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过关(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经过老杨一顿交涉,小青年开价一样东西十块,然后在玉岩招待所交易。

没了公函的公干,只能靠电报来打临时证明,但这东西也仅限于办理住宿类的问题。想要申请赴港的通行证,那两边都是不认的。

尤其老赵和王秘书的身份还比较高,本来审查就比较严格。

到了招待所,大家集体开会。

为了保证办事效率,老杨带着林飞先行,其他人等小青年过来交易或者哈城补送资料。

在等待期间也不能闲着,要在鹏城考察调研,弄清楚仓库租赁和货物运输等相关程序,最好再招聘几个懂行的本地人。

鹏城此时已经是个非常发达的县城,多层建筑比比皆是,东南亚侨胞回乡办的厂子已经开了不少。

大街上人们穿得花花绿绿,不像是哈城,一共就几种颜色,一片死气沉沉。

中午下去吃饭,大多数的馆子都可以不要粮票,只是价格更贵一些。

吃过饭,大伙分头行动,老杨和林飞去办理通关手续。

这时候邓爷爷还没和铁娘子达成协议,赴港的手续还比较复杂。公私两种申请,要写清楚目的和停留时间,由工作单位作为担保。如果是个人的话,还要提供财产证明。

老杨已经有多次赴港的经历,很快就填完了。

林飞这边犹豫了好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林飞,写上了户籍山海关,工作单位农垦总局二七四农场。

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用这个身份了,想想还有点怀念。

审批很快,中方窗口见了公函就盖章,英方那边麻烦点,也就多问了几个小问题。

下午两点,俩人就拿到了自己的通行证,可以在港停留三天。

不过接下来还有一个培训,由海关某处组织的,主要是给大家培训一些常识。

比如英制和米制的区别,交通原则,厕所标志,还有一些防骗和思想教育。

每个人经受了培训还给盖一个章,表示人家的义务已尽。

出了门,林飞翻来覆去的看着张纸卡。

“杨叔,这是有多少人去而不返啊,都防到这个程度了?”

老杨白了他一眼,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赶紧拉着他去旁边的银行换汇。去了港岛那边也能换,但价格要低很多。他们手里有公函,犯不着吃那个亏。拿出省里盖章的公函,换汇数额也没有限制,只需要填写一张证明即可。

接近150:100,林飞直接全换,到手四千美金。

接下来,过关的所有物品都要查验。

这一项特别严格,主要是发生过大案,一伙人把价值数千万的字画古董给带出去卖了。

而且还有携带黄金跟银元的,这方面英方倒是不检查,只是给包上挂一个封签儿。

接下来,就可以等小火车了。

别看只隔着一条河,但并没有官方渡船,甚至鹏城这边,还拉着铁丝网架着观察哨。

想要过境,唯一合法的陆地交通工具就是小火车。

从罗湖直接到西九龙,车程一个小时。

回到招待所,又开了个小会,几位领导再次交代一些重要问题,林飞终于完成了过关之前的所有准备。

三点四十分,火车进站。

这回不用跑,也不用抢位置了。大家都表现得彬彬有礼,车厢门口还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

林飞扶着老杨上车,循着车号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车里一样没空调,只是挂着一个风扇,吹出来的风有一种海水的腥臭味。

搁好了行李,林飞伸出两个大拇指,“叔,佩服!”

老杨一脸淡漠,好像在说,这都是小意思。谁行走江湖,还没几个朋友啊。

一会火车响起汽笛,车轮开始转动。

“最多三天,王秘书他们就能办好手续。三天之后,你是能把事儿平了,还是打算从此改头换面?”

林飞也头疼呢,接下来的事情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

直接跑路,肯定是要坑老杨一回,而且后续松露的钱也赚不到了。

真联系日方,他如今的官面身份还是农场工人,至于蔡主任的招商局,机构还没挂牌成立呢。

看着老杨期待的眼神,林飞还是没能说出要跑的计划。

“事在人为,还是先莽一波。我相信日方比我们还着急,他们如今产业升级,一大堆淘汰的产线和工艺要卖钱,还能拒绝我们这两只肥羊么?港岛太小了,能吸收的有限,搞搞服装和玩具之类的还行,大规模的工业配套,还是得卖国内。”

老杨就欣赏林飞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明明只是个偏远之地的知青,却好像熟知天下大事一样。

“其实联系日方这事儿,谁都能干,你想没想过,为啥大家都推你出头?”

林飞一撮牙花子,“诶...,懂,出了事好背锅呗。”

火车停在西九龙,人们在乘务员的引导下有序下车,沿着通道的指示前行。

眼前的港岛已经非常繁华,人流如织,商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小汽车铺满街道。

下车第一件事当然是找住处,否则晚上会被加价,尤其俩人还操着内地口音,这是老杨的经验教训。

叫了一辆出租,老杨说了一个商会的地址。

车开起来,林飞转头看向外面,右手边就是一片海湾,远处有一座很大的岛屿,岛上耸立着一座方方正正的大楼。

“那边就是文华东方酒店,香港住宿最贵的地方,你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喝上一顿下午茶的。”

林飞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钱包,心想启动资金已经有了,只要不出大事,一年之内,他必能住得起东方。

二十多分钟,车停在一处十几层的建筑下面。

两个石狮子镇守,大门入口就挂了十几个牌子,进了大堂更是如此,好像是牌匾公司的作品展览。

“杨叔,楼里有多少家商会啊,还有老乡会?”

老杨岁数大了,没工夫置气,况且也犯不着。刚来港岛的人,大多不理解岛上地皮的金贵,等过一阵子自然就懂了。

俩人上了电梯,按下十一层。一出电梯,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关东商会。

说是商会,其实就是个酒店。老板祖上是桦南人,倒腾牲口发了家,民国时候跑路来这边开枝散叶,留下这么一处遗产。

订完房间,俩人叫了壶茶水,林飞拉开窗向外瞅了一眼,瞬间明白老杨为啥这么安排了。

在港岛跑业务,肯定离不开本地通,老杨这是有备而来啊。

不过,显然老杨是打错了算盘,想靠着港人推广松露,那还不如指望骡子下崽儿。

全球的松露运营都在法国人手里,评级定价都是他们说了算。

想要打听门路,今晚非得先去吃顿法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