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终于,在高场长和老吴回来之后,事情搞清楚了。
事儿是他俩办的,字儿是老吴代签的,两个会都是加入了的。
初出茅庐,居然成了两家摄影组织的骨干,真前所未有也。
“那你们啥意思,我总不能撂下工作,跟你们进城去搞学员培训吧。咱有一说一,我还是很热爱现在的工作的。”
摄影协会那头,以胜利照相馆的一个师傅为首。岁数四十不到,国字脸,留着两撇俄式小胡子。“日期可以慢慢找,交流,主要还是交流。咱们协会四十多位成员,都期盼着你能做一期技术分享。”
一点实惠没有,完全是空手套。
彭飞他们是私人组织,没有具体的婆婆上级,更无需在意什么规定流程。“我这不是扑奔你来了么,自带干粮,牵马提镫。哥几个都请好了假,就是到你身边来学习的。”
“行倒是行,到时候我跟崔老师打个招呼,咱们一块的时候,我顺便讲讲拍摄技法。”
好不容易歇个大半天,本来是要抽空泡妞的,被搅划了个稀碎。
第二天出发,他又用回了自己的海鸥df-1。
一行人骑着摩托车,浩浩荡荡,在机耕路上扬起漫天烟尘,直奔哈城。
约定的地点,是哈城松花江下游的糖坊镇。民国时候,此地曾经有白俄建的一处糖坊,专门种植甜菜生产蔗糖。
镇子不大,一条街道四五百米长,街上零散有几家铺子,还挂着某某供销社或者国营商店的牌子。
哈城离得近,老崔到得很早。
一见五个摩托骑士,他还以为是碰见了小鬼子的摩托团。
林飞先声夺人,见了面赶紧嚷嚷。“崔老师,这些都是看了你文章,慕名而来的摄影青年。我给您介绍啊,这位是铁路系统.....”
一句话没说,听了个饱。老崔赶紧跟几位握手,都是系统内的公子哥,说不定哪天打交道就能用得上。
大家打过了招呼,老崔介绍今天的行程。
糖坊镇之前也是大公社,如今改革,作为哈城的包产到户试点。此次采访,就是要宣传改革的模范,突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镇里有人接待,只不过没想到是一行七个人,着实为招待费伤透了脑筋。
作为改革试点,镇里将一半的土地下放承包,剩下一半还是集体耕作。如今集体的已经种完了,各家各户正在忙活承包地。
老崔还在发愁自己的切入点,怎样寻找到合适的故事线。
林飞已经带着人,杀向了农户家里。
“你们不是要提高人像摄影么,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练习,大家进屋转几圈,看看能不能想到什么故事点。”
彭飞胆子大,率先进屋,人家院里只剩下一个将近八十的老爷爷,连听话儿都听不清。还以为这是公所的干部,跑来扶贫的。
一座六十多平的三间草房,中间是厨房,东西两屋住人。
家中电器只有一个装干电池的收音机,体积庞大,还蒙着一块素净的蓝布。其余算得上工业品的,就是洗脸盆和暖水壶了,在加上几个电灯泡,别无其他。
一眼望过去,就是一个穷字儿。
哥几个都是市里来的,还从没见过这么恓惶的家庭。看完之后,完全找不到故事点,只好拉着老爷爷聊天,看看是不是什么隐秘英雄。很显然他们没有找到诀窍,把心思放错了位置。
林飞掐着表,十分钟一到,立马开始提问。
“拍摄主题找到了没,咱一个个讨论,看看谁的立意点比较好。”
胡跃进看三位哥哥不吱声,只能硬着头皮举手。“我觉得拍老爷爷吧,中了一辈子地了,拍一个刨地的身影,写一个八十岁老人,终于种上了属于自己的地,这样的故事应该很有普遍性。”
张百泉见有人抛砖引玉了,自然也亮出招牌。“太普遍了也不行,没有故事亮点,我觉得这台收音机很有故事,可以拍全家人一起听收音机,了解祖国的大好形势。”
“你那个拍法,跟之前十几年有什么区别,太假了。”彭飞直挠头,他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林飞一指张胜利,“张哥,你呢?”
“我?我还没想到,如果拍摄主题要贴近改革新风,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好主意。”
“时代故事,讲的肯定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通过小人物的变化,体现大时代的特色。拍摄简单的人或物,信息量太少,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无法形成信息冲击。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大信息量,你们再朝这个方向想想。”
站在门外的老崔听了,心有所想,感觉抓到了一丝灵光。
时代故事,这个定义很好。非常准确的描述了社里定下的任务属性。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那就应该写他们的改变。精神上的改变,生活上的改变。如果还都跟从前一样,那还叫什么改革呢。
彭飞毕竟岁数大一点,加上母亲是工会的领导,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关键点:人数。
引申展开,那就是要把更多的内容摄入到镜头之中,以量取胜。
“拍大合照,一家一户,或者把整个村子的人集合,拍成大合照。这样信息量就多了,冲击感就强。”
“主题呢,主题是什么?”
彭飞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
“场景就是主题,大家想一想,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家庭,都有那些标志性的时刻。如果拍摄日常最普通的镜头,显然是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欲的,必须要有标志性,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时光定格的那一刻,事件正在经历变化。就像如果你拍蓝天,那最容易得到喝彩的是什么?闪电、彩虹、奇形怪状的云、空中划过的飞机等等。那么,糖坊镇的变化在哪里?”
“土地就是那块土地,重要的是人。集体会议讨论分地,是不是历史性时刻?村里有人修房子,全家一起劳作,是不是?街头相遇,两辆牛车对头,大家相互打招呼,是不是?一群小孩子放学,田里大人们正在劳作,树上鸟雀追逐,是不是?”
林飞几句话说完,瞬间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之前总想着图例,就是报纸上那种摆拍——一个主体人物,围绕着一群配角。
思路决定出路,在他们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摆正自己的拍摄主体,实际上还是想着人物宣传那一套。
“我现在出一个主题,叫做【我和我的家】。拍摄形势,是把房子里的所有家伙事儿,都在房子前分类摆好,然后给全家人合影。大家琢磨下这个主题,然后想想要怎么沟通,拍摄时要注意什么?”
老崔终于抓住了那意思灵光,听到林飞的教学,瞬间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