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又爱又麻(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三天后,陶振华跟着梁小嘉,加上钟小山等三人,带着加急制作好的母带,几盘demo和赶印出来的封面,南下保州。

黄耀武和另一个战友留下驻守四合院,盯着装修的事情。

顺便还要去照顾陶振华的父母。

把母带交给保州那家磁带厂开始生产后,他们会留下两人盯着生产,其他人继续南下广州。

那里是这个年头流行音乐的圣地。

大部分的唱片公司和优秀歌手都聚集在这里。

磁带经营商当然也大部分守在这里。

毕竟,最好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里的唱片公司出的。

他们会从羊城再北上沪海,杭城,金陵,再去西部的长安,最后返回保州,就在那里守着。

为了尽快能把磁带做出来,周天凌让李诚儒给陶振华带去了五万块钱,作为订金,让磁带厂先期开工。

这样,只要有经销商先赶到,就可以先提货回去。

李成儒手里的五十万块钱,给了制衣厂十万,作为订金压在那里。

说好的每个月核算一次,少了多少给补齐,这十万就一直先放着不动。

意思就是,只要“特别特”需要,这个冬天,他们就一直在制衣厂生产衣服。

也就是李诚儒和制衣厂关系比较铁,然后厂里也来看了他这家“特别特”的位置和布置,这才答应了他的这种合作模式。

这样的一家店铺,卖不出去衣服,收不回来货款,大概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可能。

而老李,在付款方面的信誉,那是响当当的。

工程队这里,依样画葫芦,也给了十万压着。

而且这边出面的是电视剧制作中心,真正的公家单位。

工程队是来自燕都二建的一个小工程队,属于公对公的业务,还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业务。

要不是周天凌急着加快速度,刘大龙连这十万都不愿意给。

还是周天凌用“马儿要吃草”理论,说服了他。

说这十万可以不给,但是对方会把我们就当普通客户,工期可能就会拖长几天。

给了,对方不见得对我们有多么重视,但是我们提一点要求,对方也没办法推搪。

谁让他们拿钱了呢?

嘿,做工程你要先拿钱,可不就得听东家多啰嗦几句!

录音棚设备的事情很顺利。

周天凌为什么这么笃定会有文工团在这时候淘汰录音设备,都是他在地球上看娱乐文看的呀。

只不过他记不清楚,到底是哪几家文工团,在这个时候要淘换设备而已。

靠刘大龙的关系,很快就查到了,有两家单位,正在准备换设备。

一家是东方歌舞团,一家是全总文工团。

算是这个时候最有实力的两家文艺单位了。

每年春晚,这两家都是要贡献好几个节目的。

周天凌自己没时间,委托冯大钢拉上李清晨去看了下。

李清晨选择了比较贵的东方歌舞团这一套。

说是全总那套实在太旧了,录音效果很一般。

东方歌舞团这套虽然比全总报价贵了三万,但是磨损不大严重,还可以用上不短的时间。

说是贵了三万,但是总价也就是十五万。

冯大钢巧舌如簧,说你们不是我们唯一选择,人家比你们便宜三万呢,而且还可以继续谈。

最后谈好,13万,先付十万把设备搬走。

到年底付清尾款。

这让周天凌对冯大钢又爱又“麻”。

恨他是恨不起来的,人家冯大钢可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

对他从来只有讨好和巴结。

他“麻”的就是,这样的冯大钢,他既很想用,又不敢大用。

真就特别矛盾!

如果撇开后世印象,就照这家伙既能拍片子又能谈生意的本事,周天凌就可以在弄到一大笔钱之后,马上给他开一家私人工作室。

尽可以开出比较苛刻的分成条件,比如82啥的,冯大钢绝对会答应。

只要避开《1942》这种档期大坑,就凭冯大钢自己的水平,加上还有他时不时可以拨乱反正。

这家工作室,等于就是他自己的一个小金矿!

所以,有时候,先知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他要是不清楚冯大钢后世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毫不犹豫就会给冯大钢投资下去了。

哪里还会在这里思考什么:

用人家还没做的事情,来评判一个人,到底应不应该?

剧组账户上,李诚儒又给打进来十五万,加上制作中心打进来的二十五万。

勉强算是有点样子了,否则一旦开工,剧组的钱是最不经花的。

制作中心的25万里面,有10万是燕都台出的,就是录音棚的合股费用。

制作中心的15万,则是十万是用于剧组拍摄,5万用于合股录音棚。

最后商定的结果就是,周天凌以场地加上一万块现金,占股百分之四十。

燕都台以十万现金,占股百分之四十。

制作中心以五万现金占股百分之二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三天后,陶振华跟着梁小嘉,加上钟小山等三人,带着加急制作好的母带,几盘demo和赶印出来的封面,南下保州。

黄耀武和另一个战友留下驻守四合院,盯着装修的事情。

顺便还要去照顾陶振华的父母。

把母带交给保州那家磁带厂开始生产后,他们会留下两人盯着生产,其他人继续南下广州。

那里是这个年头流行音乐的圣地。

大部分的唱片公司和优秀歌手都聚集在这里。

磁带经营商当然也大部分守在这里。

毕竟,最好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里的唱片公司出的。

他们会从羊城再北上沪海,杭城,金陵,再去西部的长安,最后返回保州,就在那里守着。

为了尽快能把磁带做出来,周天凌让李诚儒给陶振华带去了五万块钱,作为订金,让磁带厂先期开工。

这样,只要有经销商先赶到,就可以先提货回去。

李成儒手里的五十万块钱,给了制衣厂十万,作为订金压在那里。

说好的每个月核算一次,少了多少给补齐,这十万就一直先放着不动。

意思就是,只要“特别特”需要,这个冬天,他们就一直在制衣厂生产衣服。

也就是李诚儒和制衣厂关系比较铁,然后厂里也来看了他这家“特别特”的位置和布置,这才答应了他的这种合作模式。

这样的一家店铺,卖不出去衣服,收不回来货款,大概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可能。

而老李,在付款方面的信誉,那是响当当的。

工程队这里,依样画葫芦,也给了十万压着。

而且这边出面的是电视剧制作中心,真正的公家单位。

工程队是来自燕都二建的一个小工程队,属于公对公的业务,还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业务。

要不是周天凌急着加快速度,刘大龙连这十万都不愿意给。

还是周天凌用“马儿要吃草”理论,说服了他。

说这十万可以不给,但是对方会把我们就当普通客户,工期可能就会拖长几天。

给了,对方不见得对我们有多么重视,但是我们提一点要求,对方也没办法推搪。

谁让他们拿钱了呢?

嘿,做工程你要先拿钱,可不就得听东家多啰嗦几句!

录音棚设备的事情很顺利。

周天凌为什么这么笃定会有文工团在这时候淘汰录音设备,都是他在地球上看娱乐文看的呀。

只不过他记不清楚,到底是哪几家文工团,在这个时候要淘换设备而已。

靠刘大龙的关系,很快就查到了,有两家单位,正在准备换设备。

一家是东方歌舞团,一家是全总文工团。

算是这个时候最有实力的两家文艺单位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