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二去哈城(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去哈城,他只能把小鸟托付给了老吴,算是送给他女儿的礼物。

走之前,他还得跟小赵做个告别。

俩人躲在仓库办公室里,林飞说着他后续的计划。

“我这次去哈城,争取尽快搞一个新的身份。你这边做好两手准备,如果侨办的人来了,那就按照原计划去出国留学。要是出了什么岔头,也别着急。我安顿好了之后,帮你弄一个助理的职位,先变成市民再说。”

赵小静这两天急的直上火,嘴边长了一圈燎泡,眼皮上也起了针眼。

她是真的怕,好不容易有了亲人的消息,要是一切都是假的,那冲击可就太大了。

这个侨办的人,是她重新联系上父母的唯一线索。

“会来的,我相信爸妈不会骗我,肯定是中途遇到了什么事情。”

她期间给侨办又打了一次电话,首都那边说人已经上火车了,可是等了四天,还是没等到来人。

“无论发生什么,你要记得还有我。实在不行,你就跑呗。”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来一个装胶片的铝皮盒子。“介绍信我都给你开好了,到时候无论是坐火车还是住旅店,都没问题。”

老高给他开的特权,让他用到了这个地方。

小赵小心地接过盒子,仔细的揣到了口袋里。“你抱抱我吧,万一...,咱们就见不着了。”

林飞张开臂膀,轻轻的把她搂在怀里...

毕竟是夏天,去哈城的行李就比较简单。只带了一包衣服和个人洗漱用具,还有他过往的一些作品。

送行的是陈英光,他开着摩托,把林飞送进了火车站。

“回吧,别太心疼钱,就像练枪一样,好技术都是靠胶片喂出来的。等我到了哈城,看看能不能再给你多搞一些便宜胶片。”

老陈已经开始收集故事了,不过照片却拍的很少,一卷八块的乐凯,对于他还是太贵了。

“行,那我就先走了。到了之后往回写信,让大伙知道你干的咋样,能不能力挫群雄,拿到金奖。”

火车启动的哨声响起,俩人挥手告别。

老崔这边派了人接站,不是春天一起下乡的小胖子了。

司机年纪不小,看着很成熟,已经接近三十岁,胡茬都很硬朗了。

在接站口举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大大的“林飞”两个字。

“你好,我是林飞。请问您是替崔主任在接人么?”

这哥们放下黑板,伸手跟林飞握了一下,抢过他的姓李背在身上。“对,跟我走吧。”

出了站不远,他把黑板放在一个修车摊上,说了声“谢谢”。

这回不但换了司机,连车也换了,是一辆正经的日本丰田轿车,不过林飞不认识这个款型。

上了车,司机也不瞎打听,只是认真的开车。

林飞也不好主动搭话,万一说错了什么话,对老崔造成坏影响就不好了。

报社离着车站二十分钟路程,他因为错过表彰会,还是头一次来。

非常复古造型的大门,有点类似不那么有钱的中专学校,石头砌筑的高墙上,爬满了绿藤植物。

作为省直单位,门口少不了荷枪实弹的岗哨。

进门之前,还有一个专人过来进行了登记。

进了院,是一个前后两栋横排楼的格局。老崔在后楼,听见汽车鸣笛,打开窗户向下面摆手。

这楼有年头了,地基的石墙高出地面将近两米高,最宽的地方至少有一米半。

里面的装修倒是很新,应该这一两年刚刚修缮过,墙上的白灰还很亮堂。

屋里,老崔已经泡好了碧螺春。

“这回咱俩接着携手,一定能把这比赛办出彩儿来。先坐下聊会天,晚上请你下馆子,住就在我们的招待所。”

“一定不辱使命,有十分力,使出十二分来。”

好听话又不要钱,只要能让他能自由的摄影,白干都成。

司机把行李放下,转身拉上门就走了。

林飞使了个眼神儿,用手比划了一下门口。“崔老师,什么情况,干保密工作的呀,嘴巴真严。”

老崔呵呵一笑,点了一下头。“主任啦,接触的信息级别比较高,再放个大嘴巴在身边不合适。”

“那小赵呢,给别人开车去了?”

“去了文化局当摄影师,挂在省报的文旅版块下面,听说还是受了你的启发。”

林飞只能笑笑不说话,闹不准自己这算不算办了一件好事儿。

老崔转身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手写的方案《黑省首届摄影艺术研讨会》,递到了林飞手里。

“你主意多,比我这个老脑筋强,看看都有什么要改的地方,咱这几天突击把它做出来。”

刚刚还说要聊会天的,没几句话就进入了正题,看来任何时代的领导,都是推进KPI的高手。

方案倒也不负责,就是“宗旨、意义、目标、流程”那一套,核心是邀约“重要人士”吃喝玩乐搞两天活动。

前后不到五页,老崔字写得工整,就是字号太小,一个个还没有玉米粒大。

后世的时候,林飞也参加过文旅举办的摄影活动。吃喝玩乐,拍!

招待一顿,就是为了能出几张适合搞宣传的片子。

只不过那时候经费充足,给几个臭拍照的一点福利,完全不影响经济建设以及大众福祉。

他简单算了一下,这次的招待,总计要花费小两万块钱,这可是鸡蛋五分钱一个的时候。

“崔老师,这费用能批下来么,费用可不小啊?”

老崔笑了笑,好像再说林飞很天真。“费用的事儿不用担心,自然是有办法的。”

如果不讨论预算问题,这种活动的策划,对于林飞极其简单。毕竟他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几十次了,脑袋里就有现成的。

不过现在不能着急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好东西得一点点往外挤。

顺着原稿的思路,俩人围绕邀约名单、地点选择、活动项目,进行了一番沟通。

主要是老崔在说,林飞在听。

对于这个时代,他了解的实在太少。目标群体到底喜欢什么,能配合到什么程度,这些全的靠老崔的经验。

他能做的,就是在摄影方面,借取后世的经验。

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他说了研讨会之前,要找几个专家做讲座的事情。

老崔当然也能想到这个问题,只是一直差在没有人选方面。

林飞知道他是走进了死胡同,一时懵住了。“摄影的根儿还是在油画,咱哈城这么多大学,找几个油画教授还费劲么?也不用多,来两个人讲讲光影,讲讲线条结构。一方面把格局抬高了,也顺便给这些教授谋点福利。”

“果然还得是你,脑子就是活络。”

“走,领你去趟秋林,开开洋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