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按说去报社,是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林飞不想受这份束缚,上面管事儿的婆婆太多,工作内容也不够自由。
如果单纯的追求物质条件改善,他大可以等上一两年,然后带着小赵回申城或者去深圳。
他想要创作的自由,上一世为了稻粱谋,整天给别人拍展会、拍婚礼,一辈子也没创作出什么留名影史的作品。
这一回,他占尽先机,如果还是把宝贵的生命,放到追求衣食无忧上,那可真就白活了一回。
不过拒绝别人,也不能把话说的太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多谢崔老师看重了,我这边刚被场长推荐到师部去考了通讯员,那边还没下来信儿呢。虽然274已经划给了地方,但本身我们都还是兵团的人。所以...”
崔记者也没想着一次就成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天天在外面跑,摄影记者可不是坐家里干活的岗位。
“行,你啥时候想来,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到了哈城,也可以找我聊天,到时候我领你好好逛逛。”
下午的拍摄任务并不重,毕竟催记者也是刚来,对274没什么了解,想要编一个好故事,还需要时间。
林飞拍了两个小时,耗费了48张胶卷,然后就被四组的大姐们,抓去扛化肥了。
春耕跟秋收心情是不一样的,春天总是代表着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渴望。秋收时候总带着一点悲凉,看漫山红变的同时,也会感受到秋天的萧索,看到霜雪将至的悲怆。
崔记者看着欢声笑语的画面,生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好像自己也年轻了,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希望世界就这么永远的美好下去。
晚上一直干到天黑才歇工,归队的时候,时间都已经接近七点。
春耕期间,饭食的形式极其简便,基本是怎么省事怎么来。
俩厨子,晚饭选择了面条和疙瘩汤,而面条由于煮的时间过长,也变成了面糊涂,跟圪塔汤毫无区别。
幸好大家都习惯了,累了一天,都想赶快吃完了回去睡觉。
林飞抱着碗,蹭到了四组的餐位上,“姐姐们,给点咸菜吧,我这面条忘放盐了。”
这个局面,只有单身的小伙子心怀不满。明明是大家的女神,为什么小林子可以一个人独占。
“小林,你来这边,我们不但有咸菜,还有肉酱呢!”
不过他可不敢去,去了真容易变成肉酱。
女生劳动组开的都是小型拖拉机,无法完成联合耕作。要么从事灭茬,要么就从事撒底肥的活。
小赵这一天,一半的时间在开拖拉机,一半的时间在撒化肥。
平时只是看看仓库,写写表格,这突然而来的重活,让她抓筷子都费劲,只能扒着碗边,像喝粥一样往嘴里扒拉。
再加上暴土扬尘的忙活了一整天,完美的清纯形象早就没模样了。
吃过饭,各回宿舍休息,林飞还得抓着两个机修班的大哥鼓捣暗房。
别看后世做一个低级别的无尘车间很容易,在1979年却很难。
首先大多数的房子就密封性不好,从棚顶的缝隙或者窗户的开口,都能吹进来灰尘。这些灰尘落到胶片或者相纸上,就会成为瑕疵。做暗房的第一步,就是要用塑料布或者布幔,做出来一个相对洁净的空间。
聚乙烯材料现在还不多,所以他们采用的是布幔。农场有太多的布料了,各种苫布、面袋子、成衣布料,随便怎么搞都行。
主要还是因为计划的滞后性,原本三百多人的编制,现在剩下一半,但物资计划是以前做的,还是按照77年发了一大批。
暗房的第二件事是工作台,也就是个稳固的工作面板。农场有现成的木料和铁皮,经过简单裁切组装就可以使用。
相对费劲的,是灯光。
全黑是不行的,毕竟人要在里面工作。
但是漏光也是不行的,胶卷和相纸一旦感光,那就报废了。
除了放大机这一条电路,还要在贴地的位置,放上几个涂红的低瓦数白炽灯泡,并且搭配上不能向上漏光的遮罩。
这些事当然不可能一晚上做完,大家无非是过来聊一下方案,做一下规划。
等林飞回到床上躺下,宿舍兄弟们的呼声,已经响成一片了。
他晚饭时候,本来是想找小赵聊聊自己工作变动的事儿的。只可惜当时气氛不太合适,他没能问出口。
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把她放进自己的未来。
虽然眼下还不能带着小赵回城,但去到更高的平台工作,总算是一件好事情,值得对未来产生期待。
第二天,崔记者一夜的时间,想到了两条故事线。
一条是男性化的,讲缩减人员之后,场长老高怎么带领团队打赢春耕攻坚战。
一条是女性化的,讲四组和六组,如何在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团队里,发挥特色,巾帼不让须眉。
为了赶时间,两条线同步推进。崔记者自己负责男性这条,林飞负责女性这条。
用照片讲故事,还是摆拍,这个林飞可太会了。经验可以类比于婚庆跟拍,用时间跟妆容,来做故事刻度。
崔记者还拿着稿子跟大家沟通呢,小林已经敲开女生宿舍门进行拍摄了。
“上报纸,拿标兵,替274争光!”
林飞这口号一喊,所有大姐们气势高昂,表示完全配合,哪怕林飞让小赵当女主角,他们都愿意。
他规划的故事线叫做“兵团玫瑰”,照片分成三组,一组是平时生活,一组是日常工作,一组是春耕会战。
通过柔弱对比艰苦,美丽对比劳作之后的埋汰,最终来完成故事的讲述,人物的描写。
昨天已经把劳动场面拍的差不多了,今天主要是补拍生活场景跟工作场景,简直是偷懒的好借口。
小赵特意翻出叠在箱子底下的漂亮衣服,好好打扮了一番。毕竟要上报纸,这还是她有生以来第一回。
两个劳动小组的姐姐们,也是各展其能。
平时舍不得用的化妆品都抹上了,还把指甲和碎发,都进行了细心地整理。
按着小林要求的状态,大伙就跟演戏一样,乐乐呵呵的配合着,完成了工作。
老高那边就很痛苦,崔记者讲的东西他也不懂,什么叫“费尽心力的思考增产计划”?
不过,有一件事很快就打断了他们的拍摄。
老高接起来电话,“什么,太好了。只要师部能给我们调换一个人过来,我这边完全配合。”
撂下电话,老高冲出来,对跟姐姐们聊天的小林通报喜讯。
“成啦,你现在是六师部的正式摄影通讯员了。明天就去报道,跟崔记者一起完成春耕大会战的宣传报道。”
姑娘们都很吃惊,咋小林从一个营级文书,怎么就变成师部通讯员了呢。
“场长,那我工作关系怎么算,以后还是274的人不了?”
老高一摸下巴,一时也没想明白。“等你报到了问领导,274是你永远的家,我估计暂时也就算借调,你好好干吧。”
高场长关心的是他的军籍,如果再次回归六师,他就又可以穿上军装。
趁着自己还能动,到时候请战去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