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梅花(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姑娘若是喜欢梅花,后花园有一大片梅林,虽说还未到花期,雪后也是府内的一景,不如奴婢去剪些花枝,回来给姑娘插瓶。”圆圆向院中走了几步,对姜南讨好的道。

大片的梅林,满枝的花骨朵,姜南已经可以想像到,应当是何等的美景。

姜南觉得圆圆的提议不错:“那就麻烦你们去剪些花枝来,待会给母亲请安,带给母亲插瓶。”

圆圆和夏雨笑着应诺,去后花园剪梅枝。

秋霜和冬雪忙去库房找甜白瓷的梅瓶。

穆嬷嬷看着姜南笑:“夫人最喜欢梅花,看到姑娘的梅花,定然心生欢喜。”

姜南捧着几个丫鬟花功夫插好的梅瓶,走进母亲的正院时,屋内传来说笑声,显得异常热闹。

“夫人,姑娘来了”,丁香眼尖,看到姜南来了,忙向屋内通禀,给姜南先帘。

随着丁香的话落,姜南听到屋内的说笑声嘎然而止。

穆夫人愉悦的声音,就听的特别清晰:“快请姑娘进来”。

内室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见穆夫人竟还起身亲自去迎。不高兴的抿了抿嘴。

待见到穆夫人拉着一个人比花轿的姑娘,满脸笑容的走进来时,墨香的心里止不住的冒出一股酸水,没想到穆夫人的亲生女儿长得如此的漂亮。

就像少女怀中的插瓶般,澄净,美艳,娇嫩,惹人恋爱。

墨香面无表情的看着穆夫人接过梅瓶,高兴的用手轻轻抚摸梅枝上的花骨朵。

穆夫人还吩咐丫鬟把梅花放进她的内室,对梅花的喜爱溢于言表。

墨香看着自己一大早,顶着严寒起床,冒着风雪,特意为穆夫人剪的梅花,被穆夫人的丫鬟随意放在了角落。

几支梅花孤零零的插在一个毫无特色的梅瓶里面,不像那个小姑娘带来的插瓶,用上好的甜白瓷插着错落有致,颜色搭配娇艳的梅枝。

梅枝上的花骨朵,似开未开,惹人怜爱。

墨香望着给自己的祖母行礼,被祖母拉着夸个不停地姜南,眼神渐渐变得晦涩起来。

墨家的曾祖那辈有兄弟二人,墨尧的祖父墨泽,是墨家嫡长子,墨泽还有个庶出的弟弟墨漓。

墨漓虽为墨家子弟,却飞鹰走马,不学无术,成了婚便被父亲分出去单过。

墨泽只得了墨忠一个儿子,墨忠也只得了墨尧和墨言两个孩子。

墨家嫡系向来单薄,到了墨尧这里,却只得了一个女儿,还自小被寄养在外。

墨漓子嗣也十分艰难。

两代单传,到了墨香的父亲这辈却也只有兄弟二人,人称墨二老爷和墨三老爷。

墨二老爷家有两个儿子,墨文和墨武。

墨三老爷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墨书和女儿墨香。

墨香的父亲因与墨尧是还没出三服的堂兄弟,墨尧之前又没有亲生的孩子,穆夫人对墨香这些小辈颇为喜爱。

墨香因是墨氏一族唯一的女孩子,在京中贵女的圈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自己在大伯母面前伏低做小,才换来如今的地位,难道就这样被这个女孩轻轻击落吗,墨香心有不甘。

“香丫头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莫不是看你妹妹在你大伯母面前得宠,心中失落。”说话的是墨二夫人,墨香的二伯母。

墨香心中一惊,这才注意到大伯母给女儿介绍自己,而自己一脸不甘的在发呆。

墨家二房和三房向来面和心不和,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墨家大房墨尧无子。

二房和三房都牟足了劲讨好墨尧和穆夫人,想把儿子过继到大房来。

如今墨尧有了亲生女儿,有些人却还做着美梦。

墨香想到母亲本就舍不得弟弟过继,现在局面发生了变化,墨尧过继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还是先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万不能在二房面前落了下成。

让大伯母真的误会自己不喜她的女儿,那就得不偿失了。

墨香朝着姜南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脸:“姐姐墨香见过墨南妹妹,姐姐见了妹妹心中欢喜,想为妹妹绣一幅手帕,不知妹妹喜欢梅花还是荷花,一时倒是犯了难,走了神,妹妹可莫要怪姐姐。”

姜南朝着墨香福了福:“阿南见过姐姐”,又对着墨香笑了笑:“只要是姐姐送的,妹妹都欢喜,姐姐莫要为难。”

“你香姐姐的绣技十分的高超,南儿喜欢什么,只管告知你姐姐”,墨三夫人见二嫂为难女儿,忙给女儿解围。

墨香的祖母,墨老太太低头喝茶,装着没看见二房和三房的剑拔弩张。

二房和三房的孩子都是她的亲孙子,无论哪一个过继到大房,她都喜闻乐见。

穆夫人也没有做声,任由姜南与墨香寒暄。

“既然香姐儿的绣技如此的高超,不若把梅兰竹菊各为你妹妹绣上一幅。”

“届时你妹妹去宫中拜见皇后娘娘,若是手帕引起了宫中贵人的注意,也能让香姐儿在贵人面前露了脸不是。”墨二夫人并不准备让墨香糊弄过去。

“妹妹若是喜欢,姐姐定当为妹妹效劳”,墨香笑吟吟的看着姜南,一副只要你开口,我就为你绣的摸样。

姜南初来乍到,并不打算搅入墨府的内斗中,闻言扬眉一笑:“二婶婶,三婶婶,香姐姐,我离京前,母亲给我准备了许多的日常用品,不仅有梅兰竹菊的手帕,更有缂丝和苏锦的手帕。”

姜南吩咐知秋:“知秋,去把手帕拿来几匣子,算是我给长辈的见面礼。”

知秋躬身应诺,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就有宜安院的丫鬟捧着匣子和布匹,跟在知秋的身后进入正院。

墨香见帕子绣工不俗,布料讲究,而且全是江南的最新款式,更有丫鬟捧着十几匹缂丝和苏锦站在知秋的身后。

那苏锦可是今年的新样式,千金难求。

礼部侍郎家的千金曾得了一匹,还拿出来炫耀,说是整个京城不超过五十匹。

没想到墨南一下子拿出来十几匹,而且是她养家的母亲准备的。

墨香又一次感受到了她和这个妹妹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