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涉险过关,平安无事。
老蔡走了之后,林飞赶紧给高场长挂电话,这种关系复杂的上层运作,他只能求教于自己的老上级了。
不过老高很莽,直接告诉他有事去分区躲着,到时候他派车来接。
有个爸爸真好,不,是有个领导真好。
这款哈苏500c,厂家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一共生产了七万多台。
蔡司根据需求,一共研发配套了三十多支不同的镜头。
配件更是无比丰富,连对焦屏都出过十几种。
老蔡这台机子保持的非常完好,五组镜头,从鱼眼广角到5.6长焦都有,对一个摄影师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500c为啥叫这个名字,因为他的快门最大只有1/500秒。使用120底片,最适合近景拍摄,能展现出光线的多层次变化。
拍人像算是一流,拍风光稍微逊色,要说他的王者领域,那就必须是时装。
在当下,南欧和港岛的摄影师已经认定,想要表达亚热带的阳光和美女,这款哈苏与蔡司的组合,无疑是摄影师的神器。
宝贝到手了,自然要找个场景试一试。
就好比后世买了新显示器,一定要把《刺客信条》打开爽一爽。
哈城适合街拍的景点很多,就是这个模特不太好找。眼下,大家还习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衣服穿的一个比一个保守。
一块多钱一张的底片拍记录照,那就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
小胖子对这台哈苏垂涎不已,眼看着被师傅收入囊中,嫉妒的心中之火,都要冲眼珠子喷出来了。
“打听一下大清查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到时候借你玩几天。”
协会摄影展开幕在即,程老师全身心投入在了选片的工作上,彭飞的组织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搭档女神,帮她完成其余部分的工作。总共报名参展的有291人,每人提供3张作品备选,选片的工作量着实不小。
办公室被她临时征用,靠东侧的一整面墙,成了她选片的工作台。
展览一个大主题,三个小主题。
在《共和三十年》之下,是《征程》、《繁花》、《岁月》三个篇章。
参展作品,体现社会人文发展的,统统归于《征程》;体现世间美好的,统归于《繁花》;拍摄旧时代印记的,统归于《岁月》。
程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选片之后要分组,写作品介绍,冲印装订,非常麻烦。
林飞把自己的作品也挂上去,铁总的比赛参加不了,没理由自己挑起来的展览不出一把风头。
“你干嘛,这是谁的作品,不要乱帮忙,没看我都快急冒烟了么?”
“你就不能抓几个学生当助手,或者找你们院的老师帮忙么,自己一个人搞,到时候人家不满意,帐都记在你一个人身上。”
“你还知道得罪人啊,我要是请了别人帮忙,那不是坑人么?”
林飞想想也是,美院的老师们,都有被折腾下放的经历,胆子估计还没恢复过来呢。
“这是我的作品,推荐人就是我自己。先说好,我可是正经的牡丹江摄影协会副会长,完全符合报名条件。”
他拿出来的三张作品,一张是人像,拍摄的赵小静;一张是风光,在虎林拍摄的雾海;一张是人文,拍摄的索菲亚大教堂。
人像灵动;风光绝美;人文深邃。
扔在这一堆作品里,绝对的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要是再过五年,或许除了虎林雾海都会归于平常,但谁让他占尽了时代先机呢。
大老板作弊,程老师也没招,即便想挑刺儿,老板的作品也确实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别在这给我捣乱,有空去那边看看拍摄进度吧,被服厂送来了一车工装,现在连模特都没找着呢!”
忘了他自己的本职工作了,广告拍摄的活可是现金牛业务,绝不能出了差错。
棚里这边,刘汉生、孙亮、前女房东裁缝朱晓慧,正在大眼瞪小眼的发愁。
被服厂原本是做公对公业务的,专门为各大工厂生产工人制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厂子从棉纺厂独立,准备从计划经济脱轨。
他们做的工装,那就讲究一个实用。
特点是:用料扎实、针脚细密、宽大舒适。
搁以前谁也挑不出毛病来,但现在取消计划订购,铁路沿线几十家服装厂争抢订单,他们的业务下滑的越来越严重。
核心问题就是,这衣服太难看了。
款式造型,从56年以来就没变过,除了从土黄改为深蓝和草绿。
据销售公司反应,到下面抽奖都不好卖,一套冬季蓝色迪卡工装,二手价才四块钱,也就比工厂采购才多五毛钱。
刘汉生大高个,穿鞋接近一米八,就这穿上了大号还像套个麻袋似的。
最小号也仅适用于一米七的身材,朱晓慧穿上了,也比刘汉生好不了哪儿去。
找不到合适的衣架子,想要达成林老板的拍摄标准,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想找个能撑起来衣服的壮汉,那更是天方夜谭。还没到人人吃饱的年代呢,除了极个别人,大家身上连块赘肉都没有。
林飞过来,找了几件挨个穿身上试了试,无一例外也跟陈小二一样,看着就像是偷来的衣服。
不过他也发现了问题,这年头的工装设计,根本就不合理。
除了领口加厚,肘部加强之外,完全没有工厂工作的适应性改造。
也就是说,这批衣服,不但难看,也不实用。
他当年出门采风,最喜欢的风格就是户外和工装,对什么是舒适性还是有一点研究的。
工装整体上有三大类系,以德法为代表的欧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式。
欧式玩的是专业性,汽车产业的和矿业的或者林业的,会由专业的公司进行长达百年的针对性优化。只实用,但难看。
美式玩的相对狂野,属于豪放派,加上人种高大,做出来的衣服都有一股西部牛仔风。好看,但是挑人。
日系借鉴了英美的特点,结合了自身情况,创造出来一种适合小骨架亚洲人的工装风格。难看,实用,不挑人。
后世的汽车产业工人,一半穿欧式工服,一半穿日系工服,各有千秋。电子产业几乎全员日系,也难看的让人不忍卒睹。
直到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兴起,服装界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双双溢出,才终于改变了国内的工装美学。
最起码,人人都可以穿上合身的工装了。
林飞看见衣架上朱晓慧做的衣服,动了时尚化工装的点子。
虽然不可能把现有的工装体系给改了,但做出来夹克工装、休闲工装,卖给大众应该是可行的啊。
孙良这哥们虽然化妆不行,但服装设计有点子天分,再加上任劳任怨的朱晓慧,这件事儿值得一试。
想到就干,立马开会讨论,先改出来一套适合摄影师的日常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