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考试的幕布缓缓落下,我仍旧囚于座位,目光不由自主地游移到她的身影上。她,似乎被试题的余韵缠绕,没有起身的迹象,留给我一个静默的背影,引我思绪翩跹。内心的天秤摇摆不定,靠近与退避的念头交替闪烁,每一次心跳都似在催促,又似在警告。
正当我心中的小鹿慌乱奔突,犹豫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她的世界突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的朋友,带着轻松的笑靥,毫无预警地栖息在她前排的课桌上,两人之间即刻绽放出友好的光芒,言语如溪水潺潺,穿插在她们之间,亲密无间。
目睹这一幕,我心中的冲动被理智的潮水缓缓淹没。那是一种微妙的领悟,告诉我此刻的介入,就如同误入了一场未被邀请的盛宴,不合时宜。于是,我将蠢蠢欲动的自己轻轻按下,仿佛是在保护一份尚未成熟的嫩芽,让它在最合适的时候破土而出。
我默默对自己说,等待,也是一种艺术,它教会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在这个瞬间,我学会了欣赏距离产生的美,让那份未名的情愫在心底悄悄发酵,等待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再将这份心意,以最自然的姿态展露给她。
终于熬过了第二堂考试的折磨,午饭时间如期而至。习惯性地,我和五六位同窗照例结伴而出,来到校外的一家饭店。
此次,我们的目的地是一家名为“学生之家”的饭店,光是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无华的亲切。这家饭店构造别致,最外层是简洁明亮的厨房,透出一股浓厚的家常味道。向内,淡雅的装潢中,五六张长方形的餐桌错落有致地摆放,宛如校园内的课桌。而最内部的房间则摆放了两张大餐桌,桌上那个玻璃转盘熠熠生辉。
在学校食堂,饭菜的分量往往不足以满足我这个大胃王的需求。再加上我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食物的需求特别旺盛。
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跟着班上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外面的小饭馆解决温饱问题。
我们这五六个人的小团队,每次都是浩浩荡荡地涌进饭馆,点上一桌子的美食。有了团队的掩护,我便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开胃口,尽情享用美食。
记得有一次中午,我竟一口气吃了七碗饭,创下了我高中时代的饮食记录。当时的我,简直就是个饭桶,吃得肚皮滚圆,可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这是我在高中时期吃过的最多的一餐,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此后经年,尽管我多次尝试,那份年少时的豪迈与无畏,那份能吞下世界般的食欲,却如同青春的缩影,成为了不可复制的过往。
或许,接下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我和她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我从未想过,在学校外面的饭店吃饭,竟然能有如此美妙的邂逅。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竟然如此幸运地在同一个房间用餐,一张桌子上坐满了男生,而另一张则全是女生。这种场景简直就像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和她有了更多的故事可以言说。
起初,我只是沉醉于味蕾的盛宴,对邻桌的风景无暇他顾。直至一道熟悉而遥远的影子轻轻掠过我的边缘视野,唤醒了某种潜藏的感知。那一刻的凝视,短促却深刻,像流星划过夜空,留下一抹难以磨灭的轨迹。
她添完饭回来的那一刻,她抬头看到我正专注地望着她,我们的目光交汇了一瞬间。她略微迟疑了一下,但随即缓缓从我旁边经过,脸上还浮现出一抹温暖的微笑,让我心中不禁一动。
等她坐回原来的座位上,我才注意到原来我们刚好反面相对,难怪之前没能注意到她。
当我看到她足足吃了两碗饭后,也不由得对她的饭量感到敬佩,算是我的半个同道中人了。我心里忍不住感叹道:“她竟然还挺能吃的,怪不得长得那么高,果然饭量不是盖的。”
那一刻,我仿佛对她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不只是外表出众,还拥有着那种活力的气息。
我们,依然是两条平行线,于人海中静静流淌,仿佛被命运赋予了静默的默契,不言不语,却在彼此的世界里,轻描淡写地勾勒着只属于我们的剧情。这场无人知晓的电影,没有对白,却在心灵的胶片上烙印下最细腻的情感波动。
这份秘密,像是一场隐秘的仪式,只在她和我之间低语。周遭的朋友,无论是我的,还是她的,都置身于这场无声剧的幕外,他们的眼中,我们不过是最寻常的过客,未曾察觉那静水流深处的波澜壮阔。
我怀揣着这份珍稀如晨露的情感,小心翼翼地呵护,不让世俗的风尘有丝毫沾染的机会。它是我心中的纯净之地,无需言语的修饰,也不求世人的认可,只因它的本质便是纯粹与美好。我的喜欢,如同夜空中最温柔的星光,不为炫耀,只为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我决定,将这份情愫深锁心房,让它成为一粒种,悄无声息地在灵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只属于自己的花朵。这朵花,无需观众,也无需掌声,它盛开的意义,在于那份独自美丽的过程,以及对自我情感最深沉的尊重。
每日,即便只能远远地捕捉到她的身影,那短暂的一瞥,也足以让心湖泛起层层细腻的涟漪。她所触及之处,空气似乎都留有淡淡的香,那是属于她的气息,我独自品味,默默珍藏。
我深知,喜欢是内心的一场独白,是灵魂深处最温柔的震颤。我选择将这份情感深埋,让它成为永恒的秘密,任时光荏苒,它将在记忆的深处,静静流淌,成为我生命中最柔软而坚韧的部分。
下午只有语文一堂考试,我提前到达考场。由于教室还没有开门,走廊上聚集了许多考生,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打发等待的时间。
我捧着语文教科书,心里涌动着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期待。
我深知上次期中考试的默写成绩让我备受打击,只拿了一分。这个分数像一道刺眼的疤痕,时刻提醒着我要更加努力。我不能再让这种尴尬的局面继续下去,我要想方设法来提高默写的分数。
于是,在这等待的间隙,我抓紧时间进行速记。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个待攻克的堡垒,我倾尽全力去记忆、去理解。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虽然有些狼狈,但我明白,它是我提高语文默写成绩的关键。
我的专注和默念吸引了周围考生的目光。他们投来惊讶、敬佩或是疑惑的目光,但我并不在意。
就在那瞬息之间,一缕熟悉而悦耳的旋律穿透了周遭的喧嚣,引领我的灵魂溯游而上,直至那声音的源头。她,正与友人共织欢笑的网,而我,成了网外最虔诚的聆听者。周遭的嘈杂仿佛被施了咒语,化为背景的模糊底色,唯有她的声音,清澈如山涧溪流,于我耳畔悠扬回旋,清晰得不可思议。
当她轻启朱唇,即便是最寻常的话语,也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她的声音,清脆如晨露滴落,又温婉似夜莺歌唱,让人在聆听中忘却尘世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纯粹与美好之中。
她的声音,对我而言,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符咒,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与韵律,轻易地将我俘虏,让我沉沦于那温柔的漩涡,甘愿溺亡。每一声轻笑,每一句低语,都如同精心雕琢的音符,编织成一首只属于她的乐章,激荡着我的心灵,给予我无尽的慰藉,使所有尘世的烦忧在那旋律中淡然消散。
她的声音,美得如此摄人心魄,它不仅仅是一串音节的组合,它是心灵的触碰,是情感的共鸣。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穿越黑暗,成为我内心深处最温暖的灯塔,我誓愿将其深锁心扉,让它成为永恒的回响,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寂寥的夜。
遗憾如影随形,源于不能日日与这天籁相伴的现实。每当夜深人静,这份缺失便化作淡淡的哀愁,啃噬着我。然而,高二文理分科的曙光,仿佛是遥远处闪烁的希望,让我在幻想与现实的边缘徘徊,一半是期待,另一半则是忧虑的深渊。
我未曾预见的,是那两幅截然不同的未来图景:一幅是与她共处一室,日复一日,她的声音渐渐融入日常,是否会失去那份最初的惊艳与珍惜?回望此刻的心情,是否会有一种莫名的怀念与惋惜?另一幅,则是我们因选科而分道扬镳,那未免太过残酷,失落感将如影随形,或许更加沉重。
高中三年,就像一场严酷的修行,每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每次月考结束后,还要继续上晚自习,这种生活仿佛将我们置身于书山字海之中,只有奋勇向前,才能找到出路。
我,作为班上的“早出晚归”的代表,习惯于将午休的时间用来学习。每次临近上课前,我只是趴在课桌上小睡20分钟,然后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
周末放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出去上网、逛街,享受着片刻的轻松与欢愉。相反,我依旧按照平常的作息时间,坐在教室里,默默地做着作业。我仿佛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虽然孤单,但我并不觉得孤独。