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薨逝了(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许是王家养人,不知不觉赵璟王家住了快两年了,渐渐的也活泼些了,身量也抽条些了,老太太瞧着甚是高兴。

几乎隔一段时间,老太太便要将这时兴的衣服首饰送一批到忆景园,忆景园的人从开始的高兴老太太这么疼自己的主子,到一看见静安堂的婆子来就想关门谢客,整理库房真的累啊。

赵璟一看见龚嬷嬷说笑的声音突然停顿,愁眉苦脸起来,就知道静安堂的人来了,比钦天监的风向预测还准。

无论是在王家过的生辰还是大年,赵璟都是开心的,在外赶不回的舅舅表兄表姐们也都不忘给赵璟送回来礼物,赵璟都看在眼里,满心满眼的都是说不出的感激,所以,赶上老太太的寿辰,赵璟早早的就在忆景园带着阿福龚嬷嬷一起为老太太准备起了寿礼。

府中也都准备起来,王家的这些亲戚陆续也都回来给老太太祝寿了。

本是阖家团圆开心的日子,去年因着赵璟母亲的离世,老太太食不甘味,又哪有心思过什么大寿,今年的寿辰众人便早早的准备起来,也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开心。

只是天不遂人愿,在老太太寿辰的前一天,京都发丧了。

报丧的人灰头土脸,一路上骑着马便奔便喊,瞧着嘴唇都裂开了,应是突发急丧。

“主子,主子,出大事了。”这天,龚嬷嬷着急忙慌的从外面跑进来。

赵璟正在院里坐着喝茶,看着阿福给小白梳毛,边梳还边念叨小白贪玩净往泥堆里钻,一点不知道爱惜自己这一身雪白的毛发。赵璟听着阿福的念叨,看着这岁月静好的模样,不自觉的便扬起嘴角。

小白是迷路跑进府中的哈巴狗,看着样子不像流浪至此,倒像是谁家里跑出来的,却无人来寻,也许是主家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养不了了,小白便跟着采买的小哥儿在外院偷偷生活过几天,小白却是一个不老实的,趁着采买做活,偷偷跑出来自己逛了起来,这一逛就逛到了内院,等小哥儿发现,小白一溜烟的跑进去了,内院是府中女眷生活的地方,外院做活的人是万万不可进去的。

小哥儿急的直转圈,这要冲撞了贵人主子们,小白哪还有命活,几天的相处,跟这小畜生也是有了感情,想到这,小哥儿脑子里开始出现他哭着给硬了的小白立坟的场景了,越想越伤心。

还好,小白命大,采买小哥儿碰上了偷偷出府帮赵璟买杏干的阿福,阿福答应帮忙找小白,终于在廊边的柱子处找到了小白,一见小白便喜欢的不得了,

采买小哥早就听说府中的表小姐最是和善,身边的阿福姑娘也是心直口快没有心眼的敞亮人,或许小白能有一个好归宿了,跟着自己,总归不是长久之事,奴才的狗就是畜生,随时就能丧命,要是养在主子身边,那就是人上狗了。

小哥儿用袖子擦把脸,看着小白说“阿福姑娘喜欢就送给阿福姑娘了,左右不过是一条畜生,能得阿福姑娘的喜欢,是它的福气,小的还有活计没做,就先走了。”

说完,不等阿福反应,就转身跑走了,

‘真是个奇怪的人,这么担心小狗,找到又不要了,”阿福疑惑的嘟囔道

因为是白色的,阿福就给取名小白,抱回忆景园的时候,赵璟也不讨厌,“喜欢就养着吧,左右也是一条命。”

小白,有家了。

龚嬷嬷看赵璟的注意力还在阿福跟小白身上,着急的又说一句“我的主子哎,出大事了”

赵璟看龚嬷嬷这有些气喘的模样,顺手拿起桌子上的茶递给龚嬷嬷,“嬷嬷怎么这么狼狈?喝口茶,歇歇吧。”

龚嬷嬷也不客气,接过茶杯就咕咚一口气的都喝了下去,舒服的顺了一口长气这才开口,“太子爷薨了!报丧的使者公公已经到城门口了,大老爷已经带着男丁们去城门口跪接了。”

龚嬷嬷一早便因为老太太寿辰,人手不够,被前院借走了,消息自然灵通些。

阿福一听,便收起了梳子,把小白放下,连忙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袖,恭敬的站在赵璟身旁,低下头,不敢在发出一点声音。

太子竟然……这天又要变了啊,阿福偷偷的想道。

赵璟布茶的手顿了一下,拇指轻轻的在杯壁来回摩擦,似是发呆,半晌没有说话,谁也不知赵璟到底是什么心思,龚嬷嬷、阿福对视一眼,只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迷茫。

不知过了多久,忆景园,门口传来“我的孩儿啊,命苦啊!”

老太太接到消息就带着女眷们赶到了忆景园,还没进门老太太心疼的声音就先到了。

龚嬷嬷阿福慌忙迎接众人,搬凳子、布茶,

龚嬷嬷想提醒赵璟,再一看,哪还有刚刚发愣之像,此时赵璟已经泪眼婆娑,伤心的不能自已了,许是刚刚一时接受不了吧,龚嬷嬷心想,两年之内,小小年纪接连失亲,哎,主子这身份以后怕是尴尬了。

老太太带着几位奶奶们将赵璟围在中间,又是抱又是擦眼泪珠子的,赵璟哭的最后直接晕倒在老太太怀里,可把老太太心疼的哟。

不光府医被宣进来了,老太太又差人出府把城中有名气的大夫都找过来,最后连城中治疗千金科的女先生也给接了回来。

大奶奶有些被惊到了,赵璟不过幼学,千金圣手,实在有些夸张。

老太太这才注意到这些医者,看到千金圣手的时候,也是一愣,“糊涂东西!”对领了话的家丁呵斥道。

最后一阵忙活,得出结论,赵璟不过一时忧思上涌,吃几副疏肝健脾的药调理调理多休息便无碍。

最后这些大夫每人领了十两银子便被送出府了,开药的大夫多加二十两,有些甚至都没能挤上前去号脉,也得到了诊金,看来传闻一点不假,这表小姐真是得宠。

等到大老爷带着众人从城门口回来时,太阳已经微时,赵璟也醒了过来。

众人已经渴的口中冒沫,这时也讲不得什么礼仪规矩了,每人都咕咚咕咚喝下几碗茶水才算。

谁能想到,皇帝为太子写的讣文那么长,他们硬是跪着听报丧的公公读了半个时辰才算完。还不算完,还要当场为太子念经祈福半个时辰,嗓子都念冒烟了。

皇帝追封太子为,顺端文恭皇太子。

顺是顺昌的顺,顺昌,是当今年号。

顺昌三十二年,皇太子,薨。

这一下子众人都心思各异,有的偷偷瞟向赵璟,这位陛下究竟什么意思呢,东宫今后是人走茶凉还是圣眷不衰呢。

太子丧葬期间,老太太的寿宴只能作罢。

二老爷,三老爷在朝为官,本就是休了假赶回来为母亲祝寿的,这下怕是要连夜赶回就任地,晚了接不到京都发来让地方官员敢往京都参拜葬礼的信件,怕是要出大事。

本想着明日的寿宴一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便算了,这下,团圆饭也是吃不成了。

这次二老爷离开,李氏留下了,李氏性格蔫巴迂腐,这特殊时期,忙起来儿子儿媳怕是顾不上自己,万一自己行差踏错,连累的是自己的儿子,往大了说,整个王氏都要被问罪,不如留在琅琊,跟老太太身边,也好有个主心骨。

王氏看了眼李氏,李氏谨慎愚笨,但自年轻时就有一点好处,有自知之明,活到现在,倒是没犯过什么大错。

王氏也决定暂时搬回府中居住,特殊时期,一家人在一起总归有个照应,遇事不慌有个商量,慈幼院有人打理着,时常差人去看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时间渐晚,老太太嘱咐完赵璟就哄赶着众人离开忆景园,赵璟乖巧的一一应下,老太太不放心的又反复叮嘱龚嬷嬷和阿福好好照看主子,走出房门,在院子里又对清扫做活的丫鬟婆子们敲打几遍,这才放心离去。

老太太就怕有哪个见风使舵的恶婆子,吃了豹子胆阳奉阴违欺主,多敲打几遍才放心。

落在最后的五奶奶扯了扯五老爷的袖子,小声问“太子究竟是何原因,知道吗?”

五老爷回头往主卧看了两眼,确定看灯火暗了,又拉着五奶奶快走两步这才凑到五奶奶耳边低声说,“官家的说法是病逝,大哥给小公公递了钱袋子,说是太子去的时候嘴唇乌紫,眼皮发青,脸色煞白,床边全是血污,怕是中毒,当日厨房当值之人,陛下没留一个活口。”

五奶奶听罢,抓着五老爷袖子的手又紧了些,天老爷啊,这也太吓人了,谁敢谋害太子啊,这可是谋逆诛九族的大罪,“莫不是宫里那位……”

五奶奶话还没说完,就被五老爷捂着嘴拉着又走快些“不要命了!”

五奶奶也是吓懵了,哆哆嗦嗦的拂着胸口,跟着五老爷回了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