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逢的夜晚(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山脚镇毕竟是农村,只有进出镇子关键路口,安装有监控。

既然镇上的监控没有看到凶手,专案组决定扩大范围。

这一次,国道、周边村镇、附近火车站、汽车站的监控录像,甚至于当天在国道上行驶车辆内行车记录仪的视频,都被一一纳入了筛查范围。

所有被调取的视频,加起来一共超过了500G,能协助筛查的所有警力,也都被抽调过来。

夜以继日地,侦查员们对视频展开了集中筛查。

支队的夜晚,白炽灯通明。

办公室已没有了白天的喧嚣,院子草坪被修建以后,高温让草酸味道从窗户中飘进来,让人忍不住有散步的冲动。

再一次,周正的眼睛看疼了,他有些坐不住了。

“哎,没想到当了警察,也逃不过要看电脑啊……”

选专业的时候,周正觉得相比自己的程序员同学,干刑侦起码有一点强:不用天天面对电脑。

危险,是危险一些,辛苦,也辛苦一点。

但天天到处跑,起码身体能锻炼好吧?

再说,也能保证眼睛不近视,可以不带眼镜,保持帅气不是?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

随着时代进步,基本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完全抛开计算机和互联网而独立存在。

对公安事业而言,虽然筛查视频的工作枯燥乏味,但这却结结实实地提高了破案率。

“我说,师父……干我们这一行的,以后要是失业了,可以无缝衔接,去当视频审核。”周正扭扭脖子,撑了个懒腰,开玩笑道。

“你可别贫了,好好看吧,我这老花眼不中用喽,还是要看你们年轻人的。”

周正知道,师父老宣又在给他自己偷懒找理由了。

“你要不干脆说,以后去当鉴黄师?天天想看什么看什么。”

周正抬起头来,又是黄若竹,她也在加班。

“不好,”周正说道,“看多了,就冷淡了。”

黄若竹拿过来一大包零食:“辛苦了,要不来点?”

“你才回队里,就这么拼啊。”周正随手抓了一把,那是坚果。

“看来你还没来得及吃晚饭,而且仍然还在控制体重。”周正一边吃,一边完成了一次推理。

见此情景,老宣连忙找机会跑路:“很晚了,我得回去辅导我家小孩做作业了,你们好好聊。”

他想把时间留给两个年轻人。

“不对,是好好干,好好干。”老宣故意强调了这个动词,挥了挥手告别。

办公室就剩下了周正和黄若竹。

这是一次久违的重逢。

黄若竹不在的时候,周正曾反复期待着这一天,该用什么样的动作,该说什么样的话,该用什么表情。

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周正喉咙却干涩得如同沙漠一样沙沙作响,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对于黄若竹的不告而别,他心里仍然有气。

两人四目相对,不知该从何开始,反而沉默了起来。

“怎么……你回槟城,都不跟我提前打个招呼啊?”

终究,最终还是作为男士的周正还是开始,磕磕巴巴地,打破了沉默。

“你,真关心这个吗?”

“当然啊,我关心。”周正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可我去帝都的时候,你也没问过我不是?”

“你离开槟城的时候,你也没问过我不是?”

两人杠上了,话不投机。

“你还是这样,如果要这样说,那就没完没了啦。”黄若竹摇了摇头,岔开了话题。

周正沉默了,他想解开这个谜,可黄若竹显然并不想提。

“下班了,你先忙。”黄若竹丢下一句话,就要收拾东西走人。

周正把手背到后脑勺,继续看屏幕上的监控。

他甚至都没想到要去送送她。

公安局的自动玻璃大门打开,黄若竹穿过门前的草坪。

天空中只剩半个月亮,那月光落在她娇小的身上,在黑暗中便愈发显得单薄了。

而远处槟城的闹市区,此刻正散发着喧哗的辉煌。

黄若竹驾车离去。

连续看了两天视频,周正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人间蒸发?”得知这个结果,老宣摇了摇头。

“师父,你怎么看?是不是我们的侦破方向有问题?”

“不好说,这个案子很奇怪,可又说不上来。”

“那现在怎么办?”

“老老实实地找专家,画模拟画像吧。”

于是,省厅的电话再一次被拨通。

画像专家和之前见过嫌疑人的居民,都被请到了刑侦支队。

这一次的任务,对于专家来说,可能是他从业以来最难的。

模拟画像,本质上是专家经过长期的积累,对不同区域人的面部特征,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他根据目击者口述的人物形象,套用脑子里的模板,再精确地还原到纸上的过程。

但这次,目击者口述的嫌疑人长相特征,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凶手的妆容上。

毕竟一头长发,长刘海,遮住半边脸的嫌疑人,能够被记住的面部特征就不多。

目击者不够多,只得从镇上再找。

可大家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凶手的完整脸型。

最后,在足足折腾了两天,访谈了10多户居民以后,专家终于勉强完成画稿。

“我真是交了一份不及格的作业!”经验丰富的画像专家也无可奈何,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管怎样,在警方手里,模拟画像都算是有了一个线索。

画像被张贴到附近的村镇,各地派出所也加入进来,在方圆30公里的区域进行走访。

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刑警能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等待。

有些悬案一放就是十多年毫无进展,而偶然出现的一个证据,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让警员抓到凶手。

这次走访一开始非常顺利,马上就有了些成果。

居住在大山脚镇以东3公里外的一户村民,在看到模拟画像的时候,认出了嫌疑人。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在附近山上,村民经常砍柴的区域,嫌疑人曾居住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