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急危重症,经验医学的区别?(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张维民对中医和西医都有所涉猎,妇科方面,张维民在中医方面擅长一些,而西医方面擅长的却并不是妇科,只能说有些心得。

中医和西医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

西医的特点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检查手段,仪器设备的完善,是中医所不能比拟的。

而中医,有着数千年的诊治经验,很多病症不必通过仪器就可以判断出来。

所以对于张维民来说,他也是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取长补短,去糟取精,这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宫外孕这种妇科的急腹症来说,因为要么不爆发,爆发的时候就要老命,所以也算是急诊接诊的一类。

张维民对这一类的认知也是在中医的范畴内。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中医在急诊中发挥的作用很小,急救主要是靠西医。

从中心医院这次急救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张维民和方世豪这种中医类型的医生,也只是负责一些骨折之类的患者,到了大抢救的阶段,很少会让他们参加。

甚至有些中医界的人士都认为,中医的优势主要是治疗慢性病,对急性病患者的治疗就两眼摸黑了。

但是在张维民的想法中,却不这么认为。

毕竟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

“对急腹症我有些了解,但是可能不是秦主任想的那样。”

“一般来说,非必要,我还是不主张手术的,可能这跟外科的考虑会有些差异,当然,保命是最重要的。”

张维民虽说是急诊出身,但是也知道,一旦动了手术,有些选择就必须要考虑了。

“那你对这种急腹症,是主张用中医还是西医呢?”

张维民这话引起了秦思慧的兴趣,虽然他自己是学西医的,也是一直深耕于外科,但是对于其他的方向也是不排斥的,只要是对的,他也可以接受。

“对我个人来说,我是觉得,中医治疗急症和重症还是有一套的,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只不过对这些危急重症,更考验中医的辩证和水平,因为这些都是需要一个个真实的病例来支撑的。”

“并不止是西医需要成百上千次的手术经验,中医也是需要诊治患者才把经验给积累起来的,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是凭空而来的,照样都是一步一步建起来的,这一点,想必秦主任也清楚。”

经验医学,其实不止适用于西医,中医也一样。

没有诊治过大量患者,你的诊疗方案就无从考证,一两个患者的诊治经验,只能算作是一个非常小的基数。

毕竟人的身体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人,就算得了相同的病症,但是最终的治疗方案可能都不会一样。

经验医学,也是要看个人情况不同的。

每一次的改革发展都必然会经历大的风暴。

在我国历史上,中医的几次大繁荣、大发展,其实都跟急危重症的医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温病学说的兴起。

明代末年,瘟疫广泛且多次在各地流行,当时,众多的医生用治疗伤寒的经验去诊治瘟疫,却没有多大的效果。

这不就是按照经验医学去治疗新的疾病吗?

但是关键是古法是否能够对得上今病呢?用现实的病去针对性地找古书,看有没有对应的病症,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个结果:开的方剂无效,最多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但是多次之后,便会更加严重。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判断不清,不够果断。

瘟疫这种病,在当时,已经算是传染性的急危重症了,这样的急病,还妄想参照古书里面的方子,用一些延缓的药物,殊不知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比比皆是。

“秦主任,我倒想问你一个问题,不知当不当讲?”

张维民想到中西医之争,便又联想到一个问题,想看一看秦思慧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你说,大家反正就当是酒桌上的聊天,散场之后,大家谁还会去争论个对错么?”

秦思慧看出来张维民的顾虑,便顺着他的话,反正也就是闲聊,能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那有什么的。

“那我就说了。”

张维民缓缓说道。

“就一个责任的问题吧,假如一个年老的患者,患有心脏病,如果并且严重发生抢救,用西医的方法没有抢救过来,你认为是正常的吗?”

张维民问的有些奇怪,在秦思慧的认知里面,急危重症,本来就是有着一定的失败率,如果每一种疾病都能够有百分之一百的成功率,那还会有什么医疗纠纷和警示教育吗?

尤其是身处秦思慧的位置上,作为一个外科副主任来说,他几乎是每天都在做手术,而做手术就必然有成功的和失败的,如果手术一旦失败,肯定是有着不好的后果的,这谁都知道。

所以秦思慧对生老病死已经看淡了,就好像是工厂里的流水线一般,反正就是按部就班地操作,实在搞不定的也还有上级医院可以协助一下。

“这个很正常啊,只要不是人为过失,就问题不大,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吗?”

秦思慧没有多做考虑,就直接回答了。

“确实比较正常。”

张维民也顺着秦思慧的想法来。

“那如果用中医药去诊治这个病人,而不是采用西医的方式去做,那如果病人没了,那正常吗?”

张维民的这个对比不可谓不强烈。

西医是有着明确的流程和规定的,所以可以算是正常,但是中医,秦思慧此刻却犹豫了。

他也不敢说是正常,但是也不会说不正常,毕竟张维民和王济仁都是学中医出身的,有些话说出来,对彼此都不好。

“哎.......我知道你们是什么意思。”

秦思慧心中一叹,表情也有些为难。

王济仁此刻也是脸色不太好,他是家传的中医,怎么会不知道现在中医人诊治的弊端呢?

这也难,那也难,这也限制着,那也限制着,那疗效还能够保证吗?

王济仁看向张维民,他心里有些复杂,他也没想到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里,张维民对面就坐着中心医院的外科副主任,这个话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