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角债(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姑姑非常不理解那些人用得是什么样的办法,但她很心动。

当她得知对方不限购,却仍旧许诺兑付分红和返利时,立即就生出了抢购的心思。

拦住姑姑冲动的双手的,不是理智,也不是经济拮据。

最终拦住她的,是她已经很久没有找到过销路,怕买来太多砸在自己手里。

事实证明,姑姑在这一刻的忧虑极为准确,且有一定的先见之明。

不限购的原因,仅仅是有参与直销的人员发现了漏洞。

加香公司为每一个金字塔尖上的直销员,都准备了一个资料夹。

据说,当资料夹里面的所有格子,都登记了身份证号之后,就能成功完成九层金字塔的建设。

这样的行为,让每一个加入直销的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至高的礼遇。

然而,当某些心思活泛的人,发现自己的社会关系即将用光时,便想了个钻空子的招数。

他们跨区域联系其他在塔尖上的人,彼此登记到对方的金字塔里面。

也不知道是没有发现,还是有意纵容,没能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加香公司,默许了这种行为。

加香香水礼盒的销量获得了空前提高,直接将加香香水公司在国内地区的年利润,推到了以亿元为单位。

只不过,这件事情的本质,并非是拓宽了销路,打开了更加巨大的市场。

事实上,这个行为只是已经深陷加香直销骗局之中的姑姑们,自己人内部的狂欢罢了。

钻空子的行为,很快便影响了加香公司的口碑。

当时不是没有有钱人,并且,在我的身边,就出了好几个“十万元户”。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赶上了好时代,是那种摘掉“投机倒把”的帽子以后,跑步进入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他们不管是倒卖服装、箱包、电子表、音像制品、水果海鲜……就没有任何一个“倒儿爷”赚不到钱。

特别是我姑姑那个前夫,人家两口子跑旅游,自己都置下房产了。

但,这些人把钱砸在加香香水礼盒上,完全没有销路。

就算是不限量出售,也都是已经进套的人在互相拆兑。

如此一来,我姑姑在被第三者插足后,又赶了一波时髦,被“三角债”了。

可能有人要问,姑姑既然没有参与那些不限量的假冒加香直销,为什么还会被三角债?

那是因为,姑姑的下线跑来找姑姑,说有销路,让姑姑给他先铺货。

当时姑姑没有多想,只要能把礼盒销售出去,她甘愿冒一些风险。

哪里想得到,那人是欠了别人的钱,从姑姑这里调了一批香水礼盒抵债。

对方也不知道得了哪一种奇特的失心疯,居然同意用香水礼盒抵债。

总之,就是礼盒没了,姑姑和她的下线却一分钱也没进账。

姑姑上门去要债,那人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表示没钱。

姑姑气急,那人又说,其实还有人欠他的钱,叫姑姑不如直接去找欠他钱的人要钱。

姑姑在某一瞬间确实心动了,但常年直销经验,让她很清楚,自己又不是那第三方的债主,怎么可能要得回来欠款。

就算要得回来,怕不是也要惹上一身烂事。

她还有前婆婆要照顾,可出不起任何事。

又过了几个月,姑姑决定放弃加香香水的直销事业,全心全意伺候自己的前婆婆。

我奶奶对此事的看法尤为独特,她表示:“每个人只活一辈子,积自己的德,别管别人怎么说。”

其实,姑姑的故事,我是从我那个喜欢打牌的大伯母那里听八卦听来的。

大伯母可能觉得我一个不到六岁是小孩,听不懂这些。

我确实听得有些懵懂,却不妨碍我把这些事记在脑子里面。

同时记住的,还有回娘家奔丧归来的母亲,在见到大伯母之后的反应。

我父母来大伯母家接我时,看到我正在一本正经地看影碟机。

当时大伯在看《武状元苏乞儿》,而我堂兄在摆弄他的任天堂红白机。

尽管堂兄一直认为他的游戏机是日本原装的fc,但那一开机就会出现的提示音“小霸王其乐无穷啊”,还是出卖了他。

父母来接我,大伯便关掉了电视和影碟机。

我觉得无聊,跑去看堂兄摆弄游戏机。

堂兄警惕地看着我:“我妈说了,游戏机谁也不借。”

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没有要借的意思啊,一样的游戏机,我在我外婆家玩过三姨夫买来的,我只是好奇堂兄的游戏卡带里有什么游戏。

母亲在这个时间节点,显得很是敏感。

她觉得我应该是受欺负了,便出声呼唤我。

“阿福,过来,妈妈有话问你。”

我乖巧地跑过去。

“阿福,大娘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大娘”是本地对大伯母的口语称呼。

我仔细想了想:“炖肉肉,肥肉好好吃!”

母亲笑了笑,鼓励我:“还有呢?”

我摇了摇头:“没有了。”

大伯母赶紧过来解释:“孩子是不是之前在家里没休息好,昨天吃完晚上饭,一觉就睡到今天下午。

这不,你们来之前才刚醒过来。”

母亲知道我有认床的毛病,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睡这么长时间。

但人家帮忙看孩子是亲戚之间的情分,现在孩子看上去没有什么毛病,总不好怪人家让我睡得太多。

思来想去,母亲将目标对准了那十块钱伙食费。

前文说过,去年大米价格涨到了快三毛钱一斤。

今年,全国都放开了凭票供应粮食,还把粮食推向了市场经济。

在大家的抢购下,大米售价一度原地翻番,涨到了七毛多一斤。

但即便如此,十块钱也能买十五斤粮食,给一个六岁的小孩吃,怕不是要吃一个月。

母亲向大伯母追问伙食费的去向,大伯母则是一摊手。

“十块钱才买了二斤猪肉,一顿都不够吃。

话又说回来,你家儿子吃得最多,吃了整两碗。”

大伯母的话,无非就是在辩解,她并没有亏待我。

可我父亲虽然赚钱不少,是每年统计平均工资,都能在水准线以上的那波人。

我家却也不敢随便吃肉,哪怕只是吃猪肉。

而母亲也是直到这一刻才意识到,我睡了近二十个小时,是因为一顿吃了两大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