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雨中小茅(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左辰把驴车停在了外面,带着彩衣朝着小棚子里走。

    临进去之前,发现这茅草棚子旁边还立了一个小小的庙,上面摆的三个盘子,放满瓜果蔬菜,因为下雨,这香是没烧起来。

    瞧了眼,发现里面供着的不是土地公,而是个黑脸官人,应当是城隍。

    把城隍供在这儿倒是少见,不过左辰只能瞧见上方缠绕着的点点香火气,却不见城隍本人,想来是的店家瞎摆的,为了给自己的小店带来些福气。

    等进入棚子后,才发现里面人不少,现如今甚至都没有了空桌,左辰只能去找个人少的桌角。

    那边坐着的是两个樵夫,见左辰和彩衣过来,让出来的一小块位置。

    两人坐下,棚内小二立刻走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

    “两位客官,今儿我们小店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好茶都用完了,只剩下了点粗茶,您二位要不将就将就?”

    “倒无妨,烦劳店家了。”

    左辰笑道,这店小二眼见着左辰好说话,便也同笑着点了点头,回去备茶了。

    等小二走后,左辰将手搭在自己的耳朵处,做了一个环扣,闭眼倾听。

    “道长,你这是在听什么呀?”

    彩衣瞧见左辰样子不由得奇道。

    自打进了幽州之后,左辰就会时不时愣神,现在更是曲耳听远方,怎么看也不像是没事。

    “最近两日,我总能听到些若有若无的小调,调子里还夹着些杂言杂语,可离着实在是太远了,隔垣洞见的神通我掌握也不到位,所以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左辰叹道。

    最近他一直能听到这奇怪的声音,有点像小蚊在耳边嗡嗡乱飞,稍稍有那么点恼人,又抓不着根系。

    只知道这声音是从极北方向传来的,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大神通者在那哼歌。

说不准这就是红色道人让自己来这的原因。

    又试了试,发现还是听不清楚,左辰干脆就放弃了。

    再往北走,总归是能听清楚的。

    彩衣也把双手曲在了自己耳朵后面,细细听,却只能听到风吹过的呼呼声,雨落在泥地上噼啪声。

    至于左辰说的奇妙声音,她是一点也听不到。

    作罢,把目光投向弥漫在这土道上的雾气当中,盯着瞧了一会儿,又压低声音问向左辰:

    “道长,这雾里是不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不是邪物。而且若是邪物的话,哪怕是小城隍庙也会有点反应。”

    左辰也盯着雾瞧了几眼。

    这四涌的雾气遮蔽了前路,形成了一道奇妙的天然壁障,没点本事傍身的人进入雾中皆会迷失方向,在原地打几个转子之后,就会如鬼打墙一般回到棚子处。

    可这雾里又没什么怪物,单纯只是风到了,雨到了,各种机缘巧合与此时此刻交错为一,形成了这么一道迷宫。

    硬要是除了这雾气倒也不难,只需要卯足一口炁,对着山谷里面吹就行了。

    但如此天地巧合构成的大雾也是个宝物,直接吹散多少有点可惜。

    再研究研究。

    又坐着待了一小会,店小二上了两碗热茶,放在了左辰和彩衣面前。

    液体都清的见底,里面见不到几片叶子,足面中间飘了几根杆,有点淡淡的褐色。

    这就当是茶了。

左辰端起碗来喝了一口。

    嗯,没比太和汤好喝太多。

    喝了小半碗入腹,身子暖和起来,坐在面前的樵夫忽然问左辰道:

    “小先生,你们两位是从徐州来啊?”

    “您倒是好眼力见。”左辰心头略有惊奇,“这是怎么瞧出来的?”

    问话的樵夫摸了摸鼻子,脸上带了些小骄傲:“两位来的方向只有关口,离这最近的道观方向截然相反,既然位置都对不上,我就估计这两位可能是从徐州来的。”

    见左辰点头承认后,樵夫又问:

    “两位,我听说徐州那边出了位大姑奶奶,济世救人,把整个徐州都给救了!你们从徐州来碰到了吗?”

    “噗!”

    彩衣正在那喝茶,听到这话之后把茶呛到了气管里,一时间接连咳嗽不断,眼泪都飙出来了。

    “这位姑娘怎么了?”樵夫大惊。

    “没事,岔气了而已。”左辰摆了摆手,像是在强憋着笑意:“我们路过徐州的时候,徐州已经变好了,对这些传言听的不多。”

    顿了顿,问:“徐州那边的传言在幽州这边传得广吗?”

    “消息哪能传得那么快,我这可是第一手消息!”樵夫笑呵呵的,表情中夹上了不少炫耀:“我们是在边郊砍树,多少能听到点风声,这些消息知县应该都不知道呢!”

    “可愿意讲讲?我很感兴趣。”

    左辰完全无视了旁边闹着了个大红脸、边咳嗽边摆手的彩衣,甚至从袖口里拍出来了三文钱,递给了樵夫。

    “这您可问对人了,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我王老二打听消息的本事大!”樵夫笑呵呵的把钱收到了腰包里面,立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起来:“前段时间徐州不是闹了荒吗?整个徐州民不聊生,从南边流了不少难民到幽州来。

    “我本以为徐州会一直荒下去,得很久才能长好,可就前两天,我和我旁边这位老伙计在边界打柴,忽得瞧见徐州那边长了满地的草,竟是不荒了!

“当时好奇啊,就顺着山进了徐州里面,没走一会儿就碰到了几户砍柴郎。

    “听他们说徐州来了位神仙,尊号大姑奶奶,心地善良,法力无边,见徐州荒,百姓吃不起饭,就拿了一碗大锅,用大勺一碗一碗给百姓们分粥。又用自己的神通治病救人,刚死不久都能给救回来!可谓活死人肉白骨。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