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这不按常理出牌啊!(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果然!

    张硕紧跟着说道,“如果没有问题,我后续也不会再解答算法逻辑以及框架问题了。”

    这就是杜绝故意找麻烦。

    如果是把前面和后面结合在一起来提问,问题本身就会很复杂,解答也会很复杂。

    张硕又连续问了几声,确定没有人提问以后,才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我们的核心算法,也就是信号评估体系,给每一个信号组进行赋值评估,判断出一个强弱信号的概率……”

“下面,我来说明一下计算逻辑……”

    投屏上展示了信号评估体系的框架图,讲解的内容就是评估判定逻辑以及核心计算方法。

    张硕梳理了一下框架图的判定逻辑,随后对于每一个框架模块进行详细的讲解。

    这个过程中,他尽量做到讲解清晰,针对每一个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解释。

    因为判定逻辑很复杂,框架模块的计算过程也很复杂,即便是进行再清晰的讲解,绝大部分人也是听不懂的。

    其中有学术领域的原因,也有理解能力的差异。

    当然,也不重要。

    报告都是讲给前排的会议特邀专家、评审们听的,只要评审中有人能听得懂就足够了。

    前排评审水平还是很高的,有好几个都是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们都可以说是天才中的天才。

    张硕讲的判定逻辑的复杂度,只比‘中心连线算法’中偏差评估体系高一些,还没有达到天才们听不懂的程度。

    当牵扯到框架的计算内容时,算法就变得复杂很多倍,就有些晦涩难懂了。

    不过张硕讲解的很细致,他也会注意前排学者们的表情,碰到难理解的地方,会重复性的再讲解一遍。

    这就是最核心的内容了。

    张硕连续讲了40分钟,停了一下让所有人休息十分钟,随后又继续开始讲解。

    第二次讲解花费了一个小时。

    他没有再停下来,是一口气连续完成的,完成这一部分就完成了主核心的内容。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计算输出论证了。

    计算输出论证,是核心算法后的逻辑完善问题,也就是论证“没有特殊因素影响下,输出为一条直线”以及“有特殊影响,输出则会出现跳转性波动”。

    这一部分的逻辑并不复杂,但要证明逻辑完善却非常的困难。

    在讲核心内容的时候,他已经做了基本的介绍,后续要讲解也相对简单,但是要证明逻辑完善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很多理解内容的学者,也知道这一部分的论证能够很轻松的找出问题。

    这就像是检查卫生。

    在把学校全部打扫一遍以后,怎么确保每一个地方都是干净的?

    提问者可以随意的指着一个房间,问房间是否打扫过?

    除非是带着所有人,看过学校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否则总会有人能提出问题。

    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

    会议主持宣布休息二十分钟,张硕走下了讲台,卡尔瓦赫马上让出了位置,“坐下休息一会儿,接下来才是最难的。”

    “但不要担心,如果提问的太多,我们会分别做回答,而且,他们不可能一直提问。”

    “如果没有难住我们,会议就会接受论文。”

    “虽然不能完全证明算法是正确的,但会议后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把代码公开,就让他们去找问题吧……”

    张硕轻轻点头,脑子里一直思索着。

    他们都相信算法没有问题,但一直被质疑、被提问也会很被动,想要短时间证明算法的正确性,或许能用……

    数学手段?!

    他思考着眼睛一亮,马上想到了一个内容——跳跃方程!

跳跃方程,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偏微分方程组。

    这个方程组是以利普洛斯-帕米尔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专门用来计算固定参数实验的‘偏差值’,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恒定电磁能量比率的粒子对撞实验中,偏差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方程组的输入就是一条三维直线。

    如果实验中某个位置存在外力干涉,那么偏差值就会出现跳跃性的变化。

    这就是跳跃方程。

    他马上打开系统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建立涵盖算法输出数据的跳跃方程(难度评估:D)。】

    【进度:%。】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9。)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并没有直接‘氪币’买进度,因为跳跃方程很简单,只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和两个调整参数的方程组成。

    他走到一边,让工作人员帮忙搬来一个白板,随后,就拿起笔在白板上做起了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任务进度也在不断的上涨——

    【任务二,进度+%。】

    【任务二,进度+%。】

    【任务二,进度+0.4……】

会场里的人都注意到了台上的情况,看着白板上的内容,不由带着疑惑讨论起来,“他在干什么?”

    “好像是计算什么东西?”

    “写了好几个参数,都是算法输出的内容,难道他意识到算法有问题了?”

    “应该是这样,不然现在做什么计算?”

    卡尔瓦赫、阿戈斯蒂尼也有些担心,他们不知道张硕在计算什么,但都已经到了报告还在做计算,有可能是意识到了问题?

    弗朗西斯科、格雷沃德,再包括谭志明都变得激动起来。

    弗朗西斯科忍不住兴奋道,“如果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我们也不会再为难他。”

    “谁做研究都不可能百分百正确!”

    “这也是正常的。”

    “他还这么年轻,能自己找到错误,很棒了……”

    谭志明也点点头,“张硕是很优秀的年轻人。现在的失败经历,也许对他未来的成长有帮助。”

    讲台上。

    张硕已经完成了计算,他擦掉了所有的计算过程,把最后得出的方程组写在白板上。

    他转过身问了一下会议主持,随后走到了讲台上,开口道,“大家好!”

    “接下来是输出逻辑论证部分,这一部分很复杂,所以我研究出了一个方程组。”

    “请看……”

    “最上面的方程是对于计算结果的描述,而下面两个方程,涵盖了输出端所有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碰到极为特殊的取值,这个方程组会输出一条三维直线……”

会场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盯着白板上的方程组。

    很多人都有些发蒙,他们摩拳擦掌的要针对算法输出计算逻辑进行提问,结果对方写了一个方程组?

    这不按常理出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