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星空的力量(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观片,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一种娱乐。

印刷还不发达的年代,想要看到绝美的风景或者靓丽的佳人,那看片就是最惠而不费的办法。将一张胶片进行无限翻拍,然后进行私下交换,有时候一张好片子可以等价于一盘红烧肉,可见青年们对美的追求是多么的强烈。

彭飞再次打开灯箱,换了几张片子观看,嘴里不停地赞叹林飞的技法。

老刘从一个盒子里翻出来一沓胶片,“这是小林自己珍藏的片子,你可以看看这个,小心点别烧了就行。”

换了这个,入眼的是一副水墨画,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是松林,在山与林之间是如烟如云的雾。那画面美极了,就像是书里描写的仙境。如果不是知道这是照片,任何人见了,都会以为看见了哪位大家的画作。

“刘哥,这是林飞拍的照片?这是哪儿啊,也太漂亮了。”

一张片子不能连续的看太长,老刘把第一张拔出来,换到下一张。

这是一片如茵的草地,像绿色的绒毛地毯一样,铺满圆润的山丘。草地中间的蒲公英顶着绒球,正在等待一阵送她飞走的风。

彭飞看的直咽唾沫,美!绝美!

他以前拍摄的静物,都是些新闻纪实风格的影像。唯一一个大目标,是拍摄疾驰于山林间的火车,还一直没有成片。他如今看见林飞的作品,完全是被另一种审美所征服了。

镜头就像人的眼睛,林飞的视角已经脱离了凡俗,找到了美,找到了艺术,找到了生命力。

一张张景色放完了,老刘献宝的心却还没停,他特别喜欢别人这种目瞪口呆的样子,仿佛是在惊叹他跟林飞的珠联璧合。

“我这还有一张大片,是小林最近拍的,合成片,用电影胶片拍了一晚上。”

晚上也能拍照,彭飞是知道的。只要照明足够,或者快门够慢,一样能拍出来漂亮的影像,而且别有风格。

不过,在墙幕上出现五十寸的星空时,他还是被震惊的忘了呼吸。

那是一整条银河,贯通苍穹的巨大的身躯,如同一个不可琢磨的神祇。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震撼,就像他当年第一次仰望星空一样。

曾经多少次,他也想过要把星空纳入镜头。但总是因为镜头或者胶片或者快门,一直拍不到满意的片子。林飞比他要小个三四岁,居然拍下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景象,这太让他震惊了。

“哥,我要一张这个。不,刚才所有的风光,都给我翻拍一张。”

他主动的关闭了电源,小心的抽出已经烤的温热的底片,捧在手里就像拿着一副传世的艺术真迹。

“哈哈,肯定没问题,小林不是个藏私的人。”

彭飞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铁路系统的征稿。

如今的铁道部,是一个拥有三百多万职工的超级巨无霸。在整个太阳系,都是规模最大的企业。

不但拥有除企业内部铁轨以外的全国铁路路网,还有十几个铁道兵建设兵团,有几万个附属企业,甚至拥有独立的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这样的巨无霸,当然也有内部的报刊杂志,以及宣传部门。

为了迎接某一个纪念日,铁路内部对员工发出了征稿通知。凡是能够体现数十年来铁路建设成就的图文,一旦登选,可以申请调到总局从事内宣工作。

反正彭飞是这样想的,世界上中国铁路最好,东北铁路总局最棒,能到铁总去上班最令人羡慕。

他现在想的是,有了林飞的帮助,他一定能拍出那张“钢铁游龙”的片子。然后,他也可以成为周润生那样的名人,在铁总上班,每天背着相机,坐着火车周游世界。

“林飞什么时候回来,我真得好好跟他请教请教,这些片子是怎么拍出来的。”

时间还早,远没有到天黑的时候,林飞还在离274十里地远的黄土坑大队买猪肉呢。

猪是黑猪,只有不到两百斤,一岁多一点,算是老猪肉了。

生产队解散的不彻底,这头猪一直没有分掉。供销社收猪的价格不高,队员们也就稀里糊涂的喂着,一直过完了这个春天。

小林路过的时候,队里正在杀猪,缘由是野狼进村,把猪给咬坏了。

猪这个东西不禁吓,比兔子好不了多少,一旦受伤就会很长时间不长肉,甚至还要掉膘。最终队长跟大伙一合计,准备直接杀了吃肉。而且春天正是却油水的时候,大伙只恨这头狼来的为什么不早一些。

“支书,我真是274的干部,你看着工作证,这还能有假么?”

支书姓田,四十来岁,刚从那个年代过来,心里把政策的弦儿绷的很紧。要是被扣一个投机倒把或者资本主义的帽子,他好不容易攒下的好名声,那可就毁了。

“274也不行啊,你没有采购票子,我们这么卖你是违法的。要不你回去开张单子,我给你留二斤。”

“二斤,我们场一百多口子人,就是二斤猪油倒锅里都看不见油星儿。你们村子现在也不宽裕,这猪肉都吃了,不如换成钱花。不要钱,你们缺不缺布料或者豆油,我们可以交换。”

一听可以交换,支书来了精神。交换就是调济,调济是上面允许的。

“你们真有布料和豆油么,还有什么其他的没有,换猪肉可以。你们要是不够吃,村民家还有。”

林飞觉得,欠了老高场长的人情,终于可以还上了。

“还有多少,你报个数,我回去场里叫车,然后过来拉猪。”

经支书一合计,村里总共有待出栏的大猪14头,总计得有毛猪小两千斤。要是按照五毛一斤的毛猪收购价,怎么也要一千块上下。

不过他们不仅仅缺钱,更却各种票。村里做个被褥,缝个新衣裳,买个自行车,全都没票。

虽然经济转型了,但是物资紧缺并没有结束,农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匮乏。

274只是没有工业票,毕竟他们原属于生产建设兵团,一切都是配给制,几乎不存在工业品的自购需求。生活用品方面,大部分也是配发,连香皂、头油之类的,也是用内部券进行限购。

林飞迅速想好了方案,一方面可以直接以物易物,另一方面可以搭配一部分票据,进行对等调济。

黄土坑的村民也很高兴,他们手里的猪终于能换成钱了。春天一过,人都快不够吃了,猪只能用猪草续命,根本长不了肉。现在卖掉,正是时候。何况274就在附近,富裕的程度远近皆知。

得了准信的林飞一路疾驰,二十分钟就回到了场部。

咣当一声,他推门的动静差点把老高吓的摸枪,还以为是特么土匪来了。

“猪!猪你要不?”

高场长重新坐好,整理了一下衣服,没好脸色的看了他一眼。“会不会说话?有事儿叫高叔,没事儿管老子叫猪?”

“不是的,我是说我找着卖猪的了,你还要不要了?”

“废话,我等这个茬都一个多月了,豆苗都六个叶了,连根猪毛都没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