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山神庙(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易晃晃悠悠地醒过来,感觉头好痛,身子好冷,肚子好饿。

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周围一堆人七嘴八舌就围了上来。

“醒了!醒了!”,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围了上来,有的用手去探他的额头,有的去摸他的脸,有点去拉他的手。

这几个小孩有男有女,有高有低,普遍个子都不高,最大的十岁左右,最小的五六岁,但关心自己的表情都是一样的,见到自己醒过来眼睛里高兴与兴奋的表情也如水一般透彻,笑容更是在摆着脸上。

“三哥手有点凉,给他喂点汤饭吧!”,一位拉着易右手的八九岁男孩开口说到,他的衣服不但破还有不少的洞,打补丁的人手艺不好,里面的麻丝都露出来了。

“好,我去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赶紧将手从易的额头抽开,转身去到一侧。

一会儿,这女孩端着一个破了一角的陶碗就过来了,碗上面还冒着热气。

“咕噜咕噜”,易听到肚子响的声音,发现不是自己的,而是周围好几个人的,这几人都没有盯着碗看,而是将头扭到了一边。

女孩也不管,径直走到易的前面,蹲下,用小木勺在陶碗中舀了一勺汤饭就要往易的嘴边送。

“我不饿,你们先吃吧!”,易低声说道,他的声音有些嘶哑,说的语言自己感觉有些陌生。

“咕噜咕噜”,这次是他自己的肚子在响,他不由露出一个难看的微笑。

勺子已经在嘴边,他张开嘴巴吃了两勺,顿时感觉身体暖了很多,说道,“热汤”,这女孩只好多喂了一些热的汤汁给他。

接下来,如果见到这女孩喂米粒给他他就摇头,只说“热汤”,最后整碗的热汤被他喝完,剩下的全部都是干饭,这会他说,“够了,其他的你们吃吧!”

随着逐步清醒,他已经知道这群人是谁,自己是谁。

给他喂汤的是二姐唐三妹,刚才抓他手的,是二哥刘三,在后厨忙活的是大哥苦大,摸他脸的是六岁的四妹黄丫,给他掖被子的是四弟童六,今天值勤的是大姐窦娘与三妹玉娥。

所谓值勤就是讨饭,他们是一群小乞丐,四男四女,自称“八闲”。

这里有个说法,原本是说八大金刚,不过玉娥说顶多算八仙,金刚不是好词。有人反对说哪有仙人讨饭的,只能是八贤。有人继续反对,说贤是官家对做官的人的称呼,只能说“八闲”。于是“八闲”就诞生了。

这里是一座破旧的山神庙,总共只有四间,一个大殿算一间,两侧偏殿算两间,最后一间是厨房。根据男左女右,左边的偏殿住男四闲,右边的偏低住女四闲。其实是因为右边的偏殿基本不漏雨,老大坚持按照这个原则来分配。

所谓的床,就是地上铺上稻草,所谓的被子就是捡的破衣烂衫经过大家处理将他们叠在一起形成比较厚的一层做被芯,然后用麻布做成被套。被子总共只有四床,两个人一个被窝,刚刚好。

这山神庙最先住进来的是大哥苦大,他自己已经在这里独自生活了快两年,之后是二哥,大姐,四妹、二姐、他、四弟、三妹,大家因为这间山神庙而聚集在一起,一起结拜兄弟姐妹。

他此世三岁之前的记忆完全没有,四岁的时候被一家人捡回去养了一年,实在养不起,将他丢到了街头,五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家好心人收留了他,不过最终还是被礼貌赶走。就这样,他前后被六七家照顾,最终所有人都放弃了他,直到他自己来到了这间山神庙。

他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身体虚弱,需要进补,进补的药材实在太贵,没有家庭可以负担得起。而且他时常头疼晕倒,一晕往往需要一天或者数天才醒过来,这明显就不是长寿之相,收养的人都担心他那天出事,遭遇晦气,只能将他赶走。

易这世因为之前没有记忆,之后又经过了好几家人的领养,改的名字实在太多,这些名字每个都代表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实在不愿意想起,自到这山神庙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名字,“三哥”即是称呼也是名字。

这八人中,他最聪明,不但认字还会几句诗句,都是在之前收养他的家庭中学习的。他还有几个绝活,也是其余七人最依仗他的原因,更是八人能够安稳在这里过小日子的原因。

首先,他会抓蛇,所有的蛇,无论大小,有毒无毒,在他面前都老老实实,任他摆弄。其次,他会寻宝,经常捡钱,有时候还能够带大家挖宝,有一次挖出的钱都够在城里买栋房子,不过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让他把钱花掉买药了。还有就是他会帮人“摸病”,所谓摸,就是必须要用手摸遍全身,虽然他不会看病,但是通过摸一遍病人,在大夫的协助下就可以准确把握病情,非常准。不过他现在大了,已经八岁,这项业务开展越来越不顺利。只有几个熟悉他的医师遇到十分复杂的疑难病人或者病人完全不介意他摸才可以接点活计。

他这段时间生病,把其余的七人愁怀了,除了真的担心他外,主要是生计没了着落。这年代乞丐也不好混的,他们几人虽是乞丐,但真正乞讨的时间并不多,大姐与三妹这次出去主要还是想讨钱给他救命。

兄弟姐妹八人,除了他,三妹玉娥最有文化。她是家中的亲人被蒙古人杀害,她自己逃出来的。家中原本就是官宦家庭,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惜命运多舛。如果不是她机灵且心智早熟早就被人抓去卖了去娼窑。这次出去讨钱也是三妹的主意。

八人中大姐窦娘最显得老实本分,她与三妹配合简直是最佳的搭档,“女孩子求人比男孩子强得多!”,这是苦大哥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大姐与三妹找的就是对易比较熟悉的几个医师,他们有技术、有能力也有钱,是最好的对象。不过之前易生病的时候,他们已经跟这些医师借过钱了,这次能不能借到,实在不好说。

他这次能够醒过来是因为有一个乞丐路过这山神庙,刚好遇到,这乞丐给他检查身体之后给他灌了几口酒,又拿出了一颗什么“金丹”喂他服下,还说如果这次易没有死的话就证明“王八太监没有骗我”,如果死了,他也没有办法。

就在六人正围着醒过来的易嘘寒问暖说话的时候,外面传来“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山神庙地处荒郊,距离最近的村落都有一里多,此时外面冰天雪地,半尺深的积雪经过几日天寒地冻,脚踩下去声音很大。

刘三赶紧跑到大门边,从两扇破旧的大门门缝中往外看,一边看一边嘴里轻声说道,“一行十几人,都不认识,带了刀枪,应该是官兵,带头的是个四十多岁的锦衣汉子,他们抬着一个人,哎呀,大姐与三妹与他们在一起,好像,好像,应该不是被他们抓起来的!”

几人听刘三的话说得不清不楚,特别是关于大姐与三妹的,不由都露出担心,也要过去门缝看,特别是二姐唐三妹,几乎是冲过去的。

易躺在地上的草垫上有些起不来,刚才他虽然喝了一点热汤,但身体依然虚得很,不过此时的头脑很清醒。这些人中他一向也是拿主意的,听了二哥的话,大约明白了一半,立即轻声说道,“”人家是冲咱们来的,害怕没用,打开门吧!你们看看大姐与三妹有没有被束缚,有,就是不怀好意,没有就是过来求人帮忙的。“

随着一阵吱吱的响声,山神庙的大门被大哥苦大与二哥刘三合力拉开了半边,一阵冷风立即灌入到尚不暖和的大殿,大家都不觉紧了紧身上的破衣。庙门虽然破旧,但挡风挡雨还是很有作用的。

老大苦大阻止了二姐、四弟与四妹出门,让二姐带四妹去厨房躲一下,四妹长得粉雕玉琢,如果被坏人看上就麻烦了,朝廷的官兵很多时候与土匪没有什么区别。四弟则被要求呆在易的身边,他只有六岁多,年纪还太小,出去还容易受寒。经大哥提醒,二姐赶紧慌张地将四妹搂在怀里走向厨房,还把厨房的门给掩上。

不久,脚步声就到了门口,山神庙的大门直接被人从外面全部推开,一行十几人纷纷进入大殿。

易一眼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篓大夫。篓大夫五十多岁,是城里很不错的一位医师,虽不说是神医但一身医术在嘉定城中也是出了名的。其人虽小气、谨慎了些但心肠倒也不坏,前期易几次生病他都予以援手,对易的本事也是了解非常。大姐与三妹与他一起回来,应该是去求他借钱看病。

被几人抬着的一人看不清什么情况,不是伤者就是病人,不过既然篓大夫与他们在一起,那估计就是他的生意上门了。

但这些人除了带头的锦衣中年人相对面善,其他人个个体型彪悍且身带武器,确实也不太好判断其来意。

山神庙本来就不大,这十几人进入后加上这里原本就住的八人,就十分拥挤。几位随行的大汉看偏殿还有位置,就直接用脚将地上铺的一些干草连同破被子连番用脚踹到靠墙一边,总算是地方显得更大了一些。

躺在地上的易虽然没有被这些人踹,但旁边地上的干草与被子就没有逃脱被踢翻的命运了。这些人的打扮虽然不是官兵,但作风简直一模一样。

易面色平静,将快哭出来的四弟拉到一边,用手轻抚其后背,以示安慰,同时用眼神告诉他不要哭出来。四弟童六人虽小,但也是聪明得紧,赶紧躲到易的身后一角,其实他此时更多的是害怕。

易其实刚才一直在观察大姐与三妹的表情。大姐脸上显得着急但并不害怕,三妹则神色平静同时还用眼神安慰大家不要轻举妄动。

刚刚一起再回庙里的大哥与二哥脸上只有担心,暂时无恐惧。

看到这一些,他大致就明白这些人有些粗鄙但似乎并不残暴,或者是因为有求于人。

进来的这些人可能也觉得庙外冷风灌入不太好,两人合力将大门一起推上,顿时山神庙中光线一暗,不过确实也暖和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