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销售公司大扩张(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朴正勇如今春风得意。

负责兵团知青转业安置的他,现在成了香饽饽。

电扇厂附属的销售公司,一下子送来一百个名额,真是个令人幸福的烦恼。

别说街道了,现在连区里领导都登门送礼,不过他就死卡着一项:必须是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

任凭一帮领导说破了口舌,他是绝没有一丝松动。

早干嘛了,当初他求爷爷告奶奶,给六师的兄弟们跑岗位的时候,遭遇了多少的白眼和搪塞。如今局势逆转,那还不得还回来。

他这如今的规矩就是,二七四的想进就进,六师的报名优先,其他兵团的严格考察,社会闲散人员一律登记排队。

排队,这玩意讲究就多了,排到天荒地老也有可能。

大檐帽针对“以奖代售”查了好几轮,每次遇到兵团知青就查不下去,不是兵团师部来打电话,就是直接军分区关怀指导。

林飞那就更别想了,吴刚派兄弟直接送来一份军令,他如今是二七四驻哈城办事联络处负责人了。

内外有别,哈城再大,那对于六师也叫地方。

想查林飞,先往六师发公函吧,高兴了的话,师部会进行内部调查的。

德宝没劝动秉昆,只身一个人来了风扇厂,成了李修来手下的一名销售员。

黑省13个地区,67个县市,900多个乡镇。销售员多多益善,如果不是底薪发不起,李修来想直接招满五百人。

徐建章最牛的时候也就是个连长,手底下才管着一百来人,他这个副班长想要越级直接过过营长的瘾。

可惜实力还是不允许,销售公司才干了一场“销售会”,还远没到可以大肆膨胀的阶段。

如今只是弄了四个销售中队,其中一中队三十人,负责跑厂家合作,专门赊购商品进行所谓的“代理”。

二三四中队,每队五十人,负责下乡做“抽奖销售”。

曹德宝因为算“元老”,虽然不是六师嫡系,但占着一样,对哈城各单位熟悉,分了个小组长的职位。底薪所有人一样,前三个月保底二十,多劳多得,福利待遇比照电扇厂新员工。

林飞这边也因此受益,广告业务的销售,终于不再是赵长林一个人了。

他如今发明了一套新玩法,凡是想加入“公益联盟”的,必须到他这拍摄产品广告,才能获得免费的杂志推广。

杂志不仅包括《红齿轮》、《黑土地》、《北风》,还有一系列报刊副刊。

即便是棉纺厂这样的大单位,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配合。它旗下的毛巾厂、床品厂,可都是销售公司的合作单位。

栾健带着一队文化学者进京交流,现在办公室完全归了林飞,就差没把宾得的牌子换成四海影像了。

美院王老师如今成了电扇厂的设计顾问,时常还往这边跑。

程老师比较倒霉,被林飞硬安了一个摄影协会秘书长的角色,一边筹划摄影展,还得一边应对彭飞的追求。

也不知道大飞哥怎么想的,可能是缺啥补啥,没上过大学,就瞅着程老师眼晕。

这天下午,又是三方碰头,讨论摄影艺术研讨会方案的会议。

崔副主任,或者也可以叫崔秘书,出席会议并听取各方发言。

负责活动组织的彭飞率先汇报,把人员邀请,会议流程,成果宣传等相关计划,做了逐一讲解。

程老师单独负责摄影展,一头拽着美院的教授,一头担着小三百位征集作品的摄影会员。

俩人都讲完了,林飞负责总结。

“补充一点,展览的预告消息得提前一周发布,这一块的关系,就得崔老师亲自出马了。我这边也会制作一些门票,派发给摄影协会,到时候让大家都出力宣传。研讨会的嘉宾方面,崔老师有没有什么补充,要不要邀请一些特别的领导啥的?”

老崔如今春风得意,但是也是捧着卵子过河,该嚣张的时候要嚣张,但规矩还是要尽量低调。

“大领导就别想了,这事儿跟希望工程也不相关,邀请起来名不正言不顺的。不过日报的社长可以来,管文化的局长也能来。”

这场会是给他镀金的,菩萨请多了,到时候过犹不及,如今已经无需冒进,按部就班便可以稳赢闫学成。

也许,他会是十几年来,第一个跨过新闻部正职,直接升任社长的社长。

开完了会,林飞送崔主任出门。

彭飞掏出一本册子,是他精心制作的一本个人作品集。

“程老师,请您斧正。我觉得跟您学习了构图和色彩之后,收获很大,最近又拍了一些片子。”

程艳茹倒也不是瞧不起彭飞这个高中生,而是不喜欢所有的国内同龄男性。经过那十年,她感觉这群人身上有一种腐化的味道,离着老远就能嗅到。无论多么光鲜的外表,骨子里都有一股令人后颈子发凉的阴狠。

这是一帮从炼狱里爬出来的人,佛性已灭,魔性满级。

无论平时表现得多么温文尔雅,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立马会露出本相,现出利爪和獠牙。

她有两手准备,要么孤老终身,要么再回欧洲。

“行,我得空了看看。我跟服装那边还有些事情,先走一步。”

彭飞还想说点什么,张了半天嘴却没说出来什么。正巧林飞回来,看见他又是一脸衰气。

“咋了,还不死心啊?人家吃过见过的大小姐,能看上咱这样的土斑鸠?”

彭飞泄气的往后一仰,眉头拧成一个死结。

“你说哥们也不差啊,在牡丹江,相中我的姑娘都排成队。咋到了哈城,连主动追求都招人烦了呢?”

林飞拿起相机包,拍了拍大飞哥的肩膀,毫无诚意的安慰道:“门当户对啊,哥哥!”

好久没拍风光了,他打算今天带着赵长林去拍索菲亚大教堂,顺便给这位学生上上课。

哈城有教堂之城的称呼,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五十多座。光石头结构的,就有十几座之多。

要说漂亮,当然以圣·索菲亚教堂为最。

只是经历十年荒废,如今仅剩外面一个空壳了,内部设施疏于维护,壁画损毁严重,拍摄不到当年的盛况。

赵长林开了一辆不知道谁家的车,挂着一块白色的牌子。

林飞上车之后,小胖子一指后座,居然堆放着好大一台哈苏500C。

这可是拍摄了“月球脚步”和“奥黛丽赫本”的机器,人类很多最重要的影像,都是由这款机器记录的。

在全世界的摄影师眼里,如果要拍摄注定记录历史的画面,那无疑哈苏500C就是唯一的选择。

“你在哪儿搞到的,这是镜间快门、蔡司镜头的V系列么?”

“一位伯伯的,答应帮他拍张肖像照才借出来的。”

这宝贝基本是被当艺术品卖的,价格比一台小汽车都贵,何况还是在被封锁的大陆。谁,居然有这么一台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