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睡得迷迷糊糊的牛十三,被父亲牛五二叫醒了。老爹牛五二道,你的师傅——催促你们该出发了。
牛十三心里吭了一声:敖,又是那个牛鼻子道士!
十三小弟吃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顿饱饭,两大碗带着野菜的稀饭,还带了路上的干粮(两个黑黢黢的窝窝头)。
看到这两个黑黢黢的窝窝头放进包裹,牛十三知道,他的父母已经尽力了!
“走吧。”师傅朗明催促道。
“敖。”
十二岁的牛十三,回望了生活了十二个年的牛头村最后一眼。
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也来送他一程。
遗憾的是,除了眼泪婆娑的父母,哥哥姐姐连一个影子都没有(少一个抢饭的聪明竞争对手,他们正撒欢呢)!
也许他们还在睡梦中罢,也许自己的父母专挑这个比较早的时间出发罢。
牛十三知道,是该告别的时候了!
他不知道眼前这牛鼻子道士为何偏偏选中他,就因为自己的天灵盖长得奇特?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何也同意。
大人决定的事情,那一定有他们的道理。
但是,他内心觉得,呃,这些大人,是天底下最没有道理的人!
自己毕竟才十二岁,还是一个小孩子。
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
仅仅值几两碎银?(说不定还没有几两碎银呢)
仅仅是自己和哥哥姐姐在抢饭局中很厉害?
这些,牛十三都无从知道。
但奈何······
胳膊拧不过大腿,筷子撬不赢房梁。
他的眼泪在眼眶里不争气地悠悠转转,但是,当父母给地主家干活的时候,自打小就和自己的哥哥姐姐在一个饭盆里抢饭吃的情景,历历在目。
如果抢不到,那得饿一天肚子。
饿肚子那个滋味,真的不好受啊!
那些情景,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反复出现在他的大脑里。
当然,凭借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八百个心眼),竟然顽强的活了下来,这不得不说是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
怎么让自己永远处于最有利的位置,他知道。
现在,这些实战技术,已经刻在他的基因序列里(将来,也许能在道士路上力拔山兮气盖世——捉鬼捉妖,高人一等)。
······
这一切告诉他——男子汉小丈夫,顶天立地,就是不能哭!
眼泪最不值钱,也最廉价!
地球人都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与其每天在这里饿着肚子,不如遵从父母,也可以落得一个大孝子的美好名声。
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作为一名道士天赋秉异的天才少年,他内心已经开始真正告别:
这里曾经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现在即将形同陌路。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他没有恐惧,也没有害怕,更没有埋怨。
擦干眼泪出发,不,他没有眼里,他早已把自己的眼泪吞进肚子里去了!
牛头村。
这里,是自己曾经出生的地方;
这里,是自己曾经挨饿的地方;
这里,也是父母最后送别的地方。
此时,起风了!
不过,还好不是妖风。
牛十三毕竟没读过书,如果读过私塾,他肯定会吟诵那句悲壮的千古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
一脚踏出家门,这和射出的箭一样。拉满弓后,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他感觉有些悲凉,又感觉有些茫然。
前途漫漫(也许饭途满满)。
突然,他有一些兴奋,毕竟自己见过很多来村子里捉妖捉鬼的道士,他们手中的法器和佛尘,是自己向往很久的玩具。
道士在村子里捉鬼捉妖的时候,连一个妖魔鬼怪的影子也没有见着。当然,他不知道这条路上的凶险。
牛十三知道,将来自己的职业是一名道士。
也许就像村子里来的那些个道士一样,或者手拿桃木剑,或者手拿法器和佛尘,窜上跳下,嘴里念念有词,捉鬼捉妖。
······
跟在道士师傅后面,牛十三边走边想——
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可是,在我牛十三身上,这些经典名句并不适用。
显然,也不能说自己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自己即将踏上漫漫三清山路,自己的父母也流了无数可怜的泪水。
他父亲牛五二和母亲包氏,在牛十三走到村子拐弯处时,他们又追了上来。
只见牛五二和道士,他们互相在拉扯什么,也许觉得不该收银子,也许在还道士银子。
牛十三想,自己毕竟是父母亲生的,又不是捡来的,他们内心还是爱自己的。
父母做了他们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养活十三个孩子,对于一无所有的牛头村村民牛五二夫妇来说,实属不易。
牛五二和包氏曾经热烈讨论过:这个孩子上山当道士后,至少饿不死了。没准这个聪明的孩子还能光耀门楣。
如果瘦得皮包骨头的牛十三,继续留在牛头村,保不齐哪一天肯定会饿死。
从道义上讲,这是他父母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正确的事。
从亲情角度上讲,亲情在死亡面前和活着面前做选择,毫不犹豫直接选择活着,活着价更高!
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簌簌流泪,也是父母他们的真情流露,说再多也无益。爱和不舍,到这个节骨眼上,用眼泪表达,这已经足够了!
“儿咂,要听师傅的话,好好修道!”这是他父亲对牛十三说的最后一句话。
牛十三虽然没有回头。
他还是故意拖长声音回道:“知道啦~~~~~”
一个道士学徒工,当然要听话。
不听师傅的话,估计连饭都没得吃。
不听话,说不定哪天就被妖孽带走了!
自古以来,都是这些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支持人类前行。虽然才十二岁,牛十三懂得这些大道至简的道理。
当然,也有例外。对于捉妖驱鬼这件事,有很多例外,后来的事情证明了这一点,老人言不一定都对。
朗明道士和牛十三的父母拉扯半天后,他赶到牛十三身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走吧,十三,赶路要紧。”
道士朗明明白:自然要趁白天赶路,三清宫外的妖孽可不给你更多的时间赶路。
但是,牛十三毕竟才十二岁,对于小孩子来说,去三清山相当于出一趟远门,而且还是一趟不错的旅游,自然有很多要问的问题。
牛十三眨着一双机灵的眼睛,忙不迭地问道:“师傅,咱们什么时候能到三清宫?有什么好玩的啊?”
此时道士朗明正喝了一大口水壶里的水,只差一点把嘴里的水喷出来。
好玩的?
去三清宫可不是好玩的。
这次朗明带牛十三上山,等他跟着自己修道之后,毕竟是要去捉妖驱鬼的。但是,话又不能说得太明。
这小子,看来自己没有挑错人。
朗明道士略微一思忖,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被师傅带上山后,玩具可多了——炼丹炉,桃木剑,佛尘,符咒,还有还魂丹,长寿丹,诸多法器······
当然,妖魔如果算玩具的话,数不胜数!
于是,忍不住诡异地笑道:
“啊,喔,好玩的?这要看咱们宫主给你什么好玩的玩具啦!玩具可多了,任你挑选!”
师傅朗明前面的那一句话,“这要看咱们宫主给你什么好玩的玩具”牛十三没有听进耳朵里。
后面的那句话倒是听得扎扎实实——“玩具可多了,任你挑选!”
牛十三有些兴奋,玩具可多了,任你挑选!
就像进入超级大商场里——“任你挑选”
这四个字,是天下人最喜欢的!也最具诱惑力!当然也最具杀伤力!谁说不是呢?
牛十三这小子,他已经完全沉浸在如何挑选玩具中······
饭都吃不饱的牛十三,居然对三清宫道观的玩具感兴趣。爱玩具,毕竟是天下所有小男孩的天性嘛!
道家的玩具多得根本挑不完,挑不完!
······
道士朗明师傅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不过,牛十三确实已心向往之!不,应该说是心神往之!
当年杨志送生辰纲的时候,他催促军键们,白天赶路要紧,路上怕强人出没。
道士朗明倒是不怕强人出没,因为他的袋子里连一两碎银也没有。而且他那背上的大宝剑也不会答应。
自古以来,强盗很聪明,一看道士僧人尼姑打扮的人,他们自然绕道而行,甚至敬而远之。
道士朗明灵清的很,虽然自己也有些本事,但是夜里正是妖孽出没的时间。
他采取的策略是:夜里投宿,白日赶路。
他掐着指头算着,紧赶慢赶,最好接近三清山之前,在白天登石阶赶回三清宫,向三清宫宫主交差。
一路上,他还要教授一些道观的规矩和道士功法,以及介绍路边一些药草常识给这个兴奋的小子。
牛十三不知道,他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如果牛十三知道他是来三清宫道观学习一些驱鬼捉妖的法术,估计半路上他早开溜了,兴许比神兔还跑得快!
“咱们道家的祖师爷是葛洪,被尊称为葛仙公。他老人家曾教给我们道家子弟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这个,你要牢牢记住!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出一切邪恶!十三,你把师傅方才教给你的真言,能给为师的念一遍听听?”
牛十三虽然没有读过书,倒是有听而不忘的本领。
于是,牛十三不慌不忙,他把师傅朗明教授的九字真言一字不落的重复了一遍: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意思呢?”师傅朗明又追问。
“常念这九个字,可以辟出一切邪恶。”
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么多年,朗明下山寻觅天才儿童无数,可终究是混吃混喝的。这个牛十三不一样,他的名字虽然土了些,可他的确是一个可造之材,以后堪当驱鬼除妖大任!
道士朗明大喜,爱怜地抚摸着牛十三的天灵盖,脱口而出:
“甚好!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