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姜先生(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回到家以后,君博远告别老萧,一个人来到君员外的书房。当他进门时,君员外正和一个留着三绺长髯,精神矍铄的老儒说话。君员外见他到了,给他介绍道:“远儿,快来见过姜先生。姜先生是富源有名的大儒,教出过数位举人,如今肯给你当先生,你要好好珍惜机会!”然后又转头给老儒介绍道:“姜先生,这个是犬子君博远,请您以后多指教。”

听了君员外说的话,君博远心中想道:“这个世界也有儒家和科举考试吗?这个老头还挺厉害的,我记得举人好像很难考的,老爹挑老师的眼光不差。”

“见过姜先生。”君博远行礼道。

姜先生摆摆手打断他,笑着说道:“君员外,我什么时候说一定会来君府了?我只是顺路来看看罢了。”

君博远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君员外有些尴尬:“姜先生,我是非常诚恳的请您来做西席的,您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一定尽量满足。”

“呵呵,君员外,看来你不是很了解我,姜某人教学生从来不看出身,更不会因为谁给的钱多就留在谁家,我更看重的是学生资质如何,是否有向学之心。不如这样,我来给君少爷出几道题,如果答得上来,我就考虑来君家任教,如果答不上来,那就算我与君家无缘,如何?”

“这……”君员外有些犹豫:“实不相瞒,犬子自幼不爱学习,内人在世时也时常纵容他,请的几位先生也都被气走了,再加上前段时间家里出了些变故,远儿得了离魂之症,虽然治好了,但是却失去了以前的记忆,恐怕读过的那点书也都忘干净了,怕是通不过先生你的考验。”

“哦?”姜先生有些惊奇:“离魂之症,倒是少见。”

“不过也因为如此,远儿性情大变,开始主动想要读书,希望您能看在远儿一心向学的态度上,帮他一把。”君员外态度诚恳的请求到。

“君员外放心,我出的问题不是考校诗词歌赋,也不是检验文韬武略,不过是些孩童入学的小问题,我相信君少爷肯定答的上来。”姜先生慢悠悠地说道。

“这……好吧。”君员外无奈同意。

君博远有点忐忑,他前世也是正儿八经的学士出身,高中阶段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也不为过,但是工作几年后,学过的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尤其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前世不同,万一姜先生问些这个世界独有的问题,他可答不上来。

“嗯。”

姜先生转头看向君博远,笑着说道:“君少爷不要紧张,想到什么答什么就好。”

“那么”姜先生开始问道:“请君少爷仔细听好。”

“请问,若某年连月大旱,农田欠收,灾民遍地,歇水县亦受灾,君少爷该如何自处?”

君博远听了这问题,心头有些疑惑。这问题确实不是什么难题,面对发生的事情如何自处这是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的,但是姜先生到底想让我回答什么?是如何救灾吗?不对,他问的是‘我’,一个商贾家庭的少爷,所以应该不是问如何施政。那作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满意呢……

“既然连月大旱,想必我家的佃户也会受影响,作为君家少爷,我应当劝父亲少收田租,让佃农手中有粮度过天灾,灾民遍地,我君家作为歇水县大户,应当联合本县望族,在朝廷赈灾粮款到达之前开仓赈济灾民,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姜先生小生念道:“不错,不错。”

“同时”君博远又说道:“歇水县就在歇水旁,若遇大旱应集结有劳动能力的灾民兴修水渠,缓解旱情,同时以工代赈还能减少发生暴乱的可能……”

“好了好了。”

君博远还想再说,被姜先生笑着摆摆手打断:“你还是个孩子,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事情,不妨再读几年书,考上功名再说。”

君博远听到他这么说,了解自己的回答想必让姜先生感官不错。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

君博远凝神静听。

“请问,你与一朋友相约守望相助,他在外与人发生冲突,此事本难分对错,他却在冲突中吃了大亏,想借你家的势力报复回去,你该如何是好?”

“这应该先问清楚缘由吧?”君博远理所当然地说道“守望相助也应分清好坏,如果我不能分清谁对谁错,可以去衙门报官,本县的郑捕头为人正派,县令大人也一向秉公执法,想必能还他一个公道,如果需要,我可以代为引荐。”

姜先生点点头。

“第三个问题。”

还有啊?君博远有些无奈,一个入学考试,问那么多问题干嘛。

姜先生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说道:“别着急,最后一个问题了。”

“请问,假如你与一众朋友外出游玩,路遇山贼,山贼人少,但个个凶神恶煞,你方人多,但却都是读书人。山贼头领许诺只要留下一半的人做人质,则其他人则可以安全回去,如果有人反抗,则全部杀死。此时却有人提出,大家只要团结一致抵抗山贼,也许有机会全部活着回去,此时你该如何选择?”

“啊?”君博远有些愣神,他最先感觉到的不是这个问题的棘手,而是这个问题怎么那么像前世的道德困境问题啊?

姜先生看他瞪大了眼没有说话,举起手边的茶杯轻啜一口,说道:“没关系,这个问题你可以多想一会儿。”

君员外说道:“姜先生,这种事就算咱们遇到了也难解决,人各有志,当然是顾好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君员外一边说一边悄悄给君博远递眼色。

姜先生摇了摇头:“听他的回答。”

君博远沉吟了一下答道:“我很想说我一个人留下来挡住山贼,让其他人逃走,但是我知道我做不到,但是我也同样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半的人留下来受死。也许我会主动选择成为留下来的一半,也许我会成为劝说大家一起反抗的人,这也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不能给你准确的答案。”

“混账!遇到这种事你怎么能把自己置于险境?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老子我?”君员外显得非常生气。

君博远张了张嘴,无力反驳,这还是他两世以来第一次被父亲骂,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君员外还算克制,说了一句就没再多说,转而面向姜先生:“先生,这小子不知道人世险恶,有些话太天真了,您别在意,他也只是……只是太年轻,人生阅历太浅。”

姜先生面带微笑:“正是因为年轻,才能看出很多东西。”

“那……那您看这孩子如何?”

“嗯,还不错。”

君员外闻言大喜:“那您是答应来君府当先生了?”

“不,还没有。”

君员外犹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欣喜的脸色顿时僵住。

姜先生解释道:“成都府有一家人同样邀请我去担任西席之位,我想先去看看再决定留在哪家任教。”

“哦。”君员外尴尬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那……那恭候姜先生佳音了。”

君博远也是感慨,请个名师还真是难啊。

后面姜先生又和君员外唠了些闲话,便告辞离开了。

姜先生走后,君博远问道:“爹,如果姜先生不来怎么办?”

“别担心,富源郡也不是只有姜先生一人,还有几位有名的先生,爹早有联系,虽然比不上姜先生,但是教你也足够了。只不过有些在其他大家族任教,有些则开办了自己的私塾,还有些……啧,总之都不太好请。”

“爹,也不用那么麻烦,刚才你们不是提到咱大晋有官学吗?我可以上歇水县的官学。”君博远前世就是靠着好心人资助,一路读公立学校过来的,所以他对官方办学很有好感。

“混账话,歇水县的官学先生不过是落弟的秀才,你在那儿能学到些什么?官学只有到了州学以上才有大儒任教,可是州学哪有那么容易进?”君员外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州学里面,不是高官子弟,便是贵族出身,不然就需要从各地县学考核中脱颖而出才有可能进去,以你的水平……”君员外摇摇头,叹了口气。

君博远听明白了,大晋是有官方学校的,不过都是针对普通人家,普及基础教育的,如果想往上走,除非出身高贵或者能力出众者,才能去州学深造,否则难上加难。怪不得君员外要给他请私教,以他的水平,如果不开挂,还真干不过其他人。

“别担心”君员外说道:“就算富源郡的先生请不到,爹也可以花重金去外地请。实在不行,成都府也有些大儒开设的私塾,不过想上私塾就有些难了……”君员外仰头望天,盘算着到时候请身为郡守的妹夫打个招呼,以及得花多少银子打点一下。否则,那些出名的大儒们,可不会接受一个没什么天赋的小子来占用他们的时间。

君博远无奈,这些东西就不是他能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