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可惜他人微言轻,又怎么可能说服得了郭铮呢。
一手策划此事的郭铮还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冤枉你的人往往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有多冤。
郭铮根本不信,逼着范闲对自己的门生杨万里作出裁决。
按照律法,那自然是要把作弊的人直接赶出贡院的。
那这次杨万里可就算是白来了,等到下一届春闱还得三年呢。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啊!
杨万里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李承泽和范闲的争斗之中,可他的整个人生却要因此而改变。
范闲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说。
可在郭铮看来,这显然是范闲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毕竟范闲是主考官,怎么能当众徇私舞弊呢。
想必他也只能依法办事,壮士断腕,把杨万里给赶出贡院了。
谁知,还没等范闲发话,就有一个侍卫站出来主动认错。
他说自己从小没上过学,因此嫉妒这才考生们能够参加春闱,就偷偷在杨万里的菜饼里夹了一张纸条。
这种鬼话郭铮怎么可能会信?
在郭铮看来,这个侍卫一定是范闲的提前安排的人,这是在当替死鬼为杨万里开脱,想要帮范闲解围呢。
郭铮当然不肯罢休,坚持要取消杨万里的考试资格。
见状,范闲就让他当众打开纸条,将上面的字读出来。
打开纸条一看,郭铮顿时就傻眼了。
原来,那竟然只是一张饼价单。
怎么回事?
这明明是他自己亲手放进去的小抄,怎么会变成饼价单了呢?
很快,郭铮就明白过来了。
原来自己的行动早就被范闲看在眼里,甚至已经提前把他的小抄给换了。
郭铮这下可吓得不轻。
这岂不是意味着他的小动作都已经暴露了。
难道范闲故意不揭穿,就是在给他设圈套?
郭铮顿时不敢再纠缠下去了,赶紧把杨万里扶起来,让他进去参加考试。
见自己精心设计陷害范闲门生的计划失败,郭铮怕范闲找他麻烦,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事实上,在郭攸之的提醒下,范闲的确早就猜到李承泽会对杨万里他们四个动手。
所以,他就让邓子越带人暗中保护杨万里他们四个人。
然后,邓子越他们刚才竟然亲眼看到,谢必安在龙门桥上偷偷往杨万里的菜饼里塞纸条。
既然发现了敌人的行动,那自然也很容易想到应对的办法。
他们及时用饼价单把纸条调了包,这才让杨万里逃过一劫。
所以,刚才范闲看似无言以对,其实是胸有成竹。
只不过范闲没想到的是,竟然突然有个侍卫站出来自爆,甘愿接受惩罚。
这明显是在帮自己啊!
于是范闲就把这个侍卫带到一边,问他刚才为什么要站出来说那番话。
然后,范闲就从这个侍卫的嘴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林若甫同样早就猜到李承泽会在春闱科考的事上陷害范闲,这才特意安排了侍卫随时站出来给范闲解围。
当然,说是解围,其实就是替范闲背黑锅罢了。
想到自己和林婉儿的婚期将近,范闲不禁感慨自己这位岳父对自己的爱护。
既然范闲已经知道李承泽不会轻易罢休,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接下来的三天肯定不会太平,郭铮肯定还会有别的招数,范闲暗暗发誓要和郭铮一较高下。
骑着马在贡院里巡视了一圈,范闲看到考生们都已就位,便大声宣布考试正式开始。
偌大的贡院安静得很,能清晰地听到考生们研墨、写字的声音。
范闲下马,挨个号房查看考生们的情况。
他先后看到了侯季常、杨万里和史阐立三人,却唯独没有瞧见史阐立。
王启年猜出他的心思,便悄悄告诉他史阐立在别的考场。
傍晚时分,工作人员来给考生们送蜡烛。
范闲想起郭攸之曾提醒过他防火是春闱的重中之重,明白若是有人在蜡烛上动手脚,就会引发号房火灾,那他可就罪责难逃了。
于是,范闲仔细检查那些蜡烛,果真发现上面被人做了手脚,竟然有火油味。
范闲和王启年赶忙对剩下的蜡烛逐一检查,发现那些蜡烛上竟然都有火油味。
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好在范闲事先让监察院准备了一批蜡烛,这才把加了火油的蜡烛全部换了下来。
范闲让人把买蜡烛的账单交给郭铮报销,还故意加了价。
郭铮明知被坑,也只能咬着牙照办。
范闲按照郭攸之的提醒,检查春闱第二重要的水。
贡院里放了好几大缸水,供考生们饮用。
可范闲喝了一口,却发现水放的时间太长,竟然已经变味了。
范闲担心考生们喝了会生病,便让监察院准备了干净的水送来。
范闲精心谋划,排除了水和火带来的危险,就剩下拉和撒了。
茅房是考生们避不开的地方,范闲担心有人在那里使坏,便让王启年仔细去排查。
王启年发现茅房里竟然有火油,十分危险。
一旦考生拿着蜡烛去茅房,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甚至有可能爆炸。
范闲便让郭铮派人重建茅房,以化解危机。
这可把郭铮给气得不行。
见范闲把贡院的蜡烛和水都给调换了,现在又要对茅房动手,要将自己的后手全部解决,郭铮干脆不再配合。
范闲早就猜到郭铮会反对,就让邓子越带着监察院一处的人来挖茅房。
不仅如此,范闲还让郭铮把翻修贡院换下来的金丝楠木和上等的石料从库房里拿出来盖茅房。
郭铮迫于监察院的压力只好照办,可心里却气不打一处来,暗暗发誓一定会再找机会陷害范闲。
为了确保三天的春闱考试顺利进行,范闲不但给考生们安排好了吃喝拉撒,还让监察院的人到贡院随时待命。
李承泽已经得知了范闲做了周密的安排,只是对其中的过程,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按说范闲初来京都,不可能对贡院的禁忌知道得这么清楚。
因此,李承泽便怀疑是礼部的老人给范闲出的主意。
既然范闲已经有了这样的帮手,那么即便他再出招,恐怕也很难难倒范闲了。
知道无从下手,李承泽便让谢必安通知郭铮停手。
得到消息的郭铮这才终于停手,这贡院之中也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范闲在考场之中巡视,特别关注了史阐立、杨万里、成佳林和侯季常四个人。
四人之中尤以杨万里的文采最为出众,字更是写得工整漂亮,让范闲自愧不如。
很快,历时三天的春闱科考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