的玉匣,封存着一颗黑气缭绕的秽物。而那秽物之中,竟残留着些许尚未消化的银杏果仁,仍透露着些微阴暗晦明的诅咒气息。
此时众人只是远远打量、稍稍探查,便觉这股诅咒气息魔气十分浓郁,几乎凝成晶核。可这秽物却是长久埋于阵法基石、藏于圣树根部,想来在这日夜侵袭之下任凭圣树净尘何等修为高绝,迟早都会灵台沦陷、入魔发狂。
而朗月师太见着这秽物,更是心神大恸,不禁掩面泣道:“竟是……阿狸?”
原来,圣树净尘一直想要行善事、积善缘,效法心月师太点化妖物修行佛法。
恰有一日,一只果子狸从后山迷路闯进明月庵。圣树净尘见之欣喜不已,便以自身修行温养银杏白果喂与它吃,希望有朝一日它也能够开慧修行。一来二去日子久了,庵中群尼也都认识了这只果子狸,还取名作阿狸。
只是如今一切都已明了,这阿狸显然是包藏祸心,偷藏秽物、暗下诅咒,只为引得圣树净尘堕入魔道、成为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