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倒反天罡!反客为主!你小子怎么成我恩师啦??(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服装工艺实验室。

王闰秋右手举着白色布料,左手摩挲着下巴。

布料上写着两道解答题一道证明题,都是难度系数极高的那种。

先前硬币和集五福那道题,王闰秋想了整整两三天,才在昨天晚上勉强给解出来。

至于剩下那两道。

纯粹的疑难杂题,已经困扰他很长很长时间了。

本来想着自己尽快解出来然后教给姜平。

现在什么鬼??

这小子为什么自己就解出来了啊喂!?

王闰秋清楚记得前天他还和姜平探讨过,二人只是有那么一丢丢思路而已。

怎么着。

一朝悟道是吧?

王闰秋看看手中布料,又转头看看正猛蹬缝纫机的姜平。

“我真是奇了怪了...”

“虽说你之前的数学水平不错,但也不至于能这么轻松的解开这几道题吧?”

“你跟老师说说,是不是获得了什么绝世武功秘籍?”

“......”

姜平一脸无语,边蹬缝纫机边回道:

“您老玄幻小说看多了吧。”

“还有啥不懂的题没,我给您讲讲,完事还得蹬缝纫机呢。”

王闰秋下意识开口。

“哦哦,还有一道还有一...”

话没说完,他突然脸色一变。

“不对啊!”

“我是老师呀!”

“臭小子,你还倒反天罡上了!”

姜平嘿嘿一笑。

二人都对数学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又身处一所中专院校,关系可以说亦师亦友。

开开玩笑什么的,完全不会在意。

王闰秋笑骂两句后,还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还记得上周那道凸多面体的题不?”

姜平点点头。

“对于R3中的任何中心对称的凸多面体V,证明可以找到一个椭球面E,把凸多面体包在内部,且E的表面积不超过V表面积的3倍。”

“没错,就是这道!”

“你解出来了没?”

姜平连手上的动作都没停,直接说道:

“这题很简单呀,你先设V是R3中的一个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有界凸开集,然后......”

王闰秋赶忙抬手。

“你先等会,我记一下!”

他拿起布料和气消笔,

“重来。”

姜平没有丝毫停顿,从头说了一遍解题的详细思路。

王闰秋奋笔疾书,记了好长时间。

二十分钟后,

他看着布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妙啊!太妙了!”

“看来你小子最近没少用功啊!”

“那可不,从早弄到晚,觉都睡不了几个小时。”

王闰秋拍拍他的肩膀。

“好学是件好事,但怎么都得注意身体。”

“哪有你这种学完了还来做衣服的?”

“我下午还有两节课,你这件做完就回宿舍休息吧,教室那边不用去了。”

姜平连连点头。

“好好好,您快去上课吧。”

王闰秋往门口走去。

“哦对,老师。”

“咋了?”

“课余时间多钻研钻研,您这数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

王闰秋一脸问号,横眉怒目。

“诶你这个臭小子!!”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懂不懂啊!”

“啊懂懂懂~”

“你!!!”

“马上打铃了我先不跟你计较,等预选赛考完的奥!”

“到时候我给你找道题,你要是做不出来就废了!”

姜平耸耸肩,满脸笑容的继续猛踩缝纫机。

王闰秋甩了下袖子走出服装工艺实验室,边走还边碎碎念。

“见了鬼了,这小子什么情况?”

“按照这进度下去,不会哪天真成我老师了吧?”

说到这。

王闰秋脑海中还浮现了一副画面。

画面中姜平坐在太师椅上,自己站在他面前弯腰鞠躬,还大声喊着‘恩师’。

一想到这王闰秋浑身鸡皮疙瘩都隆了起来。

他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不行!”

“绝对不能这么快就让他赶上!”

王闰秋加快了步伐,准备上完课立刻看看那本偏微分。

别的不说。

总得先找到能把那小子难住的题吧?

要不自己这老师还教个锤子??

王闰秋走后,姜平依旧在蹬着缝纫机。

明天早上八点预选赛就会开始,还剩不到一天时间。

即便他不吃不喝不睡,也没办法再次提升自身的数学等级。

但预选赛之后还有决赛。

姜平的决赛目标不是什么前十,而是第一。

想在这种全球范围的数学竞赛中夺得魁首,LV.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他不能懈怠。

思索间。

姜平感叹道:

“蹬缝纫机,任重而道远啊!”

【叮!恭喜宿主在服装领域取得新的进展,获得5.21%可用转换点数!】

......

达摩研究院。

这是一所致力于开展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

刚成立不久,

量子实验室就宣布研发出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直接打脸大洋彼岸的谷歌。

不仅如此,

他们在数字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出了业界领先的通义系列大模型。

芯片制备、比特相干时长、门操控、量子纠错,量子计算控制架构等等领域,也都取得过重要成果。

简而言之。

虽然这座研发机构成立时间较晚,但里面全是各种高精尖人才,研发速度快到令人发指!

某间会议室里,众大佬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金属桌子旁边。

一位40多岁的教授双手交叉于桌面之上,平淡开口。

“竞赛准备的怎么样了?”

“线上答题,必须严格对待。”

坐在对面的一名年轻人,扶了扶鼻梁上的镜框。

“都已安排妥当,报名AI挑战赛那些模型的理解能力、逻辑性与创新性还算不错。”

教授摇摇头。

“AI不是重点,它们能不能入围都尚未确定,重心还是要放在那些高校的学生们身上。”

“年轻血液,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年轻人微微颔首。

“明白。”

“不过下一届的参赛人员范围,是不是要再斟酌一下?”

“除了高校人才以外,今年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来参加。”

“宝妈、外卖员、无职业者,太多太多了。”

“他们根本没办法入围决赛,还会浪费很大一部分资源。”

正说着。

身前的笔记本电脑又跳出一条报名消息。

“你看,现在连中专生都来报名了。”

不等教授说话,另一位中年人严声说道:

“刘冠宇,我好像和你说过不下十遍。”

“大隐隐于市,高手在民间。”

“中专怎么了?”

“以前又不是没有这种例子,中专生成功入围的很少吗??”

刘冠宇低了低头,小声嘟囔着。

“入围也只不过是压线而已,决赛不还是那些高校人才间的比拼...”

中年人眉头一皱。

“你说什么?”

“啊...没事,老师您说得对。”

“我们的确不应该剥夺他们参赛的权力,学生知错!”

中年人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见气氛有些尴尬,其他几人陆陆续续开口,讨论起竞赛的各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