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春闱大考(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郭保坤因为父亲下狱,已经见识到了人间的险恶,又经过在北齐潜伏的历练,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纨绔子弟了。

    可惜世人愚昧,依旧以昔日的纨绔来看待他。

    等到郭保坤在范闲的带领下,来到刑部大狱之中探视父亲。

    郭攸之看到儿子郭保坤顿时傻眼了,以为郭保坤也被抓进大牢了。

    没想到郭保坤现在竟然在范闲的手下做事,郭攸之激动得老泪纵横,对范闲千恩万谢。

    郭保坤在郭攸之面前大肆吹嘘他在北齐搜集情报的事。

    可郭攸之还是不相信郭保坤有这样的能力,以为北齐要亡国了。

    这自是将郭保坤气得哭笑不得。

    等他们父子叙旧之后,范闲便向郭攸之请教春闱的禁忌和规则。

郭攸之从头到尾看了新任礼部尚书郭铮所写的细则。

    可郭铮只写了春闱规则之内的禁忌,对此外的规矩却只字不提。

    要是范闲只是按照这上面的细则办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仅如此,郭攸之更是提醒范闲不要接近任何一个考生。

    范闲去见杨万里、史阐立、成佳林和侯季常他们的时候虽然没有表明身份,可在别人眼里这四个人早已经是范闲的门生。

    一旦他们金榜题名,那就坐实了范闲营私舞弊的罪名。

    范闲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事实上,这些事都还算容易解决。

    在郭攸之整理了一份新的细则之后,范闲只要照着施行就不会有大碍。

    对范闲来说,更大的问题是怎么对待春闱的潜规则。

    每次春闱之前,朝中的皇子大臣都会向主考官递上一张纸条。

    这上面的名字自然便是他们需要主考官关照的门人亲信。

    也就是说,在春闱开始之前,大多数中举名额几乎都已经被内定了。

    或许其他文武百官递上的礼品和名单,范闲可以拒绝。

    可是有些人,却是连范闲也要考虑拒绝的后果。

    比如太子、林相,甚至连陈萍萍和他的父亲范建,都给他递了字条。

    这种与范闲道德相悖的事情,自然让他极不舒服。

    可是所有人都告诉他,历届春闱从来都是这样的。

他只要循例而行,便可以得到满朝文武的人情,对他的仕途大为有利。

    反之,若是范闲真的逆势而行,自然会得罪整个朝堂。

    甚至范建、林相手下这些本来会是他助力之人,心中也难免会对他生出怨言。

    可范闲看到史阐立等来京赶考的书生,只能在饭店门口啃着凉馒头,就着灯光读书,心中很是难受。

    这些踌躇满志来参加春闱的考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梦想只是一场虚妄。

    抱月楼里,范闲在王启年和叶岚跟前大倒苦水。

    王启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就又去求助叶岚,想让叶岚帮忙劝劝。

    对叶岚来讲,这会儿还是有作业能抄的。

    只要让范闲进宫,让庆帝当一回挡箭牌,自然能轻易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只不过,这到底对范闲是好是坏,还真说不准。

    要是范闲照着老规矩来,自然能得到满朝文武的认可,对他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好处。

    范闲既可以选择接过李承泽的名单,跟二皇子李承泽缓和关系,赢得发展的时机。

    还能选择趁机打压李承泽的势力,让亲近李承泽那一方的士子全都落榜。

    同时把林相、范建、陈萍萍等自己这边的势力进一步巩固,结成同盟,一块儿去对付李承泽。

    而且这也不耽误范闲提拔杨万里他们,从而培养范闲自己的势力。

    可以说,这次春闱是范闲发展壮大的好机会。

    可要是范闲真按原著里那样行事,结果会怎么样,叶岚也早就看得明明白白。

那就是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收获也就只有范门四子,其中一个后来还背叛了范闲。

    这么一比较,对范闲来说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两边对比差距太大,叶岚实在不觉得范闲的选择是对的。

    要是范闲真没什么目的,就是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那也就算了。

    可要是范闲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些,那就得考虑得失影响了。

    所以,叶岚并没有劝范闲该怎么选,只是把不同选择的得失后果告诉了他。

    听完叶岚的分析,范闲惨然一笑。

    难道这些后果他想不到吗?

    不!

    这些后果范闲当然清楚。

    或者说,正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后果,他才会犹豫痛苦。

    一种是当下的公平,一种是未来的公平,到底哪种更重要?

    用错误的方法去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是对还是不对呢?

    这春闱大考,不仅是对那些考生的考验,也是在考范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