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庆帝归来 父慈子孝(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范闲相信,其中必然是有真正的感情的。

    否则,庆帝决不会在范闲几番揭发李承泽罪行的情况下,数次袒护他。

    可是,这同样不耽搁庆帝在关键时候果断地放弃他们。

    而如今,轮到他了。

    这迟来的父爱,范闲又怎么敢欣然接受呢。

    只不过,范闲早已成长了。

    即便心中不情不愿,可在人前却表现得极为激动,一副孺慕的样子,任谁看来都觉得他是个孝子。

    庆帝见此,自然极为欣慰。

    一时间,父慈子孝,令人感叹羡慕。

    只不过,最终他们还是要面对现实的。

庆帝刚回来,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他去解决。

    太后固然没救了,可这皇宫中不久前还死了一个重要人物,那便是皇后。

    这般母仪天下的人物,其死亡的真相本该是引起朝野关注的事情,可庆帝却连问都没问。

    是啊,已经死了的人,便已盖棺定论,再也无法改变。

    因此,当然是还活着的人更加重要。

    而庆帝接下来便要去看他的儿子,太子李承乾。

    帝王出行,自有排场。

    于是,范闲便为其打了个前战,也是最后一次来见李承乾了。

    此时的李承乾,好似洗尽铅华,意甚释然,似乎正在享受着他在人世间的最后时光。

    范闲将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他。

    这段时间,李承乾被幽禁在深宫之中,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听到这些消息后,李承乾倒也没什么悲伤之意。

    毕竟这些事情,他早就能够想到。

    更何况,不久之后,他也将与他们团聚。

    因此,自然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李承乾甚至有心情问范闲,为什么陛下安然返回,他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范闲没想到,自己在庆帝面前努力隐瞒的事情,竟然被李承乾一言道破。

    或者是他内心觉得,在李承乾面前已经无需隐瞒了吧?

只不过,即便被看出了,范闲也不可能将真相说出来,只是敷衍地略过这个话题。

    范闲总不能告诉他,说自己在害怕庆帝吧。

    此时的范闲,心中无比地期盼自己的五竹叔赶紧回来。

    如今,也只有五竹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了。

    只可惜,自从大东山一别,五竹竟再也不见踪影。

    这自然让范闲更加担心,怀疑他是不是也被庆帝算计,永远地留在了大东山。

    只不过这个问题,在庆帝面前,范闲却是问也不敢问。

    很快,庆帝来了。

    他将所有人都赶走,即便范闲也不例外,孤身走了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东宫的门再次打开,又紧紧地关闭起来。

    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知道,废太子李承乾最后的时光必然将在这座冷清的宫殿中度过。

    只是不知何时,皇宫的丧钟将再次响起,或者是不屑响起,只是冷漠无情地看着他的死亡。

    庆帝走出东宫,于宫门处心头微微一动,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

    此信乃二皇子遗书,先前由宫典交予他。

    皇帝取出那张薄薄的信纸,想瞧瞧自己的二儿子在临死之际,究竟想告知自己何事。

    信纸上是两行无比潦草的字,笔墨带枯丝,显然是仓促而就。

然而转折有力,如刀剑直刺纸背,满是愤怒与不甘之意。

    李承泽在最后的遗书里,对自己那位高高在上的父皇,呐喊着与太子相近的意思,只是用字更为刺骨,更为尖刻,尤其是最后那四个字。

    “鳏!寡!孤!独!”

    老而无妻是为鳏,君临天下无一人亲近是为寡,丧母独存是为孤,老而无子……是为独!

    大东山延绵京都一役,庆国皇帝连破天下两位大宗师,诱出并清除了皇室内与军中的不安份因子,挑出了朝廷中的阴贼,一举奠定了日后统一天下的伟大功业。

    这构织了数十年的大局面一朝成为现实,无疑是庆帝此生最光彩的时刻。

    然而,皇后已逝,当年的那个女人早已不在人世,太后亦故去,陪伴皇帝二十年,为他付出青春年华的长公主也香消玉殒,太子、二皇子皆已离世,所有人都离他而去。

    只留下皇帝孤孤单单一人,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庆帝冷漠地看着这封信,手指微微颤抖,信纸簌簌然化作一堆白色的粉末,从他的指间滑落,被东宫门口的秋风一吹,四处飘散,犹如一场凄凉的雪。

    他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隐痛,眉头皱得极紧。

    两个儿子临死前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这位君王的心。

    中年人的鬓上白发愈发深沉,眼光渐渐变得黯淡,眼角似乎有一抹湿润之意,然而他的身躯依旧挺拔,坚强得纹丝不动。

    皇帝驱散了所有的下人,仅留下范闲一人相伴,沉默地朝着深夜的后宫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